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周瑜的战略大计相比 究竟谁更加高明

诸葛亮和周瑜的战略大计相比 究竟谁更加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3/12/20 8:12:29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周瑜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和周瑜两人分别有战略大计,诸葛亮有隆中对,周瑜有二分天下计,两者谁更加高明?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大诸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急需大量人才来辅佐,因此,汉末时期的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在乱世中展现自我价值。

汉末三国时期人才众多,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例如,同为三国顶尖人才的周瑜和诸葛亮二人,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是“死对头”,他们给自己君主制定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走向,被后人比较。

值得一提的是,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计划,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这两种战略计策中,哪个更高明呢?

周瑜的二分天下计

不可否认,周瑜的军事能力很强,由他指挥的赤壁之战以弱胜强,足以载入史册。曹操在一统北方后,快速调转枪口,打算一鼓作气,平定江南一统天下。站在曹操这方面来说,他这么做也没错,毕竟是携大胜之威,给孙权一定的威慑力。

曹操军队来袭,东吴以张昭为首的文臣派为了自身家族的利益,他们唆使孙权投降曹操。正当孙权难以决断的时候,周瑜站了出来,他极力主张迎战曹操,并且有了战必胜的决心。

孙权作为一个割据势力的诸侯,他心里肯定是不愿意投曹的,既然周瑜有把握战胜曹操,也只能相信他了。孙权赋予了周瑜三万人马,很快,周瑜在赤壁一战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曹操战败后,周瑜向孙权建议,除掉刘备,吞并他的部属,然后率军攻占荆州,益州,以及汉中,联合马超韩遂等西凉人马,与曹操形成二分天下的局面,然后在合适的时机下,与曹操争夺天下。

起初,孙权认为该谋划太过冒险,没有立即答应,因为此时的刘备并非瓮中之鳖,如果强行将刘备扣留,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后来在周瑜的极力劝进下,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计划,让他率军进攻益州,可刚出兵,周瑜就病死了,真是天嫉英才。

从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计来看,他志在天下,没有把当时的刘备放在眼里。从周瑜的二分天下计来看,能否实现有待商榷。

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很有名,这是诸葛亮为刘备集团发展做的规划。诸葛亮做事考虑得面面俱到,《隆中对》中,他的战略意图核心是北据曹操,东和孙权,然后在夹缝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占领荆州和益州,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

《隆中对》中,大概的战略意图也有了,具体如何操作,诸葛亮也说得很详细,甚至在三分天下后,刘备该如何匡扶汉室,在《隆中对》中也写得很清楚。

三国志记载: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认为,三分天下形成后,刘备在占据荆州和益州的条件下,派遣一名将军出宛城,向曹操进攻,刘备亲率军队出秦川,两路军队齐头并进,就有希望消灭曹操。从字面上来看,诸葛亮的《隆中对》很有道理,有大规划,也有具体如何执行,刘备后来也是按照这个做的。

结语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周瑜的二分天下计到底哪个更高明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周瑜想要实现他的二分天下计,需要面临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刘备,如何攻占易守难攻的益州,又如何防备曹军再次进攻江南腹地?这三个问题很棘手,按照当时孙权的实力,顶多也就能解决掉刘备势力,其余两个问题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

当然,刘备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可能让周瑜轻松把自己消灭了。当时刘备手中虽然兵将不多,但大多数都是能战善战的,陆战能力很强,周瑜即便能无视曹操将刘备消灭,必然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益州刘璋,北方曹操,都不是好对付的。在三国志中,刘璋的形象是“暗弱”的,可从刘备攻占益州的过程来看,难度还是很大的,按照当时东吴的那点实力,想一举攻克益州,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有许多地方操作性十分困难,不容易实现。在曹操对孙权牵制的情况下,孙权了解自己应该与刘备联合抗曹,毕竟都是为了自保,算是互利互惠吧。

相信按照刘备军事集团的能力,他能攻下益州,这是时间的问题,可如果要触碰荆州,那可是触犯了孙权的利益了。如果荆州全境被刘备所占,那孙权最直接的对手就是刘备,曹操虽然强大,但水师兵马较弱,一时间对孙权构成的威胁较小。

刘备则不一样,控制荆州就等于控制了水路,能顺江而下攻打东吴,非常方便。如果刘备真的占据了荆州全境,孙权宁可得罪刘备,也要把它夺回来,否则孙权自己吃饭睡觉都提心吊胆,这种感觉不好受。

