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胤祉参与夺嫡,又处处拥护雍正帝,他最后的结有多惨?

胤祉参与夺嫡,又处处拥护雍正帝,他最后的结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3/12/7 21:07:09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位王爷,他潜心修书,无心参与夺嫡,并在文学领域大有所成。在雍正帝即位之后,他更是带头下跪称臣,还因此获得了御前免跪的特权。

他就是三王爷胤祉,在整部剧中所出场的众位皇子中,应该是下场最好的一个。

可是,在真实历史中,他的下场可不咋好,虽然无心参与夺嫡,却最终也落得被圈禁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一、想必大家也清楚,雍正帝是一个比较刻薄的人,他即位之后不久,便开始大肆屠杀功臣。

当年他能登上皇位,有三个人的功劳不可磨灭,对内是舅舅隆科多,对外是心腹年羹,身边还有个谋士戴铎。

雍正帝能顺利即位,身为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功劳最大,隆科多后来曾经自夸说,自己一声令下就能迅速召集两万兵马。也正是因此,让雍正帝有所忌惮,在加上当初在畅春园时,隆科多还随身带着匕首。于是这些话语,加上硬扣上的一些罪状,成了圈禁隆科多,并最终命丧圈禁处的理由。

年羹尧的死就不用多说了,雍正帝二年就开始整他了,一路狂贬,坚持了不到一年,最终被赐自尽,还是应了那句老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戴铎这个人,其实就是《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的原型,他才是雍正帝在府邸时的顶级谋士,帮他策划夺嫡的方针和策略,并最终助他登上皇位。也是雍正帝即位不到三年,或许因为他知道太多秘密,所以一路贬他,最终以贪污罪把他办了。

除了这三位功臣被杀之外,雍正帝对待自己的兄弟也非常苛刻:

因在夺嫡的时候给自己制造了太多麻烦,所以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被整得最惨。不仅被削宗夺爵,逐出宗室,还给赐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阿其那”、“塞思黑”名号。

二、

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是被雍正帝活活折磨死的,而对于其他兄弟,其处境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同为八爷党的老十胤誐,因为其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再加上他外公是钮祜禄·遏必隆,是跟索尼一样的清朝元老存在,老十胤誐的身后可是站着整个钮钴禄氏家族。

即使这样,雍正帝也仅仅是没有杀他,没有折磨他,终其雍正一朝,老十胤誐就没从大门口出来过,一直处于被圈禁的状态。

即使是自己的亲兄弟,一个娘胎出来的老十四胤禵,其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先是被雍正帝派去守陵,随后先是削了他的郡王,又削了他的贝子,并最终将他圈禁了起来。

当然,还有两个皇子,从康熙时候就被圈禁了,他俩一个是大阿哥胤禔,一个是废太子胤礽。

幸好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生命力够顽强,成功地活到了乾隆帝即位,这才重获自由。而老大胤禔和废太子胤礽就比较惨了,一个就差一年就能熬过雍正帝了,一个雍正帝即位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雍正皇帝想得那么坏,至少那些没有参与夺嫡的,或者对他构不成威胁的皇子,下场还算可以。除了有几个因为各种原因被降了爵位以外,大都生活的还算可以,比如十二弟胤祹、十三弟胤祥、十七阿哥胤礼等。

(在《甄嬛传》中,雍正帝更惨,果郡王胤礼还给他修了个足球场。)

三、

可是,老三胤祉,既没有参与八爷党,又没有给雍正帝使绊子,为什么也落得被圈禁致死的下场呢?

我们看《雍正王朝》,老三胤祉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介文人,在热河狩猎时,面对老八胤禩被康熙帝钦点去招待蒙古王公,他还跟老大抱怨,说自己:

“唉,我还能干什么,不过是吊几句文罢了!”

