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大唐会兴盛?李世民用人的才能无帝王可比

为何大唐会兴盛?李世民用人的才能无帝王可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3/12/9 19:44:26

大唐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位。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自不消说,单单他用才、尽才的能力就是所有皇帝都无法比肩的。

李世民凭才能、凭实力,当然也凭着一股狠劲儿登上了皇帝宝座,非正常手段谋得皇位是他永远也无法洗刷的污点,但这不怪他,也不怪他的老爸和大哥,只怪中国古代“立长不立幼”的家族继承原则。不过,或许那个悲剧也是督促他用心治国、努力工作的一个原因,但他的成功更多还是源自他的自信。翻看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能够如此自信地对开国功臣量才而用的,恐怕仅此一例。

众所周知,在李世民的身边聚拢着一大批有才干的能人,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长孙无忌等;武有李靖、李绩、侯君集、程知节等。细数凌烟阁24位李世民最为看重的大臣,却只有三分之一是他的嫡系铁杆追随者,另外的一部分是一些资格较老、功劳较大但与李世民亲近程度不高的人,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些隋朝旧臣及投降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像魏徵这种曾经帮助“隐太子”对付过他的敌人,他竟然也能以诚感化,用博大的胸怀征服他,使他一心一意为大唐做事,成就了魏徵“千古谏臣”的美名。

李世民对待开国功臣不但不杀,而且能用,是人尽其才的那种使用,是深度挖掘出人才的正能力的那种使用。所以,跟随李世民建立大唐的这些功臣是幸运的,基本上都得了善终,当然,开国功臣的幸运也给大唐带来了幸运,成就了无与伦比的大唐盛世,将中华民族第一次推向了世界最高峰。反观300年后的赵匡胤和700多年后的朱元璋,就更能比较出李世民使用人才的伟大和卓越了。赵匡胤因为自己是拥兵的重臣发动叛乱夺取的皇位,他就总把别人也当成是和自己一样坏的人,所以自以为是的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导致了两宋只富不强的窝囊局面,并最终给少数民族政权主宰中华民族创造了大好时机。后来的朱元璋比起赵匡胤更是没人性,他因为过于精明和猜忌,担心开国功臣威胁到老朱家的统治而展开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很多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造福利的人才都被他无厘头地砍掉脑袋,最终事与愿违,打残了外部力量,却给儿子创造了推翻他精心布局的机会,上演了儿子打垮孙子的大戏。通过与这二位开国皇帝对比,就会发现李世民用才、尽才的卓越能力了,这也是只有他的王朝最终把中华民族引领到那个最辉煌时代的原因。

李世民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才能和自信,这两点也许是封建王朝所有皇帝都难以比拟的,也是学不来的。即使是后来被称为“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在人尽其才方面也比李世民差了一大截儿。应该说康熙的才能不一定比李世民差,但是他用人却不能完美地尽其正能力。他重用的明珠和索额图虽然都是人才,但却不能像李世民用房玄龄、魏徵等人那样用尽他们正能力。明珠和索额图在康熙的掌控之下,既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私下里也干了许多误国误民的坏事,最终遭到康熙惩罚,或监禁或罢官。虽然因为康熙的英明,他们的党争没有对大清帝国造成太大伤害,但至少在利国利民的正事上折扣不少,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唐代才做到了把中华民族推向世界最高峰。乾隆使用人才的能力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了大清帝国的第一大贪官和珅,并将国家的底子消耗一空,最终导致各路洋人携枪带炮洗劫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使中华民族跌入了万丈深渊。

李世民身边的各路能人在某些专业方面的才能可能远远超过他,但是,李世民却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贡献出自己最大的正能力去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正事。李世民作为皇帝是伟大的,作为领导也是最成功的,这也正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与李世民的最大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 但还是不愿意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元帝时,中国出了一位超级算命先生,也是一位学者,名叫京房。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在占卜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先前那套占卜之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五行、干支运算法则,把易占从一门哲学变成一门数学,极大地降低了易占的

