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奸臣高俅是不是只会踢球不务正业

历史上的奸臣高俅是不是只会踢球不务正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4/1/17 16:57:20

高俅是梁山英雄的一大劲敌,书中说的是他凭蹴鞠本领高得到皇帝的赏识,什么都不会,只会溜须拍马,陷害了众多的梁山好汉。书中的他令人恨的牙痒痒,历史上的高俅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俅,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出生年月不详,去世时间是公元1126年,真实的他和书中的他相差很远,史书记载,高俅本来是个小官,文字工作做得特别好,写的字很好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武学方面也不错,他也会蹴鞠,蹴鞠只是他的业务爱好而已。

高俅最初是被苏轼推荐给端王的姑父,苏轼是大名鼎鼎的诗人,能够得到苏轼的欣赏,文学方面的造诣应该不错。一次偶然的机会,端王邀请高俅蹴鞠,高俅高超的技术让端王对他赞不绝口,从此高俅就留在他的身边。

端王当了皇帝后,对高俅青睐有加,送到军队去锻炼,只为增加功绩。高俅也很幸运,他在边关那几年,大宋打了不少胜仗,高俅从一个小兵做到宋军统领,最后掌管兵权。

史书中没有记载高俅带兵打仗的情况,猜测高俅有一些带兵的本领,但是要统领整个军队应该是不行的,大宋的军队交到他的手上被打败是迟早的事情。

高俅在朝廷上左右逢源,除了会哄皇帝高兴,还有就是懂得知恩图报,只要是帮过他的人,比如刘仲武,他都会报答。所以历史上的高俅比起童贯、蔡京这些大奸臣,他也没那么令人厌恶。

高俅退役

2014年世界杯举行时,中国球迷们希望中国足球能够振兴,茶余饭后,便编了一个段子。段子内容为:“罗纳尔多退役了,巴西足球8年没缓过来;齐达内退役了,法国足球12年没缓过来;巴乔退役了,意大利足球16年没缓过来……高俅退役了,中国足球1000多年没缓过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段子内容幽默而搞笑,网友看完之后,也不禁为中国足球的崛起而担忧。那么,为何网友拿高俅打趣?原因在于,高俅的球艺精湛,他也因此得到了宋徽宗的亲睐和提拔,成为了宋徽宗的心腹。

古代时候,足球运动被称为“蹴鞠”,根据历史记载,蹴鞠这项运动是黄帝发明的。黄帝与蚩尤发生战争时,黄帝打败了蚩尤,黄帝为了好好地泄恨,便将蚩尤的胃割了下来,并在他的胃中塞满毛发。而后,做成一个球状让士兵们踢。

历史上,蹴鞠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便是宋带年间了。宫廷一般举行大型活动时,皇帝和大臣们都会参加蹴鞠比赛,后宫妃嫔也会积极参与,感受蹴鞠的乐趣。在朝廷的带动下,民间百姓们闲暇时间都会进行一场蹴鞠比赛。宋徽宗还是端王时候,高俅进入端王府看见大家在蹴鞠比赛,高俅便参与其中。端王被高俅精湛的球技所折服,对高俅进行了提拔。高俅凭借蹴鞠技巧进入了官场,开了政治生涯高峰,因此高俅也被戏称为“中国足坛第一人”。

高俅官职

在《水浒传》中,高俅担任太尉一职,人称“高太尉”。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因高俅球技精湛,并且博学多才,便对他十分重视。没过多久,高俅便成为了端王赵佶的心腹。宋哲宗去世后,端王赵佶继位为宋徽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徽宗登基半年后,便封任高俅为太尉。高俅当了大官之后,阿谀奉承的官员自然就多了起来。高俅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便组织军队,多次率兵进攻梁山。奈何梁山好汉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高俅军队每次兴师动众地进入梁山,都以屁滚尿流的姿态率兵逃亡。最后一次时,高俅亲自率兵进剿梁山,结果败于宋江之手,高俅也被张顺抓去。

历史上,高俅担任禁军首领一职。早年间,苏轼认为高俅是位人才,便把他推荐给朋友王铣。因机缘巧合之下,高俅凭借出色的球技,赢得端王赵佶赞赏。加上,高俅懂诗词文学,又擅长书法,端王更加重视高俅。端王即位后,为了正大光明地给高俅封职位,便让高俅到军队建功立业。高俅在军队时,立下了显赫战功,回朝后,宋徽宗加封高俅为禁军首领,让他掌管御林军。此后,高俅担任了长达二十年的禁军首领一职,他为了训练士兵的战斗力,还开创了一些有趣的训练方法,得到了宋徽宗的认可和赞赏。

历史上的高俅和《水浒传》中高俅虽然有些出入,但是俩人在官爵上,都是同等的显赫,是北宋朝廷的当红高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越王钱缪曾用何奇袭法吓退黄巢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祠通辞,在《说文》一书中就记载为: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意思是说:在春祭的时候多为宣读悼文,没什么祭祀的物品。而祠又分生祠与祭祀祠。现今临安最大的祭祀祠就是坐落在市政府边上的钱王祠,钱王祠不仅是临安的一个地理标志,更是当时吴越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就跟随笔者的步伐,通过钱王祠里的星星点点,领略钱

  • 秦始皇的遗诏真被赵高篡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有关秦始皇遗诏的问题,千百年来,不断地被提起,也不断地被质疑。实际上,不仅限于始皇帝的遗诏,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遗诏就是一个很难说清除的问题。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六国的人,他的遗嘱更加重要。那秦始皇的遗嘱究竟有没有被赵高篡改。所谓遗诏,就是先帝的临终之言。留言人已经死去,死无对证。接受遗诏的人,

  • 揭秘:古代皇帝为何一生只能结一次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

  • 溥仪是如何三登“皇帝”宝座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他就是躲在紫禁城里的清逊帝溥仪。溥仪的确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当了三次“皇帝”的人。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他在清朝这十

  • 揭秘:三国历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文人出身的诸葛亮,在魏延眼里无非是个学院派人物,按现在话讲就是“砖家”、“叫兽”之流。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顶头上司,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太敢造次。可自诸葛亮之下的一干同僚,魏延可就丝毫不给面子了。这时,刘琰撞到了枪口。网络配图 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

  • 史可法不死之谜:史可法是否真的战死杀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净了,正因

  •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

  • 宋江为什么不喜欢武松还故意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口喝着酒,大块吃着肉,畅谈胸意,大家推杯换盏,一众好汉都将今生的快意恩仇都融进了酒里,醉笑着看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的沉浮。然而当大家都以为自己在梁山上重新开始的生命将会潇洒的走完时,时居领导层的宋江举了举酒杯说了几句让大家分生派别的话。宋江脸上挂满苦衷,希望让大家不要再过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生活了,兄弟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会让位于宋孝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那么宋高宗是昏君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的人

  • 为何著名的宰相张居正死后被皇帝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阶层和保守派的根本利益,在新政刚见成效的时候,张居正改革被喊停,而张居正最终未能逆转明朝的危机,最终导致明朝走向灭亡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居正在为官正直,多次向皇上谏言,提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