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这么猛?被称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勇士

谁这么猛?被称为历史上的中华第一勇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2/4 11:21:07

在遥远有秦朝,有一位将军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传他曾改良过毛笔,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网络配图

他不是别人,是被后世之人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

蒙恬出身于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官至上卿。蒙恬自幼胸怀大志,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他熟读兵书,有很高的军事素养。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家世的关系,被封为秦国将领,跟随大将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一路长驱直入攻占了齐都临淄。由于蒙恬表现突出,战功卓著,于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被秦王封为内史,成为秦始皇的心腹大将。庄襄王二年,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网络配图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受宠,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

网络配图

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蒙恬的丰功伟绩和忠肝义胆成为世代名将效仿的楷模,更被大家称为“中华第一勇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文字狱第一案:年羹尧案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朝的文字狱始自年羹尧案。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而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带平叛屡建功勋,康熙末年授定西将军、兼理川陕总督,一意依附当时还是雍亲王的允禛。胤禛即位后,年羹尧备受宠信,累授川陕总督、太保、抚远大将军,爵封一等公。年羹尧又因妹妹是雍正暴君的妃子,开始居功自傲,雍正忍无可忍,终动杀机

  • 为何赤壁一战后名士蒋干就踪影难寻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蒋干,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九江(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期的蒋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蒋干成了非常有名的人。那么,三国蒋干的故事有哪些?图片来源于网络赤壁之战之前蒋干曾做过曹操的说客,试图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带领的北方士兵并不擅长打水战,所以幸亏有荆州降

  • 刘备难舍新野十万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花了很多笔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显刘备仁德之君的光辉形象。但刘备仁德的背后,其实是一副枭雄的面目。在诸多刘备的光辉事迹中,不舍弃新野随从的十万百姓,是一个亮点。那刘备为何难舍随从十余万百姓,这些百姓的最终结局又如何呢?首先看百姓跟随刘备的起因。当曹操大军夺取荆州之际,荆州的刘琮竟然

  • 曹操一生未称帝 幕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儡,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

  • 曹操终生后悔没有听陈登的话 他却因吃海鲜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有一个人,在演义里他的戏份并不多,而且是个墙头草,形象非常不好。但在历史上,他智勇双全,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刘备说他文武超群,刘表说他名重天下,陈寿说他雄姿气壮,曹操更是终生后悔当年没有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陈登。陈登为人爽快,博学多才,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而是要扶世济民。徐州牧陶

  • 秦始皇有个怪异的癖好 那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是个贪婪无度的收藏家。他一生最着迷的收藏主要是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他回到咸阳时还是个孩子,在亲政时已经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了,尽管长个鸡胸脯,体形不佳,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女色的偏爱。嬴政年轻时的私生活如何,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他很早熟,而且“性”致勃勃。他四十九岁死时,

  • 揭秘历史上的包拯真的破案如神公正廉洁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他是文曲星的转世。图片来源于网络包拯出生在咸平年间,在天圣五

  • 揭秘:秦始皇曾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古代官员家训:曾国藩愿儿子读书明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教育“官二代”,历来就备受关注。古代有见识的官员,都相当重视家庭教育,都有严格的家训,都期望后代都能成才,知书达理,以维系良好的家风,延续家族的良性发展。力戒儿孙奢靡浪费宋代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于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做的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

  • 嘉庆皇帝如何拿下和珅这个千古第一大老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与和珅最后对话,乾隆怎么暗示嘉庆抄和珅,为什么嘉庆不敢用和珅

    和珅,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历史上的和珅不仅精通四种文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而且善于拍马。网络配图据说和珅为了捞钱设立了一种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