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调查诸葛亮的家产之后 刘禅为何愤怒的说了七个字

刘禅调查诸葛亮的家产之后 刘禅为何愤怒的说了七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18 更新时间:2024/5/6 9:20:01

话说诸葛亮死后,刘禅重新掌握大权,刘禅在调查诸葛亮的家产后,刘禅为什么会发怒?诸葛亮的家产有多少?,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越有本事的人,争议性就越大,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就拿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来说。一代枭雄曹操,既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又有超前的眼光和格局,同时也是写诗高手,同时代的牛人当中,以综合能力比较,无人能出其右。然而,依旧有人说曹操是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

再看刘备,宅心仁厚,无论处境多么困难,都以匡扶汉室为毕生志向,胸怀天下,即便被曹军追着打,还不忘记带着百姓一起逃走。但是,刘备也有缺点,比如后期一意孤行,不听群臣劝告,执意出兵伐吴,结果一败涂地。另外,还有人说刘备的仁义,其实都是装出来的。

千古名相诸葛亮,在民间的知名度非常高,几乎被视为智慧的化身,随便使出一个计谋,就能达到扭转乾坤的地步。有关诸葛亮的传奇故事比比皆是,像草船借箭、借东风、八阵图等,可见世人对诸葛亮的崇拜程度之高。假如没有诸葛亮,刘备很难有多大成就,更别提建立蜀汉了。

作为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打心底佩服诸葛亮的才华,司马懿毫不掩饰地说:“真乃天下奇才也。”即使像诸葛亮这种近乎完美的人,也留下一些争议,有人说他治国能力确实不错,但军事才能并不算出众,六出祁山基本都是无功而返,甚至略有穷兵黩武之嫌,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暂且不讨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蜀军不主动进攻曹魏,那么曹魏必然会主动进攻蜀汉,与其等着被别人打,倒不如主动出击。有些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脑子里进了水,而是一种高超的谋略。另外,有人说诸葛亮太过谨慎,若采用魏延的计策,从子午谷出奇兵,将会改写历史进程,这其实纯属瞎扯。

作为臣子,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杜甫在《蜀相》这首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不为功不为利,先后辅佐两代君主,最后病逝于出征途中,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至今让人感慨万千。

在刘备心目中,诸葛亮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故意试探诸葛亮的忠心,而是发自肺腑的遗言,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的信任。

德才兼备四个字,用在诸葛亮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身为蜀汉之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俸禄肯定不低,就算住着豪宅,开车豪车,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诸葛亮生活节俭,他的那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平生的真实写照,高尚的品格令人钦佩。

诸葛亮曾给刘禅写过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家里的财产,原文如下

:“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意思是说,诸葛亮家里有农田十五顷,外加八百棵桑树树,听起来仿佛不少。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作为名副其实的一品官的诸葛亮,家产竟然跟八品官吏差不多,与普通朝廷大臣相比,他简直就是贫困户。

但是,那些嫉妒诸葛亮的大臣,认为诸葛亮肯定瞒报了家产。诸葛亮去世后,一些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后主刘禅调查诸葛亮的家产。刘禅为了还丞相一个清白,只好派人前去查看,结果真如诸葛亮所报的那样,家里确实只有十五顷薄田,八百株桑树。

调查结果出来后,刘禅当着那些对诸葛亮有意见的大臣的面,愤怒地说了七个字

:“丞相,您受委屈了。”

一段时间后,一位名叫李邈的大臣,又开始说诸葛亮的坏话,刘禅忍无可忍,直接下旨处死李邈。

诸葛亮的治国之才首屈一指,品行更是无可挑剔,有人给出如此评价:“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在你看来,论人品、能力,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或者在诸葛亮之上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标如果继承皇位,朱棣会心甘情愿当他的燕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风华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朱标有没有绝后,朱棣为什么是燕王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为明朝接班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都说如果太子朱标在世,燕王朱棣是不会发动靖难之役的,但是我们看了《明史》相关记载,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即使朱标在世,朱棣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当他的燕

  • 汪大渊两次出海航行游历过哪些地方?他为何被誉为东方马可波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可波罗游记里面的中国第一大港是,地理大发现四位航海家,出海航行寻找宝藏

    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民间航海家。他从小聪明好学,父母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成才,因此取《论语》中“焕章”为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年时期的汪大渊曾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当时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当汪大渊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

  • 秦始皇和生母感情不是很好吗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囚禁自己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亥的生母是谁,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秦始皇杀了他母亲吗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囚禁生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和生母感情那么好,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生母,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所幸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大概秦始皇十岁的时候,一家三口回到了秦国,他的父亲嬴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君主。他将帮助自己的吕不韦封

  • 蓝玉屡立战功最后却被灭3族,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蓝玉为什么被处死,蓝拳逆转结局,立下什么战功

    洪武四年(1371年)只有16岁的太子朱标在朱元璋的挑选下,选择常遇春之长女常氏为太子妃,为其举行大婚之礼。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为了把太子的婚礼办好,礼部尚书陶凯亲自操办,严格按照古代“六礼”的程序进行。由于常遇春已经去世,太子妃也没有叔伯,在“纳征”、“请期”等重要

  • 垓下之战后项羽如果逃走,他重新得势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有机会逃走吗,项羽兵败垓下,项羽如果投降刘邦会杀他吗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对此,杜牧曾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去迎接项羽的乌江亭长也说“江东虽小,

  • 空城计真的很高明吗 司马懿为什么没有敢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为什么不进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空城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空城计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空城计?不是让人扫地就是在楼上弹琴的,司马懿又是怎么看待此计谋的?待南蛮平定后,诸葛亮就开始了北伐大业。正史上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在《三国演义》中是七次北伐。不管正史还是演义,对于第一次北伐

  • 诸葛亮的遗言说了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南征,诸葛亮为什么斩马谡,诸葛亮杀魏延的真正原因

    魏延在蜀国中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将领,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就魏延就跟随他一起打江山,因此他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在刘备死后,魏延一直都镇守在汉中之地并没有出现一丝的闪失。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杨仪明白了诸葛亮锦囊内的意思,面对魏延的挑衅,他喊了三声“谁敢杀我”,

  • 完颜守绪:金朝的亡国之君,艰辛的抗蒙过程充满悲剧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完颜守绪的皇后,复活中忏悔贵族的典型是,完颜守绪

    完颜守绪,原名完颜守礼,女真名完颜宁甲速,庙号哀宗,金朝第九位皇帝,也是金朝最后一位皇帝,父亲是金宣宗完颜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哀宗生于末世,他虽然励精图治抵抗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蒙古铁骑,可惜金国最终仍亡于金哀宗之手,他艰辛的抗蒙过程徒增悲剧色彩。金哀宗性情宽和

  • 夏仁宗: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治国方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的统治情况,夏惠宗,夏仁宗李仁孝

    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继续宣传倡导儒家思想,到了西汉时期,更是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先后获得了很多至高荣誉,在世时就被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后世更是尊他为“孔圣人”、“至

  • 吴王夫差是如何带领吴国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谈越王勾践如何灭吴王夫差,勾践王后

    夫差(?-前473年),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5年─前473年),吴王阖闾之子。他继位后,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吴国的灭亡怪罪于他的贪色,也就是中了越国用绝世美女西施美人计,关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