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竟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揭秘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竟落得如此悲惨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55 更新时间:2024/1/2 19:47:47

齐桓公功成名就后,进取心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享乐腐败的思想。他大兴土木,比照周天子的建制增加宫室规格,又大封后宫,完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针对他的奢侈腐败,管仲的评价是:“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饮桂花之浆,穿练紫之衣、狐白之裘还不算什么,齐桓公还一味沉醉于酒乡之中,“日夜相继,诸侯使者无所致,百官有司无所复”,完全荒废了政事。

这种情况下,奸佞小人乘隙而入,充斥了齐桓公左右。这里面有三个人,不得不提。其一,竖貂。此人原是齐桓公的近臣,为了能够寸步不离齐桓公左右,而又不让齐桓公猜忌自己与后宫有染,主动阉割了自。其二,易牙。此人乃齐桓公的厨子。一次,齐桓公戏言遍尝美味,只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味道。易牙就把自己的年幼的孩子烹调成美食,上呈给齐桓公品尝。其三,开方。此人本是卫国的长公子,却放弃卫国储君不做,到齐国侍奉齐桓公15年,即使是亲爹病故,也不回家瞅一眼。

对这三个人,齐桓公宠爱得不行。他觉得,竖貂为了侍奉自己,不惜自残身体,堪称忠心耿耿,不二良臣;而易牙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竟然用自己的儿子来充当食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子开方舍国忘家、抛弃世间的一切来追随自己,同样难能可贵。

可是,管仲对这三个人却有截然不同的结论,他告诫齐桓公说:“竖貂、易牙、开方这三人居心叵测,主公您必需疏远他们。”齐桓公大为惊讶,说:“竖貂为了陪伴寡人,宁肯自宫。可见其爱寡人胜于爱他自己。这样的人也要怀疑吗?”管仲说:“人情莫过于爱惜自己,竖貂连自己都忍心伤残,怎会爱主公呢?”齐桓公又说:“易牙为了寡人,宁肯杀死自己的儿子,这说明了他爱寡人胜于爱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人还需要怀疑吗?”管仲摇头说:“享受骨肉之情、天伦之乐是每个人的心愿,易牙为了满足主公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天良丧尽,哪里值得亲近?”

齐桓公又说:“开方宁可舍弃卫国太子之位,来到齐国,父母去世也没有回去,可见其爱寡人胜于爱父母。这样的人也要怀疑吗?”管仲说:“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主公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之徒,如何能真心忠于主公?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主公,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主公也应疏远这种人。”

管仲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是病倒在榻上,奄奄一息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哀。齐桓公看着面如白纸、形如枯槁的管仲,悲从中来,饮泣道:“仲父以前何如从未跟寡人提到过关于这三人的看法呢?”管仲答道:“老臣知道主公宠爱他们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所以老臣只是暗中提防,如果他们是洪水,那老臣就是大坝,如今,大坝将倒,洪水必将泛滥成灾。所以只能提醒主公您今后多加小心他们了。”

听了管仲的话,齐桓公心都要碎了,将管仲那只枯瘦的右手放到自己的掌心,凄然说道:“仲父啊,你一定要好起来,不然这齐国的国政谁能担当啊?”

管仲大口大口地喘气,说:“主公,老臣的命数已尽,怕是熬不过今年了,自从我们君臣相识以来,您对老臣的恩宠,臣时刻铭记于心,也想继续报答主公您的厚爱,然而死生有命,这一切都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微臣是真的不行了。”齐桓公说:“仲父,那您看今后的齐国的国政交给谁比较妥当?”管仲说:“知道臣子的莫过于君王了。”齐桓公问:“那您看鲍叔牙怎样?”齐桓公以为,鲍叔牙既是管仲的知己,也是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应该是最佳的人选了。

谁知,管仲却一口否定了,他说:“臣与鲍叔牙相交多年,他为人刚正不阿,是个可靠的正人君子,可是他却不是个可以主政的人。他的为人善恶分明,眼里不容砂子,是个完美主义者,若是看到别人身上有一个缺点就终身不忘。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点,若是鲍叔牙来主政,势必不利于臣子间的团结。”哦,原来是这样。

齐桓公若有所思,半晌,才问:“那么,隰朋怎么样?”管仲说:“隰朋的为人,眼光远大而能虚心下问,对于国政该不管的不管,对于家事不必知的不知,举重而若轻,在家不忘公务,在公门不忘家事;侍君无二心,也不忘自身,倒是个合适人选。”

