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妻妾两次被俘为何都未遭侵害?刘备几个老婆

刘备妻妾两次被俘为何都未遭侵害?刘备几个老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64 更新时间:2024/1/17 15:48:33

过去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凡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得诉诸战争。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要改改了。一切战争的本质,都是对资源的掠夺,近现代如此,古代也是如此。女人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是作为资源的一种(性资源)被掠夺的,学名叫战利品。这就是为何每当战争来临,男人都要叫嚣“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根本原因,名为保护女人,实为保存战利品耳,这点小心思,当不足为外人道也。

读三国,有一个细节比较罕见,那就是刘备的妻妾曾经两次成为敌对阵营的战利品,居然能够毫发未损,最后还能“完璧归刘”,这在性资源的掠夺史上应该算是个特例。是刘备的妻妾相貌太丑,男人瞧不上?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我们一并来分析分析。

网络配图

第一次做战利品的是甘夫人,她是刘备居住在小沛的时候娶的。

《三国志》里叙述:“袁术来攻先主,先主(刘备,下同)拒之于盱眙、淮阳。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 这里的“妻子”指的就是甘夫人。而糜夫人则是刘备在逃亡“海西”途中娶的,应不在被俘之列。

甘夫人是不是丑女人?当然不是,她是三国时代比较著名的美女之一。按照《魏略》所计阿斗的年龄推算,甘夫人被俘的时候约为十七八岁,如花似玉的一个美貌小女人,到了大帅哥吕布的手里,能得保名节、全身而退,实在是个异数。

对于女人,吕布的屁股似乎一直不怎么干净,因为貂蝉的缘故,背负跟义父抢小老婆的骂名,假如吕布真是这样的人,那么甘夫人就惨了。而在正史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吕布非常听老婆的话,对妻子言听计从,这一点在《三国志》里写得明明白白,谋士陈宫为此曾仰天长叹:我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从关羽所提的三个投降条件中,我们也能发现端倪:“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这是《三国演义》里写的,不一定是史实,但《三国志》也写道:“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说明关羽投降之前,确实与曹操有过某种约定,特别是对于两个女人的保护与赡养,尤为明显。

曹操认同的“彼各为其主”,应该是关羽争取来的条件,即刘备与曹操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确立了刘备作为一方诸侯而不是作为战败的一方,从而淡化了两个嫂子的战利品身份,这就使得曹操不能肆无忌惮地欺凌两个女人。

网络配图

另外,《三国演义》还写到,关羽保护着两位夫人随曹操往许都,途中曹操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同住一室。关羽一手拿着烛火,一手拿刀,通宵站于户外。这也说明,曹操存有不良企图,只是有关羽守着,他没有机会得手罢了。如果关羽自己把持不住,两个嫂子不沦为曹操的战利品也难。这段叙述,正史上没有,但非常符合逻辑和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操守,也符合战利品的支配与分享规则,因此赵炎以为不能说是老罗的杜撰。

写到这里,读者不妨闭目思考一下,如果长坂坡之战,追击刘备的不是曹操,而是吕布,那么,糜夫人还会不会投井自尽?这是个问题。在对待性资源这个战利品的掠夺和占有上,吕布远不如曹操;在善待刘备妻妾这方面,吕布一定会远胜曹操。这是掠夺性战争的必然,也是人文性历史的偶然。刘备得吕布为知交,妻妾幸也!吕布视刘备为知交,性命休矣!

刘备有几个老婆?

