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公主和薛绍可以结为连理是因为一条人命?

太平公主和薛绍可以结为连理是因为一条人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4/1/16 12:18:03

太平公主与她的丈夫薛绍是姑表兄妹,薛绍是李世民的嫡亲外孙。大明宫祠中太平第一次遇见薛绍时,她与拉她出来玩的韦氏失散了。她眼中的薛绍自带忧郁气质,她情窦初开,爱上了这个男人。可是这个男人是有妻子的,并且深深爱着她,武则天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下令赐死了他的妻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婚后,薛绍坚定不移地守着对前妻的爱情,这深深刺痛了太平。但尊贵天真的太平实在太有吸引力,薛绍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他不能承认自己爱上了前妻以外的女人选择自杀了。

在历史上,薛绍只有太平一个妻子。太平的第二任丈夫才有一个前妻,女皇为了把掌上明珠嫁给他,赐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

薛绍也不是自尽的,他受到了大哥谋反的连累,虽然逃过了死罪,但活罪难饶,杖责100。但没熬过去,饿死在了狱中。

说起太平择婿,还有一段故事。武则天想要太平在自己身边多呆几年,所以没考虑她的婚事。但公主长大了,春心开始萌动。

大唐的女儿想说什么就会说出来,不会扭扭捏捏。一次宴会上,太平穿上紫袍,腰间束着玉带,戴着黑色头巾,在帝后面前跳舞,惹得他们哈哈大笑。武则天笑问女儿怎么能打扮成男人的模样。太平趁机要求赐个驸马。武则天听了,意识到曾在怀里撒娇的女儿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不能把她留在身边了,就这样选择了薛绍为太平的郎君。

薛绍的儿子

薛绍,提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对此都会感到陌生。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只能怪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拿来说的事迹,也没有作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他虽然出生在皇室,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公主的女儿城阳公主,他也娶了历史上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为妻,但是他因为被诬陷参与了当时唐朝宗室成员李冲的谋反之案而被关入大牢,最终在狱中而死,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岁便去世了。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薛绍的儿子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薛绍一生只娶了太平公主这一个妻子,因此他的儿子都是和太平公主所生。他们一共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薛崇训,次子叫薛崇简。其中关于薛绍的长子薛崇训的史料很少,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他的次子薛崇简。

薛崇简,生年不详,根据推测应该是在开耀元年至垂拱四年也就是公元681年至688年之间。是河东汾阴即现在的山西万荣人。他因为是太平公主的儿子而被封为了郢国公。在景龙四年即710年的时候,因为在诛杀韦后的行动中立了大功,而被封为立节郡王。到了先天二年即713年的时候,他的母亲太平公主妄图废黜唐玄宗夺取大权,薛崇简曾经劝阻过母亲,但是她没有听进去,反而遭到了母亲的鞭打。在太平公主的行动暴露后,她的儿女都受到了牵连,只有他逃过一劫。最终在开元十二年即724年的时候病逝。

薛绍的儿子薛崇简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没有像他的父母亲那样悲惨。

薛绍彭书法

薛绍彭,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著名的书法家。生卒年不详,是长安即现在的陕西西安人。子道祖,号为翠微居士。他的出身比较尊贵,父亲薛向曾经被封为恭敬公。他一翰墨闻名于后世。他自称是著名的河东三凤的后人。他曾经做到过秘阁修撰和梓桐曹的职位。薛绍彭还和当时的另一位书法大家米芾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聚会品评对方的作品,帮助对方提高书法技艺。他和米芾一起被后世称为“米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薛绍彭书法方面的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薛绍彭最擅长的书法字体应该是行书和草书了,但是他在楷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他十分善于作诗,诗的风格清丽俊秀,有魏晋时期名士的风采。薛绍彭的书法风格大多学习“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的风格,尤其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兰亭集序》对薛绍彭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楷书主要学习的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家张瑶的风格。薛绍彭的书法功底十分深厚,含蓄雅正,二七日法度森严,但是又不拘泥于古法,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其中。有一些人认为他的书法缺少韵味和变化,和苏轼、黄庭坚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存在些较大的差距。