但管仲又感叹说:“上天降生隰朋,是以其来充当我管仲的喉舌的,现在,身体要死了,喉舌也存活不久了。”预言了隰朋也将不久于人世,哀叹不已。

几天之后,管仲便溘然离开了人世。齐桓公让齐国大夫高虎主持管仲的葬礼,安葬在在今天的临淄城南的牛山上。齐桓公本来也想依从管仲的话,疏远竖貂三人,可这种日子没过几天,就觉得索然无味,于是重新与三人狎玩,不知不觉地,大权就旁落到了这三人手里。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得了重病,在竖貂三人的挑唆下,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各率党羽争位,齐桓公躺在病榻上,无人顾及,竟于当年冬十月七日活活饿死。五公子之间互相杀伐,齐国一片混乱。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乃是无人理睬。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国国君才把齐桓公收敛。齐桓公一世英雄,竟落如此下场,令人不胜唏嘘感慨。而齐国的霸业也就随着管仲和齐桓公的离世烟消云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抗倭名将戚继光及戚家军对明朝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戚家军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

  • 揭秘大明史:“讨饭帝”朱元璋长什么样?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长什么样子,这是历代史学家最喜欢讨论的问题,根据《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前八个字说的是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气质。在民间流传的画像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相貌:朱元璋器宇轩昂,仪表堂堂,上下清阔。传世的朱元璋画像有两类,一是明代宫廷画师绘制的太祖像

  • 姜子牙其实“心狠手辣”!不为己所用就要“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演义中,有位鼎鼎大名的丞相,名叫姜尚,是阐教弟子,带领天下间的有志之士,助武王伐纣,不过可惜的是在成事之后,他却无缘仙道,没有机会跻身封神榜之内。其实在我国历史中,的确有这样一位人物存在,乃是西周的一位著名军事家,助武王征伐商纣,最后在牧野大败商朝军队,迫使纣王自焚而死。与神话传说中不同,成事之

  • 解密:谁才是第一个发觉曹操军事才能的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他在三国历史中名气并不大,却被称做曹操的伯乐,死后曹操不仅痛哭还悬赏为他找遗体鲍信在三国时代的名气不小,但现代人他的却不是很多,因为他很早就死了,死在黄巾起义军的手中。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东汉的人,不是三国的。说鲍信名气大,那是因为他跟曹操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最后为救曹操而死,曹操为他痛哭流泪。就

  •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遭到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阴谋篡位。然终桓温之世,不能取晋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况下,闭上死亡的眼睛。桓温终不能登基称帝,

  • 兵精粮足的刘璋为何弃城投降刘备?如何评价刘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诸侯之刘璋系列之一:益州刘璋,是统治益州二十多年的一方霸主,其人仁慈善良,但是面对刘备却弃城投降,这是为何?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

  • 曹植与曹操谁写诗更有水平?谁才是真正的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领袖,诗歌写得都不错,尤其是曹操和曹丕在诗歌史上还都破过记录,曹操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山水诗《观沧海》,每每谈到山水诗的发展,都会把曹公请出来;曹丕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他们分别对山水诗的发展和七言诗的

  • 秦汉时期不是处女的二婚皇后有哪些?赵姬和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处女情节似乎是所有男人都有的,但是也不尽然,中国历史上好多皇帝娶得妻子并不是处女,有的是别人的妻子,有的是寡妇,即使是自己的正妻,也有不少都是离过婚。首先是秦始皇的母亲秦始皇的母亲叫赵姬,赵是当时的姓氏,姬是美女的意思。赵姬是秦庄襄王赢异人的王后,善歌舞。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据说以前还是邯郸著

  • 揭秘哪个女人是曹操最爱?一生至少沾染15个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一生文治武功的成就是非凡的。这样的英雄人物身边的女人自然不少,据史载,跟随曹操且有名分的女人就达15人,分别是: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陈妾、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除了这些有名分或有角色的女人之

  • 飞将军李广勇冠三军 为何最后落得自刎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广的怀念,是缘于一种对久已失传的血脉的怀念。李广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种将军,他没有靠谋略取得过胜利,但是因为勇敢他从匈奴人那里得到了“飞将军”的美名。与他同时的卫青是成功者,霍去病是成功者,但最让匈奴人胆寒的,相信还是李广。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历史是在对北方民族的恐惧中写成的,最起码在李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