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最务实的宰相:娄师德是个怎样的人?

大唐最务实的宰相:娄师德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27 更新时间:2024/1/17 9:54:10

唐朝一代名臣娄师德曾两度担任宰相,他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娄师德在任宰相期间,他的弟弟曾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弟弟临出发前,娄师德对他进行了一番训导:“我已经做了宰相,而你如今也成为州牧,我们家太过显耀,难免遭人嫉妒,背后算计中伤。你觉得应该如避免灾祸呢?”

弟弟认真地答道:“如果将来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一把将口水擦掉,绝不会对人还口,不让你担心。”

娄师德笑了,“这才是我担心的地方。人家有了怒气,才会你吐口水。你把口水擦掉,说明你心中还是不甘的,别人只会更怒,又怎么会平息怒火呢?你应该微笑着接受这一切,让口水自然干掉啊。”

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由来。这个成语用到现在,基本上其意涵都是贬义,故事中娄师德的观念过于圆滑世故,也的确不合现代人三观,显得太极端了。

但在古代传统化中,中国人很推崇宽容大度的精神,认为谦和避退是美德。这个故事本身为人传颂,大多数其实都含着赞赏之意,用来表示娄师德的宽容大度,隐忍退让。

历史上,娄师德跟狄仁杰两人,曾经一起在军中一起共事过。他们有过一段故事,为后世所称道。

他向武则天举荐狄仁杰做了宰相,狄仁杰对此却毫不知情,拜相后多次打压排挤娄师德,最终导致娄师德被外放。娄师德对此却一直安然处之,不以为意,并没有因此怨怪狄仁杰,也从来没对外说起过。后来,武则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有一次,两人奏对,武则天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这个人贤明吗?”

狄仁杰一脸淡定,“理中客”地表示:“他担任将领,中规中矩,谨慎守职。至于算不算贤明,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此时大概心中在努力忍着笑:“那么娄师德善于知人吗?”

狄仁杰:“我曾和他同僚,从来没听说过他善于知人。”

武则天只好放出大招:“嗯,你升为宰相就是娄师德所举荐的,看来他也算是善于知人了。”(武则天内心潜台词:若不知人岂不代表你不称职?)

武则天还特意拿出当时娄师德的荐表给狄仁杰看。

狄仁杰看了荐表,既惭且愧,叹道:“娄公盛德啊。他一直对我宽容相待,我却什么都不知道。我远远不如娄公啊。”

娄师德有他世故的一面,但他的确称得上宽容大度。

娄师德曾任监察御史。当时武则天下达过严苛的禁屠令,禁止宰杀禽畜。师德外出巡查地方,到了陕西,厨子给他上的饭菜中有一盘羊肉。

他惊讶问道:圣上不是禁止屠宰家畜吗?你这怎么会有羊肉?”厨子连忙否认:“不是我宰的,这是被豺狼咬死的。”娄师德笑道:“这只豺狼倒是懂事。”于是淡定地吃着羊肉。接着厨子又端上一盘鱼肉,他再次问道:“这鱼又是怎么回事?”厨子只好强行解释:“这鱼也是豺狼咬死的。”娄师德笑骂:“笨蛋,鱼生在水里,豺狼怎么咬得到?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

并且不仅仅对同僚如此,对那些身份地位远不如自己的人,娄师德也一样平等视之。他巡视州郡,与下属一起下榻驿馆。驿丞给他上的饭用精细的白米,给下属的却是粗米。娄师德看了不悦,叫来驿丞问道,“为什么给我们用的米不一样?”驿丞擦了把汗,慌张道:“匆忙来不及准备,精米不够了,只好给下属用粗米。”

娄师德摆摆手:“是我们来得突然,让你不及准备,这却不怪你。”不过还是坚持也换了粗米。

有一次将要外出察看屯田,其他随行官员已经先出发了,娄师德由于脚疾,行程慢,所以在城门口,坐在马车的横栏上,等着下属去牵马。一个县令路过附近,他不认得娄师德,上前来打了个招呼,自我介绍了一番,便顺势和娄师德一起坐在了横栏上。

县令的下属大惊,慌忙上来告诉县令,“这是宰相!”