实际上,老三胤祉可以说是众多皇子中,实力相当强悍的一个了:

论文学的话,他可是纠集了一大群文人,这里面就包括李绂,历经十年时间编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实际上,除了这部书,他还奉康熙帝的命令编了另外一本书,是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为一体的书,叫《律历渊源》。

论武艺的话,他可不比老大胤禔、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差。在康熙三十一年的时候,老三胤祉曾经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这父子俩较上了劲,比试了一把骑射,结果俩人的实力不相上下。

论统帅能力的话,老三胤祉也不差,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决定二次征噶尔丹的时候。老三胤祉就是亲掌镶红旗大营,战绩非凡,并因此被封为了诚郡王。

论家世的话,老三胤祉并不比老四胤禛差,他的生母是同为四妃之一的容妃马佳氏,要知道容妃也抚养大了一出生就丧母的太子胤礽,足可见康熙帝的重视。

可以说,老三胤祉的实力并不比老四胤禛差,而且口碑良好,并无污点或者什么政治错误。而且,康熙后期,他一直潜心修书,与世无争,也未参与夺嫡,为什么还是被清算了?

四、

跟《雍正王朝》中的剧情不同,太子胤礽的铁杆跟班并非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实际上是老三胤祉:

刚才也提到了,他们俩都是容妃抚养长大的,俩人的岁数又相差不大,故感情很好。而且康熙帝给老三胤祉的定位就是辅臣,辅助太子的,所以,每每康熙帝离京的时候,都是点名让老三胤祉协助太子监国。

但是,这俩人走得太近,让老大胤禔不痛快了啊,太子胤礽就是沾了生母是康熙帝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光,是嫡子,才被封为了太子,凭什么啊?

有一次,皇十八子胤祄重病,康熙帝很焦急,但是太子胤礽却表现地很冷淡,让康熙帝大为不满。冷不丁挨了一顿训的太子胤礽,也是十分不安,不知道当时脑子怎么抽风,竟然偷窥康熙帝在帐篷里干嘛。结果一下子被康熙帝发现了,康熙帝震怒之下,竟然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眼看太子被废,众位皇子其实都很兴奋,因为这预示着其他人有机会了,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老大胤禔,他给康熙帝进言:

“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今父皇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虽然康熙帝当面就训斥了老大,但是众位皇子痛打落水狗的行为并没有因此消停,废太子胤礽的处境异常艰难。

实际上,到了这时候,康熙帝也意识到了自己干了一件蠢事,把众位皇子的欲望都给勾起来了,并不利于稳定。

五、

老三胤祉抓住了康熙帝的这种心态,举报了老大胤禔魇镇太子胤礽一事,并把之前太子胤礽的种种异常行为,都归结于魇镇。

随后,他又抓住了康熙帝的心里,开始帮助太子胤礽重新夺得太子之位,并因此获得诚亲王爵位。

这之后,老三胤祉就沉寂了下来,开始一心修书,不再过问朝廷之事。等到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的时候,他也从中抽了出来,没有受到连累。

其实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时候,康熙帝也没有怪罪于他:

“胤祉与胤礽往日虽然关系好,然而却未怂恿胤礽为恶,所以不加罪于他。”

而这一次,老三胤祉不仅没有再替太子胤礽说好话,反而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暗中为康熙帝的行为拍手叫好,并因此获赏银五千两!

看到这里的时候,想必大家发现了有点不对劲了,是的,真实历史中的老三胤祉跟《雍正王朝》中的老四胤禛,何其相像啊?

都是一开始大力支持太子胤礽,并在举荐新太子的时候对其不离不弃,但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再也不说话,甚至落井下石。

俩人夺嫡的策略也非常相近,都是装作两耳不闻天下事,一个在修书,一个在念佛,实际上应了邬思道讲得那句话: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六、

一个文武双全,还笼络了一大批文人支持自己的老三胤祉,怎么可能让雍正帝放心呢?

更何况,雍正帝的新政,打击的就是读书人,不然的话,他为什么留下了滚滚骂名呢?

老三胤祉其实就是文人的头目,也可以称为清流派领袖,他如果位高权重的话,雍正帝的新政推行起来也就异常困难。

一个跟自己夺嫡策略如此相近的人,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威胁,雍正帝自然不会留他。即使老三胤祉一直小心谨慎,每过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毕竟那么多命运凄惨的兄弟例子在前面摆着呢。

但,还是被雍正帝抓到了把柄,在雍正八年,老十三胤祥去世了,雍正帝自然悲痛万分。随后,他就得到了一份弹劾奏折,是弹劾三王爷胤祉的,说他面对老十三胤祥的死毫无忧伤之色。

雍正帝一听这话,这还了得,老十三胤祥可是朕最好的兄弟,你这样的态度,朕怎么能容你?

