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难舍新野十万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残酷

刘备难舍新野十万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46 更新时间:2024/1/21 13:45:56

在《三国演义》中,花了很多笔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显刘备仁德之君的光辉形象。但刘备仁德的背后,其实是一副枭雄的面目。在诸多刘备的光辉事迹中,不舍弃新野随从的十万百姓,是一个亮点。那刘备为何难舍随从十余万百姓,这些百姓的最终结局又如何呢?首先看百姓跟随刘备的起因。当曹操大军夺取荆州之际,荆州的刘琮竟然投降了曹操,刘备闻讯大惊,知道曹军马上就要杀到新野,于是在四门贴出告示:“无问男女老幼,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当大难来临之际,百姓们有三种出路。一种是呆在家中,一种是自己去逃难,一种是跟随刘备去逃难。从这篇告示看,刘备居心不良,是在胁迫百姓跟随自己。为何如此说?

网络配图

在一些反对曹操的人看来(比如刘备,比如诸葛亮),曹操是十恶不赦的魔头,每到之处,必定寸草不留。于是在告示中强调“不可自误”,也就是说,跟随我刘备逃走的话,我有军队保护,还有活命的机会,要留下来或是自己逃走,那都是自误,出事了可别怪我。于是几万百姓跟随刘备。其实,曹操占据了荆州之后,并没有屠城,而是封赏官员,安抚民心。曹操虽然奸诈,但是百姓是国之根本,曹操怎么会不知道?那刘备为什么要胁迫新野县的所有百姓跟随自己呢?原来是为了方便自己用火攻之计。当曹仁曹洪追击之际,诸葛亮设下计谋,让赵云在新野县各处的房屋屋顶上,藏一些硫磺等引火之物,让刘封糜芳引诱曹军进入新野县城歇息,待到曹军烧火造饭的时候,赵云从城外射入火箭,于是整个的新野县城化为一片火海!

这就是诸葛亮,这就是刘备,这就是刘备胁迫新野百姓跟随自己的真正原因。新野本是小县,只有几万人。十余万百姓,其实还包括樊城和襄阳的一些民众。在刘备准备撤离樊城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于是命令孙乾简雍二人率军在城内大声呼告:“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莫非诸葛亮又准备烧樊城?并非如此。在乱世当中,什么最宝贵?人最宝贵。于是汉中张鲁用义米义肉招揽流民,曹操在黄河沿岸用免赋税吸引流民,诸葛亮在退兵之际,总是不忘记把几个郡县的百姓撤走,这些人都是把百姓当成最宝贵的生产资源。有了百姓,就有了经济基础,就有了振兴的可能!

之后,刘备来到襄阳,可是刘琮拒绝让刘备进入,魏延文聘在城下大战,一些襄阳的百姓又趁乱加入了刘备的队伍。当然,刘备的仁德之君的美名,确实在百姓当中有很高的威望。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富足。刘备和其他只顾着劫掠百姓的强盗官员不同,他能够着力于恢复生产,从根本上壮大自己。当然,这就需要自己有比较稳定的根据地,否则的话,发展农业不就是为别人做嫁衣?

网络配图

在曹操大军到来之际,很多百姓由于对曹军的陌生和恐惧,选择了跟随刘备,主要还是刘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开明官员,并且主要的目的都是投奔一个可以比较安稳的城市。而当襄阳的刘琮拒绝两县百姓进入,百姓也无处可去,只能继续选择跟随刘备。那襄阳的百姓呢?为什么会主动选择跟随刘备?

其实,在襄阳跟随刘备的人很多,但大多数并非普通民众。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刘备经过襄阳的时候“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原来,在历史上,确实曾经有十馀万人追随刘备,但是主要并非是新野樊城百姓,反倒是襄阳的“琮左右及荆州人”。而之后才陆陆续续加入了一些普通民众。

