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十二位皇帝都葬在哪 原来皇帝都是风水师

清朝十二位皇帝都葬在哪 原来皇帝都是风水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3/12/9 14:37:50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发迹,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续了约276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生前发生的事儿,被如今的清宫剧传的是神乎其神,比如最近热播的某剧,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之间的故事,简直虚构的毫无下线。

不过,皇帝们死后的事儿却是没什么人愿意写,这确实没啥可写的,死了不就成一把黄土了,有啥故事可说呢。

今天,宫殿君就想碰碰这还没人“涉足”的领域,给大家说说清朝12位皇帝死后的故事,当然,不是编瞎话,搞迷信,主要是想给大家讲讲这些皇帝死后都葬在哪儿,给大家涨点皇帝陵园的知识。

总的来说,清朝皇帝建陵的原则主要还是模仿明朝。清帝陵主要分为三个“大片区”,主要是以顺治入关中原为界限。

一、关外陵

咱们都知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位清朝最早的皇帝毕生没能在北京的紫禁城里的龙椅上坐坐,因此他们死后是葬在“关外”,这个关外主要是指“山海关以外”。

这关外陵主要有三座:

1、永陵

主要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

2、福陵

这座陵墓地理位置非常好,葬着咱们的努尔哈赤和他的皇后。

3、昭陵

这里葬着皇太极和他的皇后,这座陵墓有点打破风水格局,一般来说,风水宝地都是依山傍水建立的,叫前有水,后有山,但是这座陵墓却是没山没水,就建在一个平地上。

二、清东陵

顺治皇帝入关后,除了做好皇帝,和董鄂妃上演了帝后痴情绝恋的故事外,还为后世子孙选定了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即我们现在都非常熟悉的清东陵。

其位于河北省遵化镇马兰峪镇以西,背靠着昌瑞山,据说当年顺治皇帝来到此地时,不禁被这里绝佳的风水格局所震撼,当即大赞:“朕死后一定要葬在此!”从这可知,顺治原来还是位“风水先生”。。。

自此,顺治的子孙们都葬在清东陵,不过,慢着,这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意外:

雍正皇帝这里出“岔子”了,本来雍正皇帝也要葬在清东陵的,结果他生前去往清东陵时,和自己的祖父看到的不同,他认为为他选址的这块地儿风水不行,叫“穴中之土带着砂石”,实为不吉,因此,他放弃了清东陵,转而另寻吉处。

找啊找啊找,终于,雍正皇帝在河北的另一个地儿寻到了风水宝地,哪儿呢?就是河北易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

三:清西陵

清西陵和清东陵一样,都位于河北省境内,同样是依山傍水,风水绝佳。雍正皇帝当年看上这儿后,就“恋恋不舍”,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清西陵虽然很好,但清东陵也不能浪费啊,因此,清朝自雍正皇帝开始,一般情况下,皇帝都“间隔”的埋在清东和清西两个陵里,比如爸爸埋在清东陵,那么儿子就埋在清西陵,前一个皇帝埋在清东陵,那后一个皇帝就埋在清西陵,这也算是一种“协调”。

所以,我们看到,清朝皇帝葬的陵墓都是有顺序“间隔”的埋在两个陵园中:

清东陵埋的有:

顺治—孝陵

康熙—景陵

乾隆—裕陵

咸丰—定陵

同治—惠陵

清西陵埋的有:

雍正—泰陵

嘉庆—昌陵

道光—慕陵

光绪—崇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后守寡: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莽新政为啥超前2000,王莽女儿王嬿,王莽的女儿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海昏侯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却炒红了"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海昏侯刘贺的一生,海昏侯刘贺最新消息,海昏侯刘贺和汉武帝的关系

    2015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

  • 汉平帝刘衎:史上第一个临幸皇后受阻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平帝被王莽毒死,窦太后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汉平帝下一位皇帝是谁

    在皇宫这边宫墙那边,有一群皇帝佬,他们庄重又专权,他们英明又神武,他们斗智斗勇生活在那阴森的大宫殿,他们攀比争抢相互残杀。哦,可怕的皇帝佬;哦,可怕的皇帝佬,他们离心离德开动脑筋斗败了可怕人心,他们做作血腥畸形多虚伪。皇帝大都如此,但也有例外。他不好女色,他专爱男宠,他身为傀儡,他听人摆布,被时代的

  • 朱祁钰痴心不改立杭氏之子为太子 怎奈天意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祁镇娶了也先的女儿,朱祁钰立谁为太子,朱祁镇为什么传位给朱祁钰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师,从东安门入宫。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对于传授皇位,两人推让了很久。于是,英宗被送到南宫,百官随之进入,行朝见礼。这个南宫,就在今北京故宫东南角北池子一带。 但是,此后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请令百官贺太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午,又请求明年百官朝见太上皇于延安

  • 隋文帝:史上第一个公开与“刑讯逼供”作对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开创的盛世叫什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关系

    古代办案对“口供”特别重视,于是“刑讯逼供”成为办案特别是打击政敌时的不二法宝。而且为了口供还发明了一些“合法的”逼供刑具,唐朝使用的是“囚杖”,宋朝使用的是“荆子”,清朝使用的是“竹板”或“夹棍”,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使用这些刑具是合法的。每个朝代就出了一些被重用的“刑讯逼供师”,汉朝有张汤、王吉,

  •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上皇年方二十三岁,太上皇要跪皇上吗,历史上最浪漫的皇帝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谥法。他将自己定为始皇帝,从他开始,后代就成为二世、三世直到

  • 汉文帝的治国之道:克己欲抑己恶 旧兼新尽臣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汉武帝治国措施,汉景帝的治国理念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文帝时期更是备受称颂,司马迁曾描绘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社会安宁,政治清简,人民安乐,生活幸福,俨然一幅桃源盛世图。它的产生,司马迁认为源于汉文帝本人“德至盛也”、“岂不仁哉”

  • 明英宗被俘之后 于谦是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果没有于谦明朝会怎样,明英宗为什么被俘,明英宗被俘

    朝中前期,蒙古的瓦剌部兴起,其首领也先统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统治着西起阿尔泰山,东到辽河,北至贝加尔湖,南抵明边的广大地区。这个野心勃勃的蒙古汗王一心想再建一个大元。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诈称3000人到明王朝贡马,宦官王振嫌他以少冒多(因要按人头赏赐),减其马价。也先便以此为借

  • 后周换地郭威:其遗嘱竟是用纸做衣服瓦片当棺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我就算被钉在棺材里,也要用腐朽,冯子材抬棺出征

    后周皇帝郭威开兵变及黄袍加身之先例说起“陈桥兵变”这则典故,都知道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为。出身军将世家的他,在五代乱世中成长崛起,通过施展权谋,最终黄袍加身,走上最高权力的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其实,开此先例的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皇帝郭威。唐末五代,群雄纷争,生灵涂炭,中原五代八姓十三君如走马灯交替,南

  • 北魏孝文帝时期一场姐妹宫斗:姐姐被废竟因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宫燕为什么披头散发,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民族

    北魏最初的后宫制度非常简单,也没有什么名称和尊号,一般是按照每个女人来到皇帝身边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后来慢慢地有了皇后,皇后之外的,统统称呼为夫人。再以后,后宫中的人员越来越多,除了皇后,又有左、右昭仪、贵人、椒房等名称。到了孝文帝时代,才开始给后宫的妃嫔们排列品级,比如左昭仪、右昭仪大致相当于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