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任性!明神宗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一天娶九个老婆

任性!明神宗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一天娶九个老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5 6:27:16

明神宗朱翊钧十岁登基,五十八岁驾崩,是明代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可他在位的四十八年里,有三十年都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他有“六不”——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真的可谓是最任性的明朝皇帝了,“从此君王不早朝”说的不就是他吗!当了皇帝还能不理朝政,每天想干嘛就干嘛,还真挺让人羡慕的……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明神宗三十年不早朝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登基为帝万历皇帝

万历是明穆宗的独子,差不多是衔着玉玺出生的,6岁时就毫无悬念地被立为太子。万历的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宫人,后来母以子贵才晋升为贵妃。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二日,宫中传出隆庆帝病危的消息。二十五日,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被召入宫中。高拱等人进入寝宫东偏室,见隆庆帝坐在御榻上,榻边帘后坐着皇后陈氏、皇贵妃李氏,10岁的太子朱翊钧就立在御榻的右边。

隆庆帝抓住高拱的手,临危托孤,“以全国使先生劳累”。司礼监太监冯保宣读给太子朱翊钧的遗诏: “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行了,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三位大学士受托之后,掩泪而出。第二天,隆庆帝即崩于乾清宫。

六月初十,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次年改元万历。

前十年,挺老实

因为内阁之内的纷争,原本隆庆帝留给万历皇帝的三个内阁大臣最终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人。

万历朝的前10年,朱翊钧的生活基本上是受三个人的规范,一个是自己的母亲慈圣李太后,一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一个是内阁大学士张居正。

皇太后与太监冯保都喜欢书法。所以,朱翊钧很小的时候书法就极为工整。冯保在宫中,被皇帝称作“伴伴”、“大伴”,小皇帝对于冯保非常畏惧。每次小皇帝与小太监玩的时候,看到冯保来了,就正襟危坐说:“大伴来了。”

这个冯保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原本的内阁大学士高拱就是被他给逼走的。他利用高拱曾经说过的“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一语把自视甚高、性格粗直的高拱赶离京城。高拱一走,高仪也惊得呕血三日而亡,三位内阁顾命大臣中,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人。

实际上,正因为内有冯保,外有张居正,万历初年的新政才能顺利地推行。

张居正对于朱翊钧的辅导和关怀无微不至,他为皇帝安排了详尽的视朝和讲读的日程表。大至朝廷用人之道,小至宫中的一些小节,张居正都要细细地与皇帝说。

万历朝的前10年,在小皇帝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

万历十年六月(1582年),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从此开始亲政。

不想上朝,那就不上了太任

朱翊钧的老师、万历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过世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他任性的皇帝之路——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一天娶了九个老婆

万历十年(1582年)的三月,朱翊钧就曾效仿他的祖父世宗的做法,在民间大选嫔妃,一天就娶了“九嫔”。而且,神宗在玩弄女色的同时,还玩弄小太监。

当时宫中有10个长得很俊的太监,就是专门“给事御前,或承恩与上同卧起”,号称“十俊”。所以,雒于仁的奏疏中有“幸十俊以开骗门”的批评,这与当初荒唐的武宗有一点类似。

至于贪财一事,神宗在明代诸帝中可谓最有名了。他在亲政以后,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就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归自己支配。为了掠夺钱财,他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盐使者,四处搜括民财。

大臣不知道皇帝什么样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

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内阁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于慎行、赵志皋、张位和沈一贯等四位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仅能以数太阳影子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时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那些致力于废除掉,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个接见大臣,天下将要沦陷的忧虑。”首辅叶向高却说皇帝一日可接见福王两次。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万历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都有反应,表示虽然忽略一般朝政,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

梃击案

梃击案发生在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当时,神宗皇后无子嗣,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开始,因郑贵妃得宠,神宗想违背“立嗣以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东林党的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这时,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张差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时人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结果以疯癫之罪公开杀死了张差。又在宫中密杀了庞、刘二太监,以了此案。

为什么皇帝可以不上朝?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前十年还是比较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

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他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

但为什么偏偏在万历十四年后,神宗就开始连续不上朝了呢?

自万历十六年后,常朝也经常看不到神宗身影。万历十七年元旦后,神宗以日食为由免去元旦朝贺,此后每年元旦神宗再也不视朝。神宗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中。每年不仅进行选美,还好营建,经常大兴土木,而且,他从二十一岁时就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园(明定陵:位于北京市明十三陵中)。

哪又为什么,一个皇帝可以三十年不上朝也没人管?万历皇帝三十年任性不上朝的背后,藏着怎样难说的缘由呢?

朕累了,朕想静静……

一般讲,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制衡,已与以往朝代有很大不同。自秦朝以来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在明朝已基本结束,文官制度却日益成熟,同时也更趋保守。矛盾就逐渐向皇帝和庞大文官集团之间的利益纠葛发展了。

万历皇帝生逢末世,更难以摆脱这种体制对皇帝的限制。当时,皇帝再也不像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是封建社会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而是受到众多因素制衡,尤其是受到文官集团的许多制约。

这样的一种政治环境,让万历皇帝很是无奈。尤其是他在位期间,透过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两件大事,已经发现君主想做点事情,就会被文官不厌其烦进行阻挠阻挡,故而他不得不萌生一种“君愿不能遂,还要受人摆布”的悲观情绪,逐渐丧失了年少时候对治国的热情、对社稷的关注。

于是乎,在与文官不断抗争却常常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干脆选择了“无声的抗议”做法,那就是了不再上朝。

不想面对这一切?

