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真相是什么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79 更新时间:2023/12/20 3:30:52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一万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关于子午谷奇谋能都奏效建功,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此计是否可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诸葛亮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他应该知道:如果魏延真的拿下了长安,那么刘备会很丢脸,刘禅也会玩完——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诸葛亮也处理不了,而蜀中门阀世族是一定会拿来大做文章的。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伐魏一直是稳扎稳打,或者可以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从未想过要一鼓作气直捣曹操老巢,这好像是不符合古代战争规律,看着就像诸葛亮跟司马懿约架:定好时间地点,来开架势开打,但谁也不把谁打死,大家吃完所带的粮食就各回各家,占优势的一方也见好就收,绝不死缠烂打。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知道,诸葛亮多次(并非六出祁山)与曹魏交战,撤军的时候只有王双和张郃两员魏将追击,最后都因为兵微将寡没有后援而被诸葛亮歼灭了——如果是司马懿亲帅大军跟踪追击,诸葛亮能否安然撤回成都,也是一个大问题。

司马懿羽翼未丰,曹家宿将尚在,过早消灭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那么魏延趁着长安空虚之机实施斩首行动,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在诸葛亮看来,显然也不是:在军事上或许会成功,但在道义上却是一个惨败。

如果我们细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会发现他并非一勇之夫,他已经把奇袭长安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了:“楙(长安守将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应该是借鉴了卫青霍去病直捣龙城因粮于敌的成功经验,无后方作战看似凶险,但是在敌占区,任何物资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收为己用,魏延的突击队不用担心挨饿。

其实魏延出褒中、走秦岭、沿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做法,后来被邓艾的军事行动证明了可行性,而且邓艾的处境比魏延走子午谷还艰难:“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邓艾的掏心战术成功了,要是逆行诸葛亮的祁山之路,猴年马月也到不了成都。同样道理,即使是深通兵略的读者诸君,可能也看不到诸葛亮出祁山伐魏的成功希望: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补给,蜀汉都无法跟曹魏抗衡。这就像擂台上的比武一样,曹魏(司马)身高体壮,轻了十几公斤的蜀汉跟人家对冲,只会被揍得鼻青脸肿,要想取胜,就只能二龙抢珠、黑虎掏心、猴子偷桃。

毛宗岗在评论此事的时候大发感慨:“此亦善策,亮不能用。延常谓亮为怯,叹憾己才用之不尽,亦豪杰不遇知己,愤激之常云耳。”

诸葛亮当然不是胆怯,对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也不可能没有研究过,他多次拒绝魏延的建议,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魏延端了曹魏老窝,除了能动摇敌人军心,同时也会找到一块烫手山芋——从山阳公国“请”出来的前大汉天子刘协

看过三国正史的都知道,原大汉天子刘协跟蜀汉丞相诸葛亮,那可真是“同生共死”:都生于公元181年,也都在公元234年辞世,刘协比诸葛亮早走了六个月。

这就是说,在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之前,刘协一直都在世,但是刘备却已经宣布了他的死亡,还给他上了个谥号叫“孝愍皇帝”——但不知刘协听到这个消息,是该欣慰还是恼火。

刘协的山阳公国,就在今天的河南焦作市,那地方离东都洛阳二百多里,离西都长安(今西安)也不到一千里,如果魏延攻克曹魏老巢,必然会知道刘协尚在人间,那时候他该如何处置?

包括僧道在内,世界上不想当皇帝的人可能没有几个,山阳公刘协在深山采药的时候,也会回想起当年自己的虎贲军吓得曹操汗流浃背的搞笑场面——别看曹操是我老丈人,他见了我也得磕头。

因为曹丕篡汉时间不长,还有很多百姓甚至朝臣和地方官心中只有刘家而没有曹家,如果刘协肯出山,是一定会一呼百应的,这时候魏延就是想杀人灭口毁尸灭迹也来不及了,更何况魏延还可能因此产生别的想法: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我魏文长就不能奉天子以令诸葛?

如果刘协活生生地出现在蜀汉军队面前,刘备和诸葛亮的脸就被打肿了,而且他们的公信力也会一落千丈:打着替刘协报仇、兴复汉室的旗号忽悠了我们这么多年,现在大汉天子全须全尾地出现在面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山呼万岁?

