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空图为何选择隐居?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司空图为何选择隐居?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42 更新时间:2024/1/28 16:56:47

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朝末期诗人、诗歌评论家。他出身在唐末乱世,看到世事难为,无奈归隐,最终却为大唐王朝的灭亡绝食殉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司空图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官至郎中。司空图少年时期就有文才,诗歌文章都很出色,但没有得到乡里人的称赞,只有绛州刺史王凝很赏识他。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王凝回到朝廷担任礼部侍郎,知贡举,时年三十三岁的司空图进京应试,以第四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的人们不服,他们觉得司空图是个无名之辈,怎么就能得中高第。王凝知道了,就召集所有上榜的门生宴饮,他当众宣称:“我王某忝为此次主考官,我看今年的考试,好像是专为司空图一人而设的。”意思是说,今年的考生,只有司空图一人是名副其实的。

受到王凝的赞许,司空图名声大振。不久,王凝因事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于知遇之恩,主动上表请求随行。唐僖宗乾符四年( 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观察使,召请司空图进入他的幕府。第二年,朝廷征召司空图回朝做殿中侍御史,但司空图不忍心离开王凝,故意拖延,因而逾期,被降职为光禄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

当时卢携罢相,正住在洛阳,他对司空图的才华和品格非常看重,经常去拜访他。卢携曾在司空图家里的墙上题了一首诗称赞他说:“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叹屯奇。”(《题司空图壁》)后来,卢携被召回朝廷复任宰相,就召司空图担任礼部员外郎,不久又升迁为礼部郎中。

唐僖宗广明元年(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回到了故乡河中。后来他听说僖宗逃到了凤翔,便去拜见,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第二年,僖宗又逃到了成都,他追随不及,又回到了老家河中。

从这时起,司空图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晚唐朝廷危机四伏,岌岌可危,司空图看到了这一切,却又无力去改变,所以晚年的他只好采取避世隐退的人生态度。回乡以后,他既不和百姓往来,也不和官府联络,只愿终老山野。他的诗作《丁未岁归王官谷》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

冢上卷旗人簇立,花边移寨鸟惊啼。

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当时镇守汉中的王重荣兄弟都很仰慕司空图的名声,常常送他很多礼物,他都坚决拒绝了。后来王重荣又骗他作碑文,并赠送他几千匹绢,司空图就把这些绢堆放在乡的集市上,任由人们拿走。

后来他定居在中条山王官谷的先人别墅里,这里“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他更加不理世事,每天只和一些高僧、名士吟咏为乐。

唐昭宗即位后,朱全忠把持朝政,先后几次征召司空图入朝,要授予他舍人、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位,他都以老病为由,坚辞不受。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又一次召他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不得已来到洛阳,他佯装老朽,在上朝时脚步蹒跚,连笏板都掉在了地上,朝廷只能放他回去。

此时的司空图,早已看透了乱世的浑浊,只愿独守自己的节操和信念,这在这首《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中也可以看出:

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为此,他在王官谷的庄园专门修了一个亭子,取名叫“休休亭”(也叫“三休亭”),并写了一篇《休休亭记》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谓其才,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聩,三宜休也。而又少而坠,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济时之用,则又宜休也。”他说度量自己的才分,该退休了;揣摩自己的福分;也该退休了;年老而且昏聩,更改退休了。并且,自己年轻时就懒惰,成年后又任性,老年后迂阔,不能够救世济用,是非退休不可了。他又自号为“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来表示自己这种“宁处不出”的心志:

咄,诺,休休休,莫莫莫,

伎两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

休休休,莫莫莫,

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

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

若曰尔何能,答言耐辱莫。

《新唐书》记载,司空图晚年“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他预先给自己准备好墓地棺材,碰上好天气,就约来朋友在墓穴里喝酒赋诗。有人批评他,他就说,你何不把眼界放宽呢,生死没有什么不同,我宁愿先在这里畅游一番。

