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历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揭秘:三国历史上反贼魏延的保护伞竟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1/24 23:27:57

文人出身的诸葛亮,在魏延眼里无非是个学院派人物,按现在话讲就是“砖家”、“叫兽”之流。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顶头上司,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太敢造次。可自诸葛亮之下的一干同僚,魏延可就丝毫不给面子了。这时,刘琰撞到了枪口。

网络配图

这位刘琰同志,可是蜀汉政权的元老人物,早在刘备领豫州牧的时候,就已经随之南征北战。有趣的是,尽管久在军中,可刘琰同志却从不上阵杀敌,只是在后方做做心理辅导,搞搞文艺活动,丰富一下士兵的业余生活。

对于刘琰这位文艺骨干,军旅出身魏延是很有偏见的:军人的职责是杀敌,要跳舞回家跳去。有次刘琰在军中准备文艺节目,恰被魏延撞见。一个大男人领着一干女子成天在舞台上骚首弄姿,成何体统,魏延气不打一处,破口大骂。中国人是很讲究排资论辈的,一位政坛元老被一名后生面叱,肯定是很难下台。

网络配图

不久,刘琰就在诸葛亮面前参了魏延一本。其实,魏延平时的霸道作风,诸葛亮是有耳闻的,但奈何蜀汉后期将星凋零,魏延又是个人才,因此一直未有问罪。刘琰的密本,让诸葛亮左右为难。权衡再三,诸葛亮觉得北伐在即,搞娱乐应该让位搞军事的,于是给刘琰安了一个造谣的罪名,遣送回了成都。

如此看来,正是诸葛亮这把无形的幕后保护伞,魏延得以躲过刘琰的“政治挑衅”。不过,魏延同志嚣张的气焰并未因此收敛,反而愈发目中无人,甚至连诸葛亮的秘书杨仪,竟也不能幸免。《三国志》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毎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

网络配图

虽然开军事会议并非要求一味地斯文端坐,但拿刀在别人头上晃,行为显然有些不妥。杨仪是文人出身的,“小宇宙”比较脆弱,经此恐吓,往往都是梨花带雨。每每遇此剑拔弩张情景,诸葛亮总会拉着委屈的杨仪,蹲在军营外的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然后再回营吃饭,当没事发生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可法不死之谜:史可法是否真的战死杀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宪之是他的字,道邻是他的号,史可法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史可法知恩图报,对师父言听计从,认为史可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崇祯自缢后要是没有史可法立朱由崧为皇帝,也许清军一入关就直接把中原都走,那我们大汉名族的颜面真是要给丢净了,正因

  •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图片来源于网络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

  • 宋江为什么不喜欢武松还故意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口喝着酒,大块吃着肉,畅谈胸意,大家推杯换盏,一众好汉都将今生的快意恩仇都融进了酒里,醉笑着看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的沉浮。然而当大家都以为自己在梁山上重新开始的生命将会潇洒的走完时,时居领导层的宋江举了举酒杯说了几句让大家分生派别的话。宋江脸上挂满苦衷,希望让大家不要再过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生活了,兄弟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会让位于宋孝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那么宋高宗是昏君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的人

  • 为何著名的宰相张居正死后被皇帝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阶层和保守派的根本利益,在新政刚见成效的时候,张居正改革被喊停,而张居正最终未能逆转明朝的危机,最终导致明朝走向灭亡之路。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居正在为官正直,多次向皇上谏言,提出治

  •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为统治者服务,能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为中国的正史都是官家编著的。故意避重

  • 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要吃肉数十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网络配图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在饮食方面,他也与一般书生大异其趣。清人昭梿在《啸亭杂录》卷十中这样记载纪晓岚。网络配图“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粒,真奇人也。”与纪晓岚同朝为官的协

  • 朱温竟然是“妻管严” 唯一能劝阻朱温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谈到朱温大家只有一个印象,残暴不仁。其他人杀人还有理由,他是想杀就杀,什么混账的事他都干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确是一个爱妻子的人。她的妻子是唯一能劝阻他的人。张惠,宋州砀(dàng)山人(今安徽砀山),后梁太祖朱温爱妻。张惠出生在一个富豪之家,父亲张蕤(ruí)曾是宋州刺史。在这样一家庭,张惠既

  • 清朝史上曾国藩的为官原则:只办大事专找替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凡做大事者,易于善始,难于善终。曾师、鸿章位高权重,而终能平安降落,“锐”为根本,“藏”为手段。而“厚藏匿锐”之关键在于“替手”。“替手”实在就是最锐之“锐”,无论藏匿与否,有此“锐”护驾,何患鼠辈?此可谓荣辱与共、互为犄角。办大事,找替手,你办事,我放心。此乃鸿章所总结先师曾国藩的为官原则。

  •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主动退位给自己的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