既然诸葛亮和周瑜两种战略都有所缺陷,那么,哪一种更好一点呢?从过程实现的难易度来看,周瑜的二分天下更加适合实际一些,毕竟消灭刘备后,只剩下曹操一个对手,不再需要尔我诈。

从襄樊之战,夷陵之战来看,蜀汉东吴虽然是同盟,但这种同盟不靠谱的,诸葛亮的《隆中对》想结交东吴,没有荆州这个筹码,难以实现,即便暂时达成协议了,这样的同盟比敌人还可怕,随时会在友军背后动刀,让你防不胜防。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死后魏延为何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用 两人之间有什么恩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为什么不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死后斩魏延,诸葛亮死后魏延

    对刘备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生前对魏延很是重用,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魏延为什么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两人之间有什么恩怨吗?首先曹操以及刘备孙权三个人本身就是人才,没有这三个人才剩下的故事都不能发生,其他的猛将也得不到重用。然而再看他们的手底下的其他人才

  • 郭德成作为朱元璋的小舅子,为什么拒绝被提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是哪一年,朱元璋称帝后怎么对郭子兴的,朱元璋的小舅子郭德成

    开国之君在成功建国后,会对当初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也对开国功臣进行奖赏,按理说这是件好事,然而有一个人却拒绝了朱元璋的奖赏,为了放弃被提拔,甚至还称病不能当官,这个人就是郭德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就要从郭德成是什么人说

  • 诸葛亮的扇子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扇子不离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拿着一把扇子,诸葛亮为什么手不离扇,诸葛亮扇子什么羽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扇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的羽毛扇是从什么地方拿来的,那个羽毛扇的功能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总拿着这个扇子打仗?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奇啊,这把扇子也算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定情信物。黄月英是谁?大家肯定又该有疑问,其实黄月英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打成语,但是他特别

  • 马超投靠刘备后,他在蜀汉担任的官职有何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超是怎么投靠刘备的,马超如何归顺刘备,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

    马超年少成名,曾多次拒绝曹操征召他去朝廷为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自此之后,马超成为了一方诸侯。当然,在被曹操击败之后,马超最终投靠到刘备麾下,成为蜀汉的一位将领。在此基础上,马超的官职,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于马超的

  • 刘禅调查诸葛亮的家产之后 刘禅为何愤怒的说了七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禅查诸葛亮家产,刘禅讨厌诸葛亮吗,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查他家底

    话说诸葛亮死后,刘禅重新掌握大权,刘禅在调查诸葛亮的家产后,刘禅为什么会发怒?诸葛亮的家产有多少?,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越有本事的人,争议性就越大,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就拿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来说。一代枭雄曹操,既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又有超前的眼光

  • 朱标如果继承皇位,朱棣会心甘情愿当他的燕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明风华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朱标有没有绝后,朱棣为什么是燕王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为明朝接班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都说如果太子朱标在世,燕王朱棣是不会发动靖难之役的,但是我们看了《明史》相关记载,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即使朱标在世,朱棣也不可能心甘情愿当他的燕

  • 汪大渊两次出海航行游历过哪些地方?他为何被誉为东方马可波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可波罗游记里面的中国第一大港是,地理大发现四位航海家,出海航行寻找宝藏

    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元代著名民间航海家。他从小聪明好学,父母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成才,因此取《论语》中“焕章”为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青年时期的汪大渊曾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当时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当汪大渊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

  • 秦始皇和生母感情不是很好吗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囚禁自己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胡亥的生母是谁,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秦始皇杀了他母亲吗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囚禁生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始皇和生母感情那么好,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生母,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所幸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大概秦始皇十岁的时候,一家三口回到了秦国,他的父亲嬴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君主。他将帮助自己的吕不韦封

  • 蓝玉屡立战功最后却被灭3族,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蓝玉为什么被处死,蓝拳逆转结局,立下什么战功

    洪武四年(1371年)只有16岁的太子朱标在朱元璋的挑选下,选择常遇春之长女常氏为太子妃,为其举行大婚之礼。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为了把太子的婚礼办好,礼部尚书陶凯亲自操办,严格按照古代“六礼”的程序进行。由于常遇春已经去世,太子妃也没有叔伯,在“纳征”、“请期”等重要

  • 垓下之战后项羽如果逃走,他重新得势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有机会逃走吗,项羽兵败垓下,项羽如果投降刘邦会杀他吗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对此,杜牧曾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去迎接项羽的乌江亭长也说“江东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