司空图的旷达远近闻名,当时虽然盗贼流寇到处杀人抢劫,却从不来他的王官谷骚扰,所以许多士人也常常跑到他这里来避难。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被杀,司空图扼腕叹息,就此绝食,最终呕血而死,终年七十二岁。

司空图是诗人,但他的最高成就还是诗论,他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千古不朽之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是唐诗艺术在理论上的具体反映,是当时诗歌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后世对杜荀鹤的评价不高?他的人品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人对荀子的评价,杜荀鹤简介,后世对明朝评价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晚唐的混乱与黑暗,以及百姓因此遭受的痛苦。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荀鹤的故事吧。《唐才子传》说杜荀鹤:“字彦之,杜牧之微子也。”微子就是隐秘的儿子,有人说是私生子。《唐才子传》记载:杜牧在齐安做州官时,娶了个美女做妾,后来他离任要到秋浦去

  • 晏殊为什么能成为宰相?他在文学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观做过宰相吗,做过宰相的诗人,晏殊为什么叫富贵宰相

    晏殊,字同叔,北宋年间最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自幼聪慧,是婉约派词人,擅长小令,与第七子晏几道合称“二宴“,与欧阳修合称“宴欧”,他的小令在词史中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晏殊的故事吧。晏殊从小就聪明好学,据说五岁就能写文章,是远

  • 有免死金牌的韩信为何还会被杀?吕后诱杀他是否是抗旨不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杀了屠夫了吗,韩信到底有没有想过谋反,朱元璋给韩信免死金牌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见到皇帝赐给大臣宝物,而这当中最珍贵的一件东西就是免死金牌了,而这对于大臣们来说也是皇帝给予的最高赏赐了,一般只有那些功劳非常大的大臣才能有幸得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据传汉朝张良为保韩信,诱汉高祖写下赦书,希望以此保韩信不死:“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

  • 为什么说张释之是严格执法的大法官?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第一个法官,中国的法官是怎么选出的,张志超案当时处理警察和法官

    张释之,字季,西汉时期法学家,是一位严格执法的法官,《史记》中记载了几个相关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读《史记·张释之列传》,不禁对张释之的刚直不阿赞叹不已。汉文帝时,张释之担任廷尉,廷尉是汉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张释之为人刚正,执法公平,他认为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有法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可行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子午谷,子午谷奇谋易中天,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一万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关于子午谷奇谋能都奏效建功,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此计是否可行,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议。诸葛亮是军事家更是政治家,

  • 历史上秦始皇能统一六国靠的是什么?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嬴政靠谁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目的,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作为秦朝的建立者,结束战国时期分裂局面的秦始皇历来被人们推崇,甚至得到了“千古一帝”这一独一无二的殊荣。然而,始皇帝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也遭到

  • 陆仲亨的生平是什么样的?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真正的样子,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朱元璋经历总结

    公元1368年,放牛娃朱元璋,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下大势,分久必合,每个创业皇帝身边,总有一批开国将领。如刘邦麾下的韩信、樊哙、夏侯婴等;如李世民麾下的李靖、李勣、尉迟恭等。在这方面,朱元璋略有不同,朱元璋

  • 梁师成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他与苏轼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辙后人,历史上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徽宗时,苏轼文章被禁,梁师成向宋徽宗哭诉,“我的先辈有何罪?”之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于世。一直以来,梁师成自

  • 探索贺知章的一生,他为什么能得到朝廷的礼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知章当过什么官,贺知章最著名的诗,贺知章做过什么官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的故事吧。贺知章小时候就凭借擅于诗文而闻名天下。他为人狂放不羁,喜欢饮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新唐书》里说:“(贺知章)与

  • 石延年:以嗜酒闻名,他的才华也令人赞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石延年名句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与欧阳修的文、杜默的歌合称“三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史》里说石延年:“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他才华出众,但读书只是“通大略”而已,并不寻章摘句。他为人豪放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