他的主要书法作品有:《兰亭临写本》、《云顶山诗卷》、《昨日帖》、《大年帖》等。其中他的《大年帖》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一封用行书书写的信札,笔法圆润、含蓄,笔锋雅俊秀润,是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薛绍彭书法作品虽然不能称之为极品,但是也有独特的风格在其中,值得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日本入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阿倍仲麻吕,著名的日本入唐留学生,中文名为晁衡,他自幼酷爱中国文化,不辞路途遥远颠簸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高中进士,深得唐玄宗的喜爱。那么,这位杰出的文化使臣——阿倍仲麻吕是怎么死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阿倍仲麻吕十九岁入唐,离开故土三十七载,唐玄宗念及他劳苦功高,特准其回国。但不幸的是,阿倍仲麻吕所

  • 揭秘史上李瑁是否是失去杨玉环为情所困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儿子,其排位为18位,他的母亲是唐玄宗曾经非常宠爱的武惠妃。他出生在开元7年,在他之前,他的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三个孩子最终都早年夭折。因此当他出生的时候,皇家很是重视这件事情,不敢将其交给母亲武惠妃来抚养,只能将其交给唐玄宗的大哥大嫂来抚养。直到李瑁7岁的时候,他才被接

  •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杀了董承一家老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仇恨究竟有多大,才能使得他会下定决心去杀掉另一个人的全家老小。在群雄纷起的年代,硝烟四起的三国时代,其中以曹操、刘备和孙权所建立的功业最大,三方权势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三国鼎立时期。在曹操的一生中,曾经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那便是曹操杀了董承一家。那么曹操为何要杀了董承一家,他与董

  • 东汉献帝刘协为什么会叫大忠臣董承国舅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近亲结婚在现代社会是被明令禁止的,何为近亲,是指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在这个范围内的男子和女子是不能成为合法夫妻的。但在中国古代,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于是就会产生一个人有多种称谓,甚至产生辈分的混乱现象。在三国时期,董承的身份就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论的问题,董承为什么叫国舅?是基于怎样的依据,才会出现董承被

  • 努尔哈赤为何要杀死自己的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开国的奠基人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残忍的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的理由是什么呢?让一国的君主萌生了弑子的动机呢?他的大儿子,名字叫褚英,早年丧母,在其刚满4岁的时候,年幼的长子便随父亲征战南北四方,从而练就了一身惊人的本领,由于常游走于军营之中,性格上便多了些凶狠与霸道,少了一些仁慈。褚英成年后第一次

  • 揭秘董承失败并丧命竟是因为他娶得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样的人,董承在三国的发展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又起着什么作用呢?

  • 康熙皇帝很节俭,只需八两的满汉全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兴于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直为众多人所津津乐道。而在如今这个吃货遍地跑的时代,这种集满、汉族菜肴之精华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更是让许多人垂涎三尺。在相声贯口的报菜名中,就有一段儿是专门说满汉全席菜名的: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满汉全席菜

  • 揭秘:朱元璋为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奸臣惹人痛恨,比如秦桧他被称为千古奸臣,那骂名绝对是再过一万年也洗不清,不过在明朝初期,汉人却对南宋另外一位宋奸更加的痛恨,死了百来年,还被朱元璋命人挖了出来鞭尸三百,这人便是蒲寿庚,且他的子孙在明朝永远入贱籍。明人为何如此这个家族呢?蒲寿庚祖先是中东人,做东西方贸易,后来定居占城(现在的越南)

  • 大汉卫长公主在史书上的记载为何如此之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汉天子》一共有三部,讲述了一代皇帝汉武帝的一生,从幼年到暮年,而第三部是在06年的时候上映。其主要讲述的就是刘彻在称帝20多年后,国家整体实力上升,使大汉王朝开始走向强盛的时期。但是汉武帝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对外扩张,想要建立起最强大的大汉王朝,并让后世称自己为最不朽的“六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 揭秘:中国古代哪位皇帝登基后还被人打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885-926),沙陀人,李克用长子。幼读《春秋》,略通文义。成人后,状貌雄伟,有熊虎之姿。学习骑射,勇武过人。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网络配图 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