麻烦,大麻烦!刘协死没死,诸葛亮是十分清楚的,刘备是十分清楚的,就连魏延也知道前期给刘协开追悼会上谥号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都是在演戏。但是蜀中百姓和士兵并不知情,他们以为自己的彰武皇帝和建兴皇帝都是忠于大汉天子刘协的,现在刘协出现了,大家也应该尊他为天子。

刘协出现,蜀汉军心不稳,魏延很难支撑二十天等待诸葛亮亲率主力赶来——如果诸葛亮听说魏延找到了大汉天子,肯定是一个头两个大: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就够乱的了,现在出现了两个大汉天子,我该给谁磕头?

不但诸葛亮手足无措,想必看这篇稿子的读者诸君,也会十分头痛:都说诸葛亮忠于汉室以还于旧都为终极目标,那么大汉天子刘协出现在魏延军中,他又该如何应对?总不能说这位山阳公是个冒牌货吧?

笔者是没招儿了,所以最后只好请教读者诸君:如果魏延攻克长安、洛阳,并成功“营救”了前大汉天子、现山阳公刘协,他会怎么办?诸葛亮又该怎么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秦始皇能统一六国靠的是什么?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嬴政靠谁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目的,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作为秦朝的建立者,结束战国时期分裂局面的秦始皇历来被人们推崇,甚至得到了“千古一帝”这一独一无二的殊荣。然而,始皇帝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遭到

  • 陆仲亨的生平是什么样的?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真正的样子,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朱元璋经历总结

    公元1368年,放牛娃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下大势,分久必合,每个创业皇帝身边,总有一批开国将领。如刘邦麾下的韩信、樊哙、夏侯婴等;如李世民麾下的李靖、李勣、尉迟恭等。在这方面,朱元璋略有不同,朱元璋

  • 梁师成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他与苏轼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辙后人,历史上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徽宗时,苏轼文章被禁,梁师成向宋徽宗哭诉,“我的先辈有何罪?”之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于世。一直以来,梁师成自

  • 探索贺知章的一生,他为什么能得到朝廷的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知章当过什么官,贺知章最著名的诗,贺知章做过什么官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的故事吧。贺知章小时候就凭借擅于诗文而闻名天下。他为人狂放不羁,喜欢饮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新唐书》里说:“(贺知章)与

  • 石延年:以嗜酒闻名,他的才华也令人赞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石延年名句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与欧阳修的文、杜默的歌合称“三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史》里说石延年:“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他才华出众,但读书只是“通大略”而已,并不寻章摘句。他为人豪放旷达

  • 历史上司马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马骏的作品,司马光的结局如何,司马迁的结局怎样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参与其中,帮助司马懿家族赢得了胜利。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在平定叛乱

  • 听到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便拔刀自刎,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承乾的历史,李承乾为何谋反,李世民的父亲为何退位

    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由于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李世民将其废为庶民,接着,李世民摒退其他朝臣,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四位重臣。李世民对众人道:“朕有三个儿子,如此作为,真的让

  • 历史上的晋悼公上位之后有何作为?他又是如何智斗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悼公有多厉害,晋文公多少岁当上国君,晋文公之死究竟是什么原因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 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早在晋文公重耳时,晋国就存在着公室血脉不足的问题。而随着执政晋国的卿族们

  • 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俘的?之后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镇怎么被俘虏的,历史上的朱祁镇和朱祁钰

    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酿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01.逃过被杀命运后,差点成了也先妹夫朱祁镇被俘之后,曾在瓦剌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行军途中的待遇自然不是太好,即使朱祁镇这个俘虏的身份很不一般,也只能保证比普通士兵待遇好点而已,朱祁镇也只能睡板车和茅草

  • 曾连败曹操刘备孙权的张辽实力如何?他与关羽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打孙权为什么没赢,刘备的力气比关羽和张飞大吗,刘备投谁谁就被灭

    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群雄割据,这是这样的年代,造就了很多名将,也就有了三国二十四名将之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即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其中高顺最猛,张辽综合能力最强。本文谈一谈吕布手下的张辽,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