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张释之是严格执法的大法官?他有哪些事迹?

为什么说张释之是严格执法的大法官?他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3/12/31 6:33:22

张释之,字季,西汉时期法学家,是一位严格执法的法官,《史记》中记载了几个相关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读《史记·张释之列传》,不禁对张释之的刚直不阿赞叹不已。汉帝时,张释之担任廷尉,廷尉是汉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张释之为人刚正,执法公平,他认为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他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所以,当皇帝的诏令和法律发生抵触时,他仍然能够严守法律。他认为,如果皇帝可以个人意志随意修改或废止法律,“是法不信于民也”。

张释之最初担任公车令时,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和梁共同乘坐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也没有下车。当时有律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乘轺传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张释之就迎上去拦住了路,不让太子和梁王进宫。然后,又把他们的“不敬”之罪报告给汉文帝。直到薄太后派人送来了赦免太子、梁王的诏书,才放他们进宫。

张释之担任廷尉后,有一次,汉文帝的车驾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跑出了一个人,把给皇帝驾车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很生气,把这人抓了起来,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审讯时,这个人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皇帝经过,发布了禁止通行的命令,就躲在了桥下。过了很久,我以为皇帝的车架已经过去了,急着回家,就跑了出来,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并非有意冒犯皇帝的车架,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应判以罚金后释放。

文帝听了他的报告很生气,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很驯良,不然的话,说不定会摔伤我,你怎么判的这么轻?”张释之说:“法律是要天子和百姓一起遵守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陛下却要加重处罚,如能取信于民呢?陛下既然把这个人交给我审判,我是廷尉,就应该公正执法。”过了很久,皇帝终于说:“你说得对。”

还有一次,有一个小偷偷盗了汉高祖庙里神座前的玉环。在现代人看来,这也就是一起盗窃案,没有什么了不得,但在当时,这是极为大逆不道的行为。汉文帝愤怒之极,下令严查,盗贼很快就被抓到了。汉文帝把这个盗庙贼交给廷尉严加惩治。张释之依据汉朝法律中规定的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条款,判处盗贼斩首示众,也就是“弃市”的刑罚。

看到这个判决,汉文帝勃然大怒,责问张释之:“这个贼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竟敢盗窃先帝庙中的器物。我把这个案子交给廷尉,就是要你严加惩处,判以灭族重刑。可是你却像办普通案子一样,只是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来定罪。你这样处置他,怎么能够维护先帝的尊严呢,也违背了我尊奉祖先的心意啊!”

见皇帝大发脾气,张释之赶紧脱帽叩头谢罪,但嘴里却不放松,他据理力争道:“根据法律规定,把窃贼判处‘弃市’就是最重的了。到底怎么定罪,要依照罪行情节的轻重。现在要是对盗窃了宗庙中的玉环器物的贼就判以灭族的话,那么有朝一日,再有个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若公然去挖掘祖庙,到那时陛下又将用什么刑罚来加以惩治呢?”

汉文帝听后无话可说,后来和薄太后商量,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张释之执法严明,能够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对皇上也不阿谀逢迎,所以在他担任廷尉期间,避免了许多冤案,得到了百姓的称颂。当时人们称赞他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张释之的言行,不仅在皇帝专制、言出法随的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就是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值得我们大加赞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子午谷,子午谷奇谋易中天,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一万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子午谷奇谋能都奏效建功,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此计是否可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诸葛亮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

  • 历史上秦始皇能统一六国靠的是什么?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嬴政靠谁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目的,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作为秦朝的建立者,结束战国时期分裂局面的秦始皇历来被人们推崇,甚至得到了“千古一帝”这一独一无二的殊荣。然而,始皇帝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遭到

  • 陆仲亨的生平是什么样的?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真正的样子,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朱元璋经历总结

    公元1368年,放牛娃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下大势,分久必合,每个创业皇帝身边,总有一批开国将领。如刘邦麾下的韩信、樊哙、夏侯婴等;如李世民麾下的李靖、李勣、尉迟恭等。在这方面,朱元璋略有不同,朱元璋

  • 梁师成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他与苏轼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辙后人,历史上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徽宗时,苏轼文章被禁,梁师成向宋徽宗哭诉,“我的先辈有何罪?”之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于世。一直以来,梁师成自

  • 探索贺知章的一生,他为什么能得到朝廷的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知章当过什么官,贺知章最著名的诗,贺知章做过什么官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的故事吧。贺知章小时候就凭借擅于诗文而闻名天下。他为人狂放不羁,喜欢饮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新唐书》里说:“(贺知章)与

  • 石延年:以嗜酒闻名,他的才华也令人赞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石延年名句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与欧阳修的文、杜默的歌合称“三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史》里说石延年:“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他才华出众,但读书只是“通大略”而已,并不寻章摘句。他为人豪放旷达

  • 历史上司马骏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马骏的作品,司马光的结局如何,司马迁的结局怎样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参与其中,帮助司马懿家族赢得了胜利。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在平定叛乱

  • 听到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便拔刀自刎,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承乾的历史,李承乾为何谋反,李世民的父亲为何退位

    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由于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李世民将其废为庶民,接着,李世民摒退其他朝臣,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四位重臣。李世民对众人道:“朕有三个儿子,如此作为,真的让

  • 历史上的晋悼公上位之后有何作为?他又是如何智斗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悼公有多厉害,晋文公多少岁当上国君,晋文公之死究竟是什么原因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 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早在晋文公重耳时,晋国就存在着公室血脉不足的问题。而随着执政晋国的卿族们

  • 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俘的?之后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镇怎么被俘虏的,历史上的朱祁镇和朱祁钰

    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酿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01.逃过被杀命运后,差点成了也先妹夫朱祁镇被俘之后,曾在瓦剌军中待过一段时间,行军途中的待遇自然不是太好,即使朱祁镇这个俘虏的身份很不一般,也只能保证比普通士兵待遇好点而已,朱祁镇也只能睡板车和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