黄仁宇先生在其撰写的《万历十五年》文末中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现状,那就是明朝社会此刻已经一塌糊涂,文臣多贪婪,武将多怕死。所谓的“东林七君子”,其实是腐儒误国。

试想,身为一介皇帝,九五之尊,看似贵不可言,大权在握,却令不能行、禁不能止,连个心腹干将都没有,成为了真正的“寡人”一个,又能奈现状如何?唯有“眼不见心不烦”,选择逃避的方式,尚且可过得安生些。

只是懒?

据史书记载,神宗帝确实也是位酒色之徒。说好酒,他在17岁时,曾因为醉酒杖责冯保的义子,差点被慈圣太后废掉帝位。

前面的文章也提及了,他曾经一天娶了九个嫔妃,还喜欢玩小太监。可想而知万历皇帝过的该是怎样纵欲的生活了,一个人一旦沉溺于自己的欲望,确实是很难再回归正轨的。万历皇帝不上早朝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已经醉倒在了“温柔乡”,起不来了。

酒色的过度,使神宗的身体极为虚弱。万历十四年(1586),24岁的神宗传谕内阁,说自己“一时头昏眼黑,力乏不兴”。礼部主事卢洪春为此特地上疏,指出“肝虚则头晕目眩,肾虚则腰痛精泄”。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初一,神宗自称“腰痛脚软,行立不便”。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曾因为病情加剧,召首辅沈一贯入阁嘱托后事。从这些现象看来,神宗的身体状况实是每况愈下。因此,神宗亲政期间,几乎很少上朝。(来自趣说野史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肃孝杭皇后:最悲情明代后妃 死后被废除皇后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康妃,皇上为什么赐死玫嫔,清朝退位的太后

    看历史,读历史书,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妃被追为某某皇后等,诸如此类的记载。可是,明朝偏偏有一位皇后,她死后被废去了皇后。后宫女人当上了皇后固然可喜,可这位真的很悲剧。她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这是戏剧性的一幕。说这位皇后之前,先要交代一下他的丈夫。他的丈夫是朱祁钰,朱祁钰的生母,是个罪人。宣德年间,明宣宗

  • 解密:中国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黄帝这个人,黄袍加身在哪,黄帝并非中国人的祖先

    说起“陈桥兵变”这则典故,都知道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为。出身军将世家的他,在五代乱世中成长崛起,通过施展权谋,最终黄袍加身,走上最高权力的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其实,开此先例的不是赵匡胤,而是后周皇帝郭威。唐末五代,群雄纷争,生灵涂炭,中原五代八姓十三君如走马灯交替,南方更是列国割据,混乱不堪。后周太祖

  • 明代宗想立杭氏之子为太子 却为何不能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高燧为何得以善终,清朝白氏历史,杭氏集团杭玉夫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师,从东安门入宫。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对于传授皇位,两人推让了很久。于是,英宗被送到南宫,百官随之进入,行朝见礼。这个南宫,就在今北京故宫东南角北池子一带。 但是,此后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请令百官贺太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午,又请求明年百官朝见太上皇于延安

  • 谁毁掉了蜀汉政权?姜维一昏招断送刘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8月,曹魏权臣司马昭以邓艾、钟会为将,调派18万大军讨伐蜀汉,短短四个月后,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存在42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关于蜀汉政权灭亡的原因很多,诸如人才匮乏,地狭民少,后主昏庸等等。但蜀汉毕竟占秦岭、蜀道之险,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如果军事方针得当,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易灭亡。那

  • 清朝十二位皇帝都葬在哪 原来皇帝都是风水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东陵葬的是谁,清朝皇帝都葬在哪里了,清朝没有葬入皇陵的皇帝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发迹,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续了约276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生前发生的事儿,被如今的清宫剧传的是神乎其神,比如最近热播的某剧,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之间的故事,简直虚构的毫无下线。不过,皇帝们死后的事儿却是没什么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后守寡: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莽新政为啥超前2000,王莽女儿王嬿,王莽的女儿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海昏侯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却炒红了"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海昏侯刘贺的一生,海昏侯刘贺最新消息,海昏侯刘贺和汉武帝的关系

    2015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

  • 汉平帝刘衎:史上第一个临幸皇后受阻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平帝被王莽毒死,窦太后让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汉平帝下一位皇帝是谁

    在皇宫这边宫墙那边,有一群皇帝佬,他们庄重又专权,他们英明又神武,他们斗智斗勇生活在那阴森的大宫殿,他们攀比争抢相互残杀。哦,可怕的皇帝佬;哦,可怕的皇帝佬,他们离心离德开动脑筋斗败了可怕人心,他们做作血腥畸形多虚伪。皇帝大都如此,但也有例外。他不好女色,他专爱男宠,他身为傀儡,他听人摆布,被时代的

  • 朱祁钰痴心不改立杭氏之子为太子 怎奈天意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祁镇娶了也先的女儿,朱祁钰立谁为太子,朱祁镇为什么传位给朱祁钰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回到京师,从东安门入宫。景泰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二人相抱哭泣,对于传授皇位,两人推让了很久。于是,英宗被送到南宫,百官随之进入,行朝见礼。这个南宫,就在今北京故宫东南角北池子一带。 但是,此后十一月辛亥,礼部尚书胡请令百官贺太上皇万寿节,十二月丙午,又请求明年百官朝见太上皇于延安

  • 隋文帝:史上第一个公开与“刑讯逼供”作对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开创的盛世叫什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关系

    古代办案对“口供”特别重视,于是“刑讯逼供”成为办案特别是打击政敌时的不二法宝。而且为了口供还发明了一些“合法的”逼供刑具,唐朝使用的是“囚杖”,宋朝使用的是“荆子”,清朝使用的是“竹板”或“夹棍”,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使用这些刑具是合法的。每个朝代就出了一些被重用的“刑讯逼供师”,汉朝有张汤、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