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兵圣孙武:其著巨作《孙子兵法》却郁郁而终

一代兵圣孙武:其著巨作《孙子兵法》却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3/12/4 16:22:56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公元前512年,孙武刚任将军便帮助吴王消灭楚国的两个保护国钟吾国及徐国,吴王想乘胜进攻楚国,但孙武制止,认为吴军已疲惫,不宜再战,于是吴王引兵回国,由此可看出孙武的冷靜思考。不久,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之略,轮番骚扰楚国达六年,使楚军认为吴国只敢骚扰,不敢进攻,放松了警惕。

公元前506年,楚国进犯吴国的保护国蔡国,蔡国求救于吴,唐国也愤怒于楚国的蛮横,帮助吴国进攻楚国。吴王傾国之力,闔閭亲率其弟夫概、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统率3万吴军奇袭楚国。孙武认为兵贵神速,所以率领3500精兵采取迂回战略,避实击虚,在蔡、唐两国协助下,夺下了楚国北部三个险隘,进抵汉水东岸。

此时楚昭王大惊,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吴军。沈尹戍建议主将囊瓦率主力拖延吴军,自己率兵往方城迂回至吴军侧后,截其退路,封锁三个险隘,再前后夹击吴军,消灭他們,本来这条计策可以成功打败吴军,拯救危急的楚国,但囊瓦受到部下挑拨怂恿、贪功下在沈尹戍往方城后改变策略,渡过汉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吴军侧后,就发动攻击。孙武见其渡过汉水攻击,佯装后退,退到大別山,楚军在吴军后退时连战数场,皆败,楚军士气不断下降,疲惫不堪。

孙武见楚军陷于被动,于柏举与楚军决战,闔閭之弟夫概进谏:「囊瓦不受楚人支持,楚军必不愿死战到底,不如先以小部队进攻,使楚军溃乱,再投入主力攻击,必定大胜。」但闔閭谨慎,不敢用此计,夫概就私下领五千士兵进攻楚军,楚军果然溃乱,闔閭就投入主力攻击,楚军溃败,囊瓦逃奔郑国。吴军发动战略追击,于柏举西南的清发水重创楚军残部。再追,于雍澨再大破囊瓦军残部。吴军再与由方城回救的沈尹戍部队交战,激烈战斗后楚军大败,沈尹戍伤重而死。其后吴军于麦城之战再大败楚军,至此吴军五战五胜,成功消灭楚国,吴军于柏举之战十日后攻陷郢都。吴军攻陷郢都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伤十万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隨国。孙武以3万吴军大败20万楚军,攻灭了强楚,于是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

其后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哀公派出500乘兵车攻打吴军,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吴国本土又发生内乱,吴军就被逼返回吴国,楚国才免于灭国之难。

吴国后来因秦国干预及越国偷袭,被逼自楚国撤军,但是已使楚国元气大伤,不能威协吴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闔閭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被其大败,并气愤病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闔閭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而其后夫差北上称霸,于黄池大会诸侯,亦是因为孙武令士兵訓练有素的成果。

公元前503年,因夫差在称霸后变得日益专横,孙武遂回齐国专注编撰兵法。《东周列国志》载:「孙子之才,彰于伍员,法行二嫔,威振之军,御众如一,料敌若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智非偏拙,谋不尽行;不受爵禄,知亡知存。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

史书中对孙武的后期生活并无记载,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后人对孙武晚年的说法中,其中一种说法为孙武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于是退隐江湖,并以其战争经验改良孙子兵法,使之成为一代巨著;另一种说法为孙武在伍子婿被杀后不久,亦被吴王处死。 《东周列国志》载:「孙武不愿居官,固请还山……遂飘然而去」 《越绝书》载:「巫门外大塚,吴王客、齐孙武塚也。去县十里,善为兵法」。

公元前473年吴亡,孙武回姑苏(即今江苏苏州),前470年于此地逝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用一生的才智辅佐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代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授为高安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他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闻知刘基及宋濂等人学识渊博,于是不惜钱财,予以招用,起初刘基坚决不答应,后经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基才决定出山。到了应天,刘基陈述时务十八策。

