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3/12/16 11:41:2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后来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下,萧何碰到了韩信,并举荐了韩信,因此韩信鲤鱼跃龙门,成了大将军。世事无常,兴尽悲来,最终,韩信的死也是萧何一手策划的。

如果成败都是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会被称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是韩信的伯乐

韩信的出身普通,即便他身负大才,即便他有满身的抱负,但在没有遇到萧何之前,也是在乱世中颠沛流离。

为了一口吃食,韩信只能在亭长家蹭饭,等到被亭长夫人赶出来,韩信便到河中钓鱼充饥,好在有漂母接济,才勉强过活。

好马需要伯乐,人才也需要伯乐,倘若韩信没有碰到萧何,他的这身本事也就只能埋没在茫茫人海中。在项羽营中,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却得不到回应,于是韩信又投奔了刘邦。

事实上,韩信在遇到萧何之前,还有一位贵人,那就是夏侯婴。在刘邦军中,韩信不知因何犯了错,要被杀头,在行刑之前,韩信大喊一声: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恰巧夏侯婴在场,见韩信相貌堂堂,就将其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对此刘邦并没有太当回事,只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

这之后,韩信才遇到了萧何,一番交谈下,萧何发现韩信是位可遇不可求的帅才,萧何正要向刘邦引荐,却得到消息,韩信逃跑了。

固然韩信满腹韬略,可刘邦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韩信自觉怀才不遇,便想着再换个东家,于是韩信就当了逃兵,在秦末乱世,这很常见。

萧何作为刘邦的左膀右臂,自然要为君主选贤任能,见韩信逃跑,萧何来不及给刘邦打招呼,骑着马就追了出去。当时萧何可是汉军的丞相,刘邦以为萧何也当了逃兵,急的差点哭出来。

过了两天,萧何才回来,韩信也被其追了回来。萧何说明了缘由,并将韩信引荐给了刘邦,此后,才有了韩信的叱咤风云。人生短短几十年,出人头地的机会或许有,或许没有,如果有,可能机会也就那么一两次,一旦没有抓住机会,悔之晚矣。

倘若萧何没有去追韩信,韩信或将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再无出头之日,对于韩信的事业,萧何既是伯乐也是恩人。

萧何为吕后出谋划策,坑死韩信

命运多舛、世事艰难,再大的英雄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再强的谋士也难免会失误,其中就包括韩信。

韩信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毫无败绩,再难打的仗,到了他手中,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可是韩信只通军事,不通权谋。

在刘邦统一天下后,韩信就成了另类,一方面,在战场上,韩信就曾生出野心,甚至不执行刘邦的命令,对于这种人,刘邦怎么可能放心。另一方面,韩信并不安分,被贬为淮阴侯之后,还总想着东山再起,遂被人抓住了把柄。

韩信联合巨鹿郡守陈豨,想要颠覆汉朝政权,陈豨负责从外部起兵,韩信负责内部接应,来个里应外合: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造反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保密,但是韩信的一个家丁,因为曾接和韩信结仇,就将此事告诉了吕后。

当时刘邦率兵讨伐陈豨,京城只有吕后和太子坐镇,吕后阴狠有余,却计谋不足,于是吕后找到了萧何商议: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萧何给吕后出了个主意,就是谎称陈豨已死,以庆祝的名义召来韩信,韩信之前一直是称病在家,本不想去,可是萧何却劝道:

“虽然你患了病,但事关重大,你还是打起精神去吧。”

听了萧何的话,韩信才进了圈套,韩信战场上的一身本领,却在权力场上无从发挥,就这么轻而易举沦为阶下囚。

吕后未经刘邦同意,便将韩信斩杀于长乐宫,虽说韩信是被吕后所杀,但这一切的都是萧何策划的,正所谓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

为何萧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汉朝的统治制度到处都能看到萧何的影子,即便在百姓眼中,萧何也一直以亲民的形象示人。

萧何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刘邦在前线征战,萧何提供粮草、军队,是为刘邦最大的依靠。萧何在关中百姓心中威望甚高,这引起了刘邦的疑心,为此,萧何甚至要通过自污的办法保命。

萧何是韩信的伯乐,也算是韩信的良师益友,当初萧何将韩信引荐给刘邦,主要是看中了韩信的本事。

事实上,如果没有韩信的加入,楚汉之争的结果很难预料,刘邦或许还在蜀地,正是由于韩信的善战,才让刘邦得到了天下。

萧何有心要害韩信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韩信为汉朝立下大功,萧何高兴还来不及,这可是给他脸上增光。

奈何韩信心有不甘,和陈豨预谋造反,这才引出吕后要杀韩信。吕后是一国皇后,就连刘邦都拿她没办法,而萧何只是丞相,吕后让他出谋策划,萧何岂敢不从?