  • 欧阳伦身为安庆公主丈夫却因私自买卖茶叶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反腐,女婿欧阳伦买卖茶叶被赐死《明史·列传·九》记载:“安庆公主,宁国主母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伦颇不法。洪武末,茶禁方严,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所至绎骚,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桥巡检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明朝开国皇帝

  • 西汉名将卫青其实应姓郑:郑姓后裔曾称帝泰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魏晋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郑氏子孙远播各地,开枝散叶,千百年来名人辈出。书法家郑道昭、书画家郑虔、航海家郑和、画家郑板桥……另外,卫青其实也应该姓郑,这事儿你知道吗?记者李笑凡杨晓楠声名显赫一代名将卫青,其实应该姓郑提起卫青,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人都不陌生。他是西汉王朝的名将,战功赫赫,深受汉武帝

  • 晋武帝支持荒唐“斗富” :以奢侈为荣以节约为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晋军灭吴之后,从吴国缴获了五千多宫女,都送到皇宫里来了。武帝大喜,叫人做了一辆大车,用绵羊来拉,每天就坐着羊车在后宫四处乱逛。羊车停到哪里,武帝就在哪里过夜。聪明的宫女就把羊爱吃的竹叶和食盐洒在自己门前引诱绵羊,这办法成功率颇高。到了后来所有的宫女都学会了这一招,于是后宫到处是竹叶,遍地是食盐,洛阳

  • 解密:古代哪位大臣去世却让皇帝哭到脸结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从众、跟风,似乎是多数人的习惯。以为这才是明智,即便犯了错,也不至于怎么样,法不责众嘛!可是西晋名将羊祜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别人千方百计奔竞务进的事,他会退得远远的;而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他却不计得失不避祸患挺身而出,做出了许多在常人眼里“不合时宜不识时务”的事。羊祜,字叔子,山东泰山南城人。生

  • 司马炎轶事:曾帮助西晋名将孙秀调解家庭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家室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赦,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孙秀是三国时东吴的皇族,是孙权的侄孙。公元27

  • 孙武身世至今成谜:专家称其比孔子小十岁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出生年龄,没有去世后的信息,甚至史料中对其的记载也不多,这就是孙武。也正因为如此,研究孙武的史学家们最怕的就是有人问他们关于孙武的生平年谱。虽然缺乏足够的史料记载,但是学者们依然通过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大体推断出了孙武的一些年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孙武那些事儿。让学者们“憋屈”的问题曾有这样

  • 在冬季慈禧的特别娱乐节目 让妃嫔太监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到冬天一来,天气开始冷的时候,中南海一结冰,这就是慈禧最喜欢的季节,也是最高兴的时候。当时与此相反,慈禧一高兴,宫女太监们可见、都要发愁了,原来一到这时候,慈禧又要开始她特别的娱乐项目,变着法儿的损人为乐了。慈禧这项特别的娱乐项目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在冰上体验“飞”的感觉。这里所说的“飞”,实际上是

  • 赵武灵王戏秦王:到你眼皮底下走一遭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对外征战方面绝对是一代雄主,但在治国治家方面就不那么英明了。不过在他身上除了这些大事值得大书特书,还有一些趣事说来也非常有意思。赵武灵王在实施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强大起来后,他决定去探一探秦国的虚实和地理,也要亲眼见识一下当时的秦昭襄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

  • 真命天子?吃了堕胎药还安全降生的皇帝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还是小李的时候,他姑妈太平公主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很妒忌他。想想也是,李隆基虽是和她一起铲平了韦氏集团和安乐公主的合作伙伴,但是从政治利益上来说,没有姑侄,只有利益。何况太平公主开始根本没想到他的侄儿竟然能一步步地升到小李之位,所以得防着。公主在他的身边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亲信,无论何时小李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