就这样,老三胤祉唯唯诺诺地挺了八年,还是没挺过去,先是被下了宗人府,随后被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两年后,老三胤祉郁郁而终。

其实在《雍正王朝》中,老三胤祉后来被剥夺了“御前免跪”特权,并非是因为他替李绂求情,而是因为他才是新政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要知道李绂送他的鸡血石,可不是一般的石头,是李绂替一户人家写墓志铭换来的。这户人家就是士绅一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给三王爷行贿,以此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条利益线条,不仔细理的话,根本理不出来,这样一想,老三胤祉被圈禁,也就没有那么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保保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保保简介,王保保为什么是名将,历史上有没有杨宗保

    元末以来一直流传王保保是河南沈丘的汉人、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的说法,就连明朝颁布的《谕中原檄》中也以“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来讽刺王保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于太史公司马迁之后,无论其人是忠是奸,只要能进入正史列传就无疑都是曾对朝政产生

  • 道光在位时期提倡省吃俭用 清朝为什么还陷入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满清统治中国是进步还是退步,晚清政府为什么会屡战屡败,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的根本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代道光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道光皇帝提倡省吃俭用,道光都如此省吃俭用的,清代为什么还会陷入危机?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61岁。嘉庆帝在遗诏中,册立嫡长子旻宁为皇太子。八月,旻宁在太和殿登基,改次年年号为“道光”

  • 胤祥与雍正帝的关系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胤禵结局,胤祥为什么和雍正好,十三皇子胤祥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五月初四,怡亲王允祥病逝,年仅44岁。第二天,虽然正值端午节,雍正亲自前往怡亲王府祭奠自己的十三弟,在允祥灵前,雍正泣不成声。他

  • 道光皇帝真的踢死自己的儿子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皇帝杀儿子不心疼吗,道光皇帝一脚踢死自己的儿子,道光踢死太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道光和皇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道光皇帝作为一代皇帝,道光为什么要踢死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道光是一个全无世界知识、满脑子装着贵族偏见的封建君主。”——《中国近代史稿》道光帝所处的是满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满清的状况

  • 刘备真的不该发动夷陵之战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夷陵之战为何不带诸葛亮,夷陵之战非打不可的原因,夷陵之战有可能胜利吗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

  • 张鲁选择投降曹操而非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鲁是谁,刘备为什么要打刘璋,张鲁为什么看不起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虽然当时黄权等臣子劝说刘璋,他认为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要是以部下的身份对待刘备,就没法满足刘备的心愿,要是以宾客的身份对待刘备,一国不容二主,这不

  • 历史上唯一主动辞职太子的人 刘疆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阴丽华的结局,历史上刘疆的结局,最识相的太子刘疆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刘疆,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刘疆身为太子深得人心,刘疆为什么要主动辞职?刘疆到底是怎么想的?刘疆就不喜欢做皇帝吗?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为了皇位,兄弟自相残杀、父子反目成仇的事情可一点不少见,古代的皇帝制度里面,太子自然就是下一任继承

  • 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是个什么形象?真的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被误解的历史事件,张士贵是忠臣吗,秦桧是金国的卧底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在曹魏的三位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魏在哪里定都,三国时期曹魏简介,曹魏第一名将

    琅琊诸葛氏是三国时期主要的势力家族之一,诞生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先贤古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蜀汉,诸葛亮官至丞相一职,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则在魏灭蜀之战中阵亡。在东吴,诸葛瑾被孙权封为大将军,而就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成为东吴太傅,地位同样十分显赫。当然,对于诸葛亮所

  • 刘邦去世后汉朝有何变化?代王刘恒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刘邦的子孙后代,汉朝刘恒之后哪位是皇帝,刘邦死后谁继承了他的皇位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 [1] 汉高帝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邦去世后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