想当初,刘邦要废太子刘盈,吕后一时没了主意,就去找张良帮忙,张良深知明哲保身、兔死狗烹的道理,但他也不得不再次出头,帮吕后出谋划策。

萧何面临的情况如出一辙,倘若萧何不帮吕后,后果可想而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全家老小,萧何也只能如此,别无选择。这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也就不可能成就完美的人,帝王将相同样如此,站得越高就可能摔得越惨,要想善始善终,真的很难。

不过若是萧何能像某个东德士兵一样,在有人翻越柏林墙的时候,把枪口抬高十厘米,或许就不会有人说他不地道了。

毕竟当时韩信说出汉王(刘邦)曾许他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试图保命。

结果,仍然是萧何给吕后出的主意,破了韩信的三不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什么样的 只能说吕不韦和韩信很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吕不韦长相,怎样评价吕不韦,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

    电视剧中吕不韦为了阻断四国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那么真实的吕不韦到底是什么样的?吕不韦真的有那么高的评价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但历史上的吕不韦却没有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司马迁在其列传后评论称其为孔子口中的“闻”者,即表面施行仁义,内心

  • 杜审言:他的性格不受人待见,但他的诗歌却受人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作者,苏轼自喜渐不为人知,李白诗歌常给人大起大落的感觉

    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豁达之情,王勃送别的友人便是杜审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提及杜审言,想到的自然是他的孙儿杜甫,诗圣诗史的美誉在唐朝诗词中熠熠生辉,自是掩盖了他本身的光华,他光芒虽小经久不息,却也令人难以忽视。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钟鸣鼎

  • 吕不韦阅人无数真的看走眼嫪毐吗 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是不是对手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不韦为啥送嫪毐,嫪毐是吕不韦故意送给太后的吗,吕不韦为什么要把嫪毐

    很多人都不了解嫪毐和吕不韦关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吕不韦一生阅人无数,吕不韦真的看走眼嫪毐了吗?嫪毐和吕不韦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真的是政治对手吗?因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嫪毐可以说是吕不韦亲手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如果他当初没有把这个人献给赵姬,那么对方也就没有机会成长为自己在政治上的

  • 蒋琬为何在诸葛亮死后能成为百官之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在蜀国的官位,诸葛亮什么官职,蒋琬的主要成就

    提起诸葛亮,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大家眼中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功勋令后人敬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很可能不是自己,而是敌人,司马懿一句话就道破了诸葛亮过于谨慎的缺点

  • 嬴政当初没有下令杀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还会想不开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吕不韦自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嬴政当初只是将吕不韦流放,并没有下令赐死吕不韦,吕不韦为什么还要自杀?自己活着不好吗?《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封敕令发生在嫪

  • 有关朱高炽的死说法有两种 究竟哪一种更死法更具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烧死和死后焚尸的区别,你认为谭嗣同死得其所吗,生死的根本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高炽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20年太子,一朝登基上位,最后十个月之后就一命呜呼了,明代皇帝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朱高炽的死因又是什么?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

  • 刘琦手里真的有六万大军吗 刘琦临死前为何不交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老人临死前手到处乱抓,刘琦是刘备害死的吗,人临死前手乱抓东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琦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琦临死前手里有六万大军,同样都是刘氏中人,刘琦为什么不把大军交给刘备?刘琦到底是怎么想的?刘琦是荆州刘表的长子,当时害怕刘表后妻蔡氏的陷害,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趁着江夏太守黄祖战死,远去江夏避祸。刘琦到了江夏之后,手上大概有2万

  • 东吴偷袭荆州已经达到目的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为什么要杀关羽,东吴杀关羽的后果,孙权为什么偷袭荆州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兵败之后,孙权都已经拿到荆州三郡了,东吴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孙权就不怕蜀汉报复吗?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

  • 王皇后:助李隆基完成大业的原配妻子,结局却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和王皇后的孩子,李隆基为何不再立皇后,李隆基为什么废了王皇后

    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出身将门有胆有识,却因无子被废,她就是王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菱王皇后,祁国公王仁皎之女,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发妻、第一任皇后以及废后。史料记载她“姿容秀丽,聪明好学”,王皇后是真正的虎门将女,有勇有谋,她不仅仅是李隆基的妻子,

  • 马超临死前让刘备重用马岱 马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马超归降刘备后得到重用了吗,马超在刘备底下干了些啥

    对马岱和马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超临死前为什么会让刘备重用马岱?马超临死前为什么要这么做?马超让刘备照顾马岱不是更好吗?马超此举有什么目的?马超是五虎上将里最惋惜的人,他年少成名,二十岁跟随父亲马腾一起大破匈奴军,亲手斩杀匈奴头号猛将阿莫。几年后在羌人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