1.甘夫人

封号为昭烈皇后,沛人,刘备的爱妾,贤内助,刘禅的生母。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数丧嫡室”。208年,曹操进攻荆州,刘备抛却妻小突围。糜夫人为了他人能逃出去,自己投井自尽。赵云保护着幼主刘禅和甘夫人,杀出重围,才使刘备心爱的女人和当时唯一的儿子幸免于难。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网络配图

2.糜夫人

糜竺的妹妹,刘备在徐州落难时,糜竺将她嫁给刘备。

3.孙夫人

孙权的妹妹,曾与刘备结成政治婚姻。刘备入蜀后两人离异,孙权接她回到东吴。生卒年不详。

4.穆皇后

名曰吴苋,吴懿的妹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住长乐宫。

吕布之所以没有性侵甘夫人,老婆的管束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另外,吕布本人的道德观也决定了他不会去侵害甘夫人。

以前曾经分析过刘备和吕布两人的德行,他们是非常相似的同一类人,即反复无常,特讲现实,有奶便是娘。吕布尽管有些看不起刘备,但在内心深处,还是把刘备引为平生第一知交的,所谓“惺惺相惜”,大概如此。否则很难理解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会去投靠刘备,而刘备一开口求和,吕布马上就答应,后来还通过“辕门射戟”的斡旋,化解了刘备的一场军事危机。

吕布的草原狼秉性是嗜血的,但在与中原诸侯的交往中,受到义理等君子节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为甘夫人免受蹂躏,最终回到刘备身边提供了可能。

第二次做战利品的是甘夫人和糜夫人,战胜的一方是曹操。

网络配图

正史上对两位夫人的被俘经过叙述很少,却浓墨重彩地渲染关二爷的“千里走单骑”。实际上,依据关二爷的忠义性格,如果不是因为两位嫂子需要自己照料,他又何必脱裤子放屁去搞什么“降汉不降曹”,挥刀自刎岂不更显忠义?

或许关二爷比谁都了解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两个年轻美貌的嫂子成了曹操的战利品,用脚指头去想,也会知道是什么后果。大家还记得张绣的婶子吧,那样的一个三十好几的寡妇战利品,曹操亦老猫枕咸鱼,遑论尚在花季的甘夫人和糜夫人?而且此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关羽焉能不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施琅是大忠还是大奸 他实在让历史学家左右为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施琅(1621-1696年),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芝龙的部队,为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施琅颇不甘心。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带着弟弟施显一起投靠了郑成功,成为郑成功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施琅性情耿直,见到看不惯的事就要指

  • 明朝朱元璋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

  • 清朝史上道光年间火柴竟是奢侈品:被进贡给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火柴,老一辈人都叫它“洋火”,顾名思义它是个舶来品。清朝道光年间,西方国家以“火柴”作为高级礼品向道光皇帝朝贡。此后,火柴作为商品被大量引入中国,它顺利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了抵制国外火柴厂的垄断,中国民族资本走上了创办火柴厂的艰辛道路。 100多年来,中国火柴业历经风雨,同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

  • 曾国藩不提拔救命恩人被指薄情 曾国藩为何跳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曾国藩的仕途腾达,就不得不提令其扬名的平定太平天国之举。然而,在与太平军作战之初,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却不堪一击,羞愧之下,他差点跳湘江而亡。网络配图曾国藩兵败跳湘江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4月2日,曾国藩亲率湘军水师在长沙靖港与太平军作战,湘军一触即溃,曾国藩且羞且惧,跳入湘江,欲寻死。堂堂湘

  • 王嗣宗轶事: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外,等待着赵匡胤金殿面试,钦点状元郎。金銮殿内,主考官已把这

  • 清朝是哪几位皇帝大兴文字狱以此杀鸡儆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哪几位皇帝大兴文字狱,还要从清朝建立初期说起。此时,社会经过朝代的改变更新后还未稳定,新生的朝代在政治上的权威还没有得到完全稳固,各种反清势力还存在与江湖、民间,统治者认为这些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朝代的统治者就把制造文字狱当成增加他们统治权威的一种手段,以此杀鸡儆猴,防止舆

  • “跋扈将军”梁冀鸩杀汉质帝 其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梁冀(?-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大将军梁商之子、其妹为汉顺帝皇后。网络配图最初为黄门侍郎,历任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年(136年),拜河南尹,任内残暴不堪、做事肆意妄为。其父梁商病逝后,拜大将军,袭爵乘氏

  • 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破案究竟是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

  • 清朝著名官员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

  • 清朝官员于成龙被写进四库全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