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史书上记载最早的一个太监是哪位?

揭秘中国史书上记载最早的一个太监是哪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01 更新时间:2024/1/16 3:39:33

周朝开始有了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应该是无名无姓。第一个有名姓留传下来的宦官不是赵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的竖刁!

网络配图

竖刁(竖刀),春秋时齐国宦官,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行阉割。而齐桓公也因为这件事而不听管仲遗言,亲信易牙、竖刁。桓公病危时,竖刁作乱,不给桓公饭菜。桓公得知后用衣袖蒙脸,活活饿死。桓公有六子,其子无诡继位,公子昭逃走,竖刁带人守住了正殿,与诸公子对峙,宫中成了剑拔弩张的战场。桓公已死六七十天,寝室蛆虫遍地,尸臭熏天,方才下葬。

公子昭逃到宋国,在宋襄公的支持下,无诡元年(前642年),宋兵压齐都,掌兵权的易牙(本名雍巫)带兵迎敌,高傒等老臣守城,老臣高傒乘雍巫统兵出城,请竖刁进宫议事,竖刁不疑有他,被埋伏的兵甲杀死,迎公子昭回宫,无诡被杀,易牙逃亡鲁国。

网络配图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

其实,太监并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土耳其、朝鲜,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太监。但是,中国的太监制度是在历史上占有相当分量的。

网络配图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太监不仅涉足王公贵族、高官显爵的生活中,而且还涉足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历朝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汉、唐、明三朝的覆灭与太监的专横暴虐有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昭宣中兴是西汉权谋家霍光辅政的功劳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权谋家。根据史料可考,霍光是西汉马踏匈奴的大将军霍去病同母异父的弟弟。霍光一生共辅佐过三任皇帝,分别是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朝元老。图片来源于网络霍光出生在河东平阳,其父亲只是一个县中的小吏,但霍光的兄长却是时任骠骑将军的霍去病。在机缘巧合之下,当时才十多

  • 揭秘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一代名将却突然惨遭不幸,威震华夏之后,突然陨落让人唏嘘,而其死的不明不白,史料又模棱两可,着实可疑。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

  • 揭秘: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大唐国者,岂此是耶?”对曰“然。……大唐者,我君

  • 牛背上的皇帝刘秀为何打仗非要带上阴丽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政,一时间四海叛起,天下纷争不断。此时的刘秀虽是一介布衣但是却拥有着前朝的血统,凭借这一优势刘秀在家乡揭竿而起。历史上的刘秀反叛新政在公元25年,并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称帝,为了传承刘氏的皇室,建国“东汉”。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上的刘秀,虽是皇室但毕竟是很远的一支庶出,但是他处事极其

  • 大清官海瑞竟然赞美皇帝比秦皇汉武还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官海瑞,带着棺材冒死上书嘉靖皇帝。他的奏疏千多两千字,现代人读起来,真是费劲。何况,他说的那些事,对于不了解嘉靖朝历史的人来说,还真的边看注释边读。不过,其中的某些句子,那倒是人人都能懂的。网络配图比如:陛下天姿英断,过汉文远甚。这是在说,皇上您英明神武,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比汉文帝厉害得太

  • 三国刘备是找了什么样的借口发兵攻打刘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在这个年代群雄蜂起,汉王室已经没有了实权,各地诸侯割据,蜀汉的刘璋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但是蜀汉的刘璋正像是诸葛亮所说的“刘璋暗弱”,而蜀汉又是一个“民殷国富”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在盯着这样一块肥肉,特别是四处飘零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的刘备更是垂涎三尺。图片来源于网

  • 孝昭帝高演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非自己的独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孝昭帝高演幼时便才智超群,聪敏过人,很小就有成大器之量,其生母武明皇后很小就宠爱看重他。孝昭帝身长八尺,其貌甚美,仪表出众,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物细节。图片来源于网络东魏元象元年高演获封常山郡公。天佑初年(550)年为常山王。天佑五年(554),除并省尚书令,做事决断,擅长文辞理仪,使省内人害怕并折

  • 明帝朱棣欲娶妻妹未果 放“狠话”禁其嫁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第二位比较贤德的皇后、活了46岁的徐氏病逝了。《明史》载,永乐皇帝朱棣“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而且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到死“不复立后”。其实,朱棣并不是不愿“复立后”,而是没能如愿,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正史里不曾涉及。徐氏死后,可能是

  • 揭秘清朝圣主幼年生活 幼年极其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乾隆,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罢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不久后,就开始走上不归路。话说回来,康熙的清朝第一帝王,但是看似辉煌的背后,却也有着自己的苦

  • 诸葛亮的两情结酿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