县令吓出一身汗,连忙起身让道一边,一边行礼一边口称“死罪死罪”。娄师德只是笑笑:“你因为不认识我才跟我同坐,国法也没规定这是死罪啊。”

可见娄师德的为人,大度忍让,而且不论身份贵贱,都能用平和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人。但这并不表示他是个软弱的人。他曾多次担任边关职务,身在战场,依然兢兢业业,尽忠职守。

唐高宗时,为了征讨吐蕃,曾下令在河南河北两地征召士兵。娄师德一介文臣,却毅然带上红色头巾跑去应召。高宗大喜,让他随军出征。后来唐军战败,娄师德接受高宗任命,毅然前往收拾溃散的散兵游勇,又重新将唐军组织了起来。

再后来出使吐蕃,面对咄咄逼人的吐蕃将领,发挥外交辩论之才,最终恩威并施,慑服了吐蕃将领。吐蕃入侵河源军,娄师德率军迎战,八战八捷。可见娄师德文武兼备,不仅后勤做得好,前线迎战也一样出色。

在朝廷攻打契丹时候,曾出任边关,主持边疆屯田事务。甚至晚年,突厥入侵,娄师德都依然前往战场,去世时,都是在边关任上。

可见他也并不是一味地圆滑世故,“唾面自干”,可以说只是娄师德为人处世的态度,与人宽容退让,本是古人价值观中的美德。而娄师德对于公事,却并不如此。在面对自己的职责,国家的责任时,却并不推卸逃避,而是勇于任事,尽忠职守。

这也是过去华夏文化所倡导的美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使得理也要让三分。但这只是对个人利益或者家庭利益而言,在面对到国家利益,天下人的利益,退让就不是美德了。这时候要爆发勇猛的一面,敢于维护公家的利益。这其中并不矛盾。

而娄师德,正是按照这个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他对人对事宽容平和,能退则退。但公事上却敢于承担,并不推卸自己的责任。既要有圆滑的一面,也要有刚直的一面。平衡有道,所谓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不外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 刘备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的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俗话说扶不起的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刘备都有四个儿子,刘备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太子?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刘备有四个儿子,在诸葛亮的指点下,怎么能立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做太子呢?为什么刘备不让他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难道其他儿子比起

  • 蒙氏作为秦国时期的名将世家,都有哪些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创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慑力量。还为此替补了很多武将,其中蒙氏就是闻名的武将世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蒙骜:历仕四代秦君,不断蚕食三晋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蒙家本出自于齐国,直到秦昭襄王在

  • 蜀汉灭亡时刘禅都已经放弃抵抗了 太子刘璿为什么还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太子刘璿被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禅主动开城门,蜀汉灭亡,刘禅都已经放弃反抗了,身为太子的刘璿为什么还会被杀?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开始为后主刘禅翻案,认为他并非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怯懦无能,更不是什么昏君,反而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守成之君,只不过

  • 孙权在废立太子上为什么如同儿戏 孙权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立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在废立太子问题上,简直如同儿媳,孙权为什么会屡出昏招,孙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这个曾经被誉为

  • 周培公在大清能成为官绅之列,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他的父亲周化龙,原是荆门当地的一个大地主,“家界荆门,地故富饶。夫人佐处士疏财利,勤施予,修隐德”(《节烈孙夫人传》);但是他只是“处士

  • 孙权当初在武昌地区称帝 孙权为什么会把都城迁到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东吴迁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建国之后很少出现迁都的问题,孙权当时在武昌称帝之后,孙权为什么又把都城迁到南京地区?孙权是怎么想的?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东吴王朝正式建立。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

  • 孙权早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奋发有为之人 孙权晚年变化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皇帝孙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孙权晚年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权晚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昏君?孙权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孙权一生以武昌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称帝之前精明强干,奋发有为,称帝之后,特别是晚年,刚愎疑忌,政失较多。孙权孙权,

  • 历史上王勃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依然引用来表达最深厚的友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 清朝名臣傅以渐是什么样的人?他在清朝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 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百年望族的开端清朝开国于关外,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

  • 刘知远为何能成为开国皇帝?他与李皇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姓的皇帝有很多,例如汉高祖刘邦、汉昭烈帝刘备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介绍一位刘姓开国皇帝——刘知远,他建立了后汉政权。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非常混乱,甚至出现几十年就有好几个朝代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动荡一直都没有平稳。而且皇帝的频繁死亡,导致了国家的快速消失。这位皇帝就是在混乱时期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