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他们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他们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2/13 15:08:49

汉代名士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这样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在贾谊看来,秦始皇通过秦国六代君主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长远的发展,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那么,秦始皇之前的“六世”分别是谁呢?他们为秦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六世”所指的六位秦国国君分别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烈王嬴荡、秦昭襄王嬴驷、秦孝文王嬴柱和秦庄襄王嬴异人。

1.秦孝公嬴渠梁

秦孝公即位初期,当时的秦国虽然在秦献公的带领下国力不断上升,但依旧被魏国压制。秦孝公继位后,开始招贤纳士,发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向整个中原地区求取贤才,为变法图强未雨绸缪。卫国人商鞅(也称卫鞅、公孙鞅)被《求贤令》吸引而入秦,“商鞅变法”由此诞生。商鞅变法成功使得秦国富国强兵,国力日渐增强,也提升了秦国在其他诸国中的外交能力,让秦国拥有东出天下的机会,为统一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秦惠文王嬴驷

秦孝公为秦灭六国建立了坚实的地基,此时的秦国已经有了与发达诸侯国一蒸天下的实力。秦惠文王继位后,虽然第一时间处死商鞅,但他并没有停止商鞅变法,继续在秦国内部推行法制改革,让秦国走向一条更加繁荣的道路。由于秦国锋芒过甚,引发中山六国的联手抵制。秦惠文王采纳了张仪的连横政策,破除苏秦六国合纵抗秦,使秦国免于被分食的危险。他又任用公孙衍、樗里子和司马错等人,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扩展了秦国的版图,使得秦统一六国的步伐更进一步。

3.秦武烈王嬴荡

秦武烈王虽然在位仅四年,但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将秦国强大的武力展露无遗,在军事上平定了蜀乱,稳定了秦国的内忧,也促使巴蜀之地逐渐发展起来,为秦国贡献了粮草等后勤物资;在政治上连横魏秦,稳住了周边的领国,又连越制楚,和越国达成密约,来制衡强盛的楚国。另一方面,他设置了丞相一职,分左右二相,进一步完善秦国的官僚体系。

4.秦昭襄王嬴驷

秦昭襄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这一历史时期,他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能力。在文治方面,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丞相,制定了远交近攻战略,在这一政策下,不仅与远方的燕国、齐国交好,还稳定了秦国军事实力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军事方面,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杀神白起作为秦国领军大将,不仅在长平之战中使赵国元气大伤,还经历了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众多著名战役,先后战胜赵魏韩三国,蚕食各国的土地,使秦国版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5.秦孝文王嬴柱

秦孝文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在位仅三天就去世。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虽然大幅提升,但留下了疲惫的后遗症,因此为了避免秦国内部发生叛乱,秦孝文王采取了安抚与柔和的手段——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开放苑囿游乐。

6.秦庄襄王嬴异人

秦庄襄王的经历比较特殊,为了巩固王位,他必须通过发动战争立威。他在位期间攻灭了东周公国,铲除了周王朝最后的残余势力。之后又将进攻目标放在了魏赵韩这三国身上,使三晋元气大伤,为秦灭六国铺平了道路。除此之外,他还养育出秦始皇嬴政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古代皇帝为何大都短命?康熙和乾隆为何能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古代百姓人人都羡慕天子,那是个权力达到顶峰的君王将相,拥有对管理国家的绝对话语权。可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有时候还得疲于应付外敌入侵,皇帝也是人,他们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权衡这些身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移出太庙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移出太庙的皇帝是谁呢?答案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他在1425年登基后,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了。一百多年后,又被他的后代嘉靖帝移出了太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细究朱高炽的生平,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中国历史上称“仁宗”的皇帝,总共只有六位,而朱高炽是明

  • 刘襄作为刘邦长孙又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 最后为什么无缘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襄和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长孙刘襄在诸吕之乱立下了大功,刘襄最后为何无缘皇位?刘邦的长孙刘襄,虽然也贵为一方诸侯王,但却对西汉帝国的皇位存在一种执念。当然,皇族子弟想当皇帝,也算是人之常情,但是刘襄的心态不一样:因为刘襄觉得,自己才是最有资格的皇位继

  • 朱棣为什么把都城从南京迁都北京 朱棣是无颜面对南京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棣迁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移到北京,朱棣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中国古代定都和迁都都是国家大事。为了稳定政权,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稳定。也有许多王朝曾经迁移过都城,比如明成祖朱棣夺位登基后,就将明代都城南京迁往北京,

  • 历史上胤祐是什么身份?九子夺嫡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 龙生九子 ,各有不同。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权势滔天,注定了人们对于皇位的追逐。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出生在皇家之中,自幼就可以过着锦衣玉食

  • 曹操和司马懿都篡位了 曹操和司马懿的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司马懿同样是谋朝篡位,两人的评价为何截然不同?东汉末年,天下动乱,此时的张角开始琢磨了起义,于是就有了黄巾军起义。从黄巾军起义之后,东汉就再也没有稳定的日子了。张角发起了东汉末年的第一次起义,从这时候开始,东汉就陷入了动

  • 李世民手下第一大将李靖,为什么特别的低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初名将李靖被誉为唐代“战神”,他生猛英武,南平吴会,北定沙漠,转战南北,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封为卫国公。可是每逢朝堂议政时,李靖便“恂恂似不能言”,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这是为何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后人出于对他的崇敬,逐渐将其神化,于是就出现了《西游记》中“身穿铠甲,头

  • 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从厚,即后唐闵帝,唐明宗李嗣源之子,生母是昭懿皇后夏氏,后唐第三位皇帝,在位仅五个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从厚自幼便深得李嗣源的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加授中书令( 宰相)荣衔,被封为宋王。他于长兴四年(933年)被召回洛阳,

  • 后世如何评价李嗣源?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嗣源,即后唐明宗,称帝后改名李亶,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共8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嗣源以骁勇知名,辅佐李存勖建立后唐,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926年,镇压邺都兵变,整合乱兵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即位为帝,年

  • 李嗣源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嗣源,即后唐明宗,称帝后改名李亶,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共8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李嗣源以骁勇知名,辅佐李存勖建立后唐,累迁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中书令。926年,镇压邺都兵变,整合乱兵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不久即位为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