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 刘备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

刘备明明有四个儿子 刘备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1/21 11:42:1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的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俗话说扶不起的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刘备都有四个儿子,刘备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禅作为太子?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刘备有四个儿子,在诸葛亮的指点下,怎么能立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做太子呢?为什么刘备不让他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难道其他儿子比起刘禅还不如么?

刘备的四个儿子,长子叫刘禅,是甘夫人所生,也就是我们说的阿斗。他的形象在历史中,就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难成大器之人。扶不起的阿斗,连有诸葛丞相这种大神级的丞相辅助,他都没能守住蜀国江山,无能可见一斑。刘备的二儿子,叫刘永。他的生母不详,在历史上几乎默默无闻,来去不留一丝痕迹。三子叫刘理,生母不详,也是默默无闻地走完了一生。还有一位养子,名曰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这个人,后来却被刘备杀了。原因是他不肯出兵援助关羽,害的关羽最终战死。

这么多儿子,刘备选谁不好,偏偏选择刘禅作为储君,难道他不想蜀国的江山一代代传承下去么?难道刘备看走眼了,诸葛亮不能帮着他把把关,好好看看刘禅这个人。刘备不傻,开国皇帝哪有对自己的国家不负责任的?诸葛亮更是人中龙凤,自然不会犯粗心大意的毛病。他眼中心里的刘禅,确实是继承蜀国的最佳人选。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不是奉承,这是诸葛亮的真心话。《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这对于刘禅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刘备健在的时候,他与诸葛亮的这种君臣关系非常和谐。刘禅作为继任者,可以延续这种关系,并且推进发展,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智慧。

诸葛亮却在晚年开始逐渐犯错。首先,他还老是把刘禅当成孩子。从他的出师表中就可以看出,他依然像教育孩子一样的对当时二十多岁的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并且处处透露出对刘禅的不满。从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意见和建议全盘接受,虽然偶尔有稍微反驳,但是他记着先帝的话“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事实上刘禅做到了。面对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虚心接受他的每个建议,面对诸葛亮派遣心腹“监管”刘禅,他也能从大局出发,委曲求全。

诸葛亮用人不淑,刘禅第一时刻安慰相父,没有丝毫责备。在诸葛亮自贬三级之后,为了不影响相父的威信,待到诸葛亮得胜之后,刘禅第一时间恢复了他的官职。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能对一个每天检视自己的人做到如此谦卑大度,已经非常不易,尤其他是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

刘禅的其实一直很清醒自身的优劣。蜀国是三国之中最弱的,无天险,无地盘,无财无人。本来就国库空虚,不能接受长期让国家内政变得更脆弱的征战。但是诸葛亮坚持出兵北伐,完成统一大业。老实说,时机不够,实力不够。也许诸葛亮也知道,但是自己时日无多,如果不最后努力一下,自己无颜面见刘备。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这不是场面话,这确实是当初蜀国的情况。只是刘禅委婉地说担心诸葛亮身体,怕唐突了长辈,可诸葛亮一如既往地没当一回事。

刘禅不战而降,这一条一直为世人诟病。可是就是因为他的投降,能够使更多的蜀中百姓活下来。明明毫无胜算的一场战争,如果未来全个人之义,而牺牲万千百姓,得不偿失。刘禅手里握着的,不止是江山,还有父亲留下的成千上万条性命。如果江山注定保不住,那么至少可以留住人命。

刘禅在位41年,虽然蜀国弱势,但是他在位期间,内政稳定,百姓和谐,政权也甚是稳固。诸葛亮负责前方战事,这后方安定只能是刘禅一人维护之功劳。蜀国亡国之后,刘禅也开始装疯卖傻,尽力的让蜀国的损失降到最低。保住百姓,保住皇室,保住自己,刘禅做到了。事实证明,刘备的选择是明智的,刘禅,确实是继位蜀国的最佳人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蒙氏作为秦国时期的名将世家,都有哪些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创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震慑力量。还为此替补了很多武将,其中蒙氏就是闻名的武将世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蒙骜:历仕四代秦君,不断蚕食三晋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蒙家本出自于齐国,直到秦昭襄王在

  • 蜀汉灭亡时刘禅都已经放弃抵抗了 太子刘璿为什么还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太子刘璿被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禅主动开城门,蜀汉灭亡,刘禅都已经放弃反抗了,身为太子的刘璿为什么还会被杀?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开始为后主刘禅翻案,认为他并非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怯懦无能,更不是什么昏君,反而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守成之君,只不过

  • 孙权在废立太子上为什么如同儿戏 孙权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立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在废立太子问题上,简直如同儿媳,孙权为什么会屡出昏招,孙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这个曾经被誉为

  • 周培公在大清能成为官绅之列,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他的父亲周化龙,原是荆门当地的一个大地主,“家界荆门,地故富饶。夫人佐处士疏财利,勤施予,修隐德”(《节烈孙夫人传》);但是他只是“处士

  • 孙权当初在武昌地区称帝 孙权为什么会把都城迁到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东吴迁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建国之后很少出现迁都的问题,孙权当时在武昌称帝之后,孙权为什么又把都城迁到南京地区?孙权是怎么想的?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东吴王朝正式建立。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

  • 孙权早年也是一个精明强干,奋发有为之人 孙权晚年变化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皇帝孙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孙权晚年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孙权晚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昏君?孙权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孙权一生以武昌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称帝之前精明强干,奋发有为,称帝之后,特别是晚年,刚愎疑忌,政失较多。孙权孙权,

  • 历史上王勃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依然引用来表达最深厚的友情;“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 清朝名臣傅以渐是什么样的人?他在清朝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 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百年望族的开端清朝开国于关外,最初的人才选拔是通过宗族遴选和外部举荐的方式,公元

  • 刘知远为何能成为开国皇帝?他与李皇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刘姓的皇帝有很多,例如汉高祖刘邦、汉昭烈帝刘备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介绍一位刘姓开国皇帝——刘知远,他建立了后汉政权。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非常混乱,甚至出现几十年就有好几个朝代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动荡一直都没有平稳。而且皇帝的频繁死亡,导致了国家的快速消失。这位皇帝就是在混乱时期出现的

  • 阮佃夫:南朝宋后期奸臣,他的野心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时代都有出色的人物,每个朝代也都有独特的历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南朝宋时期的大臣阮佃夫,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坎坷坷和大起大落。听到阮佃夫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还是感到比较陌生。我们之所以称他为重要人物,是基于他在当朝中的地位,他在当朝时期手握重权受到皇帝的重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