  • 朱棣史上最忙皇帝 :他忙碌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自从有了这个名称后,几千年来多少人为了它打破了脑袋,殊不知皇帝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的一天不是简简单单地用一个忙字就可以说的完的,那可真是高压力下的高强度作品。要说这么多皇帝,谁最忙,那要数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朱棣从公元1402年登基到公元1424年驾崩,在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时间里,他

  • 解密:江东小霸王孙策得以纵横天下的三大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三国中真正的智能双全的无敌战将。他名字不俗,相貌不错,甚至还有点小鲜肉的味道。三国志中说他“美姿颜”,因此决非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嘴的刚毅形象,大抵是眉清目秀、风采飞扬。如此英俊的孙郎,性格也讨人喜欢:“好笑语”,会说话,幽默风趣;“性阔达听受”,雍容大度,从善如流,不会耍大腕脾气。仅凭这一些,

  • 岳飞评诸葛亮《出师表》:读了不哭的都不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近年网友对诸葛亮的评价呈现多样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忠君卫国,心系社稷,忧国忧民的大忠臣,同样是中国历史上忠臣代表的岳飞同学给过诸葛亮一个评价,说是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哭出来的,都不是忠臣。这话肯定片面。但能得到岳飞这么高的评价,可见诸葛孔明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之高,不是一般人

  • 王敏彤:最美格格王敏彤为溥仪竟然终生未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女人一生都为溥仪痴迷,但却被溥仪视为粪土。王敏彤(完颜立童记)是爱新觉罗·毓朗外孙女,其父为完颜立贤,其母为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爱新觉罗·恒慧。家中长女是婉容的表姐妹。王敏彤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她温

  • 宣姜被视为淫荡的代名词 为“上位”上演乱伦戏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继续来讨论所谓的女性淫荡所产生的原因,我们来看看男性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现在,请齐国的第二位美女,宣姜上场。宣姜美丽指数:五星不幸指数:四星和庄姜比,宣姜的悲剧还要大,而且宣姜的悲剧完全是由一个男人造成的。这个男人就是卫宣公。《红楼梦》里焦大怒骂贾府:“扒灰的扒灰(公公勾引儿

  • 关羽执意走麦城后果有多严重?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之一,关羽身上凝结着许多令人赞赏的品质——神威勇武、忠义无双、正气凛然。尤以其忠和义最令人称道敬仰,他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让后世把他逐渐抬上了神坛,宋尊其为崇宁真君,元尊其为武安王,尤其到了明清两代,几次由皇帝封其为“大帝”,到处立庙供奉,享受着和孔子一样隆重虔诚的祭祀

  • 搅乱三国的绝色美女甄洛 为什么结局那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的那位绝代佳人甄洛,不仅姿貌绝伦、气质非凡,而且才智过人,是魏晋时期女性飘逸风雅之美的典型代表。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是说袁绍的儿媳妇甄氏美艳聪慧,深得袁熙宠爱。曹操攻下邺城

  • 猛将张飞擅画美人 而且还是个书法家 你信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里的那个勇冠三军的张飞,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来一段故事,当阳桥前一声大吼,震退曹操百万大军。为建立蜀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三国演义里,他和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为建立蜀汉立下大功,后主刘禅给他的谥号是“桓侯”,“桓”的意思是指最擅开疆拓土、威震敌国的人。可见张飞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可是,这是小

  • 春秋最淫荡的女人文姜 后人至今都无法原谅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的宽恕绝不能给一个女人,她就是齐国的公主,宣姜的姐妹,文姜。文姜美丽指数:五星不幸指数:三星罪恶指数:五星当初金圣叹批《水浒》,当他批到武松被陷害后迁怒于很多无辜的人的时候,他用一个“恶”字评价武松。我想如果您知道文姜的故事,就会知道,对文姜而言,即便您翻遍新华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这些书,也不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