当刘琮决定归附曹操的时候,荆州士人就分为两派,一部分看重眼前的富贵,于是选择了投降,另一部分渴望将来的成功,于是选择拒绝。而反对派的出路只能是刘备或者刘琦。当刘备呼唤刘琮的时候,刘琮竟然害怕的不能起身,更让反对派士人下定决心,于是打开城门投向了刘备的怀抱。荆州名士众多,在以后的蜀汉政权中,荆州士人集团始终是占据最高层的位置,而那些人大都是此时归附刘备。这些人都是平时刘备仰慕的人才,是刘备立身的根本。是以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确实,一旦抛弃了荆州士人集团,刘备将一无所有。《三国演义》中将这个细节悄悄改掉,将刘备的枭雄面目深深掩藏。

网络配图

那这十余万人最终如何?在当阳刘备遭遇曹操大军,几千人迅速被击溃,只剩下随行的一百余人,十馀万百姓皆不知下落。刘备于是大哭:“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刘备这句话说,陈诉的顺序依次是百姓、诸将、家人。此时刘备身边跟随的都是最亲信也最重要的人,他们都是一些人精,对于这次逃难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人的家人可能死亡或离散,很可能此时已经在后悔跟随刘备了,甚至深恨刘备了。刘备这一哭,挽回了很多人的心,掩盖了自己的重大失误。“皆因恋我,遭此大难”,把自己火烧新野胁迫百姓,怂恿樊城百姓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谁让你们迷恋哥!而先百姓,后诸将,最后才是自己的家小,无异于告诉众人,你们看我的家小也失散了,我都把你们放在前面,该知足,该感恩了吧。

而在《三国志》当中,刘备的残忍,虚伪就更加明显了。“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弃,就是说刘备主动选择抛弃,而非在战乱当中失散,而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逃走了。至于十馀万百姓,也并没有被屠杀,“获其人众辎重”,曹操当然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但至少把百姓看成和辎重一样,自己的财物,是不会随便毁坏的,想必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够在那场战役生死大难中活下来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未称帝 幕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儡,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

  • 曹操终生后悔没有听陈登的话 他却因吃海鲜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有一个人,在演义里他的戏份并不多,而且是个墙头草,形象非常不好。但在历史上,他智勇双全,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刘备说他文武超群,刘表说他名重天下,陈寿说他雄姿气壮,曹操更是终生后悔当年没有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陈登。陈登为人爽快,博学多才,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而是要扶世济民。徐州牧陶

  • 秦始皇有个怪异的癖好 那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是个贪婪无度的收藏家。他一生最着迷的收藏主要是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他回到咸阳时还是个孩子,在亲政时已经俨然是个男子汉大丈夫了,尽管长个鸡胸脯,体形不佳,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对女色的偏爱。嬴政年轻时的私生活如何,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他很早熟,而且“性”致勃勃。他四十九岁死时,

  • 揭秘历史上的包拯真的破案如神公正廉洁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他是文曲星的转世。图片来源于网络包拯出生在咸平年间,在天圣五

  • 揭秘:秦始皇曾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

  • 古代官员家训:曾国藩愿儿子读书明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教育“官二代”,历来就备受关注。古代有见识的官员,都相当重视家庭教育,都有严格的家训,都期望后代都能成才,知书达理,以维系良好的家风,延续家族的良性发展。力戒儿孙奢靡浪费宋代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于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做的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

  • 嘉庆皇帝如何拿下和珅这个千古第一大老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与和珅最后对话,乾隆怎么暗示嘉庆抄和珅,为什么嘉庆不敢用和珅

    和珅,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历史上的和珅不仅精通四种文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而且善于拍马。网络配图据说和珅为了捞钱设立了一种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

  • 汉景帝之子刘德竟然是因为太过贤良而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叫栗姬,他是废太子刘荣的亲弟弟,他后来受封成为河间王。他的一生都是十分风雅的,因为他喜爱的是儒学,所以那个时候他的衣着和行为举止都模仿儒生,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儒学发扬出去。他带头这样做了之后也有很多的儒生争相模仿刘德的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德虽然做为一名皇子,但是

  •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儒家抹黑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很多历史上的皇帝我们都有值得尊敬的,也有为之感叹的,更有的是咬牙切齿的,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一贯抨击他的是“暴君”的名字,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可谓是所有皇帝中最显眼的,最近有人整理出来关于历史秦始皇暴君一说,存在很大的疑点。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呢?网络配图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几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变成白莲教起义领导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