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什么样的 只能说吕不韦和韩信很像

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什么样的 只能说吕不韦和韩信很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04 更新时间:2024/1/4 21:36:07

电视剧中吕不韦为了阻断四国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那么真实的吕不韦到底是什么样的?吕不韦真的有那么高的评价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但历史上的吕不韦却没有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司马迁在其列传后评论称其为孔子口中的“闻”者,即表面施行仁义,内心却与之相违背,并且还毫无自觉之人,而东汉大儒马融说这就是佞人。

司马迁之后的古代史学家也大多对吕不韦赋予批评。在他们看来,吕不韦是一个通过投机手段攫取权力的奸诈小人,是臣子的反面典型。

那么吕不韦究竟是一个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还是史家口中的奸佞小人呢?

恐怕都不是。

商之原罪

古代史家们讨厌吕不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商人身份。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商人长期受到排挤,处在社会最底层。

在平民百姓眼中,商人是不劳而获之人,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只通过转手他人之物从中牟利,是一群懒惰奸猾之徒。

而统治阶级也有他们的担心。商鞅就曾经明确指出,经商可以使家境富裕,假如人人因此去从商而不肯下田劳作,那么必然会伤及作为国家统治基础的农业。因此周代以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在官方的打压和民间的歧视之下,商人成了奸诈小人的代表,正所谓“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因此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天生就不会受到世人的喜欢。

人们都愿意相信吕不韦将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的故事,因为这适合他们心中的商人形象。司马迁在记载吕不韦做出此举的动机时用了“欲以钓奇”四个字,其中一个“钓”字便将奸商的贪婪和投机刻画得淋漓尽致。

太史公或许和当时的人们一样,认为商人都是一群利欲熏心的赌徒,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一切。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一个卓越的商人不仅善于寻找利益,更懂得评估风险。

吕不韦没可能与嬴政有血缘关系,关于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大秦赋》中的赵姬,在真实历史中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

而这本《秦谜》中,则有更加详细的推理与分析解答

吕不韦当政期间,秦国并没有出现任何倒退的现象,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蚕食着六国;虽然嬴政亲政的时间稍有些晚,但吕不韦仍旧交出了权力,当中也未发生过任何波澜;嫪毐作乱之时,他参与平叛,保护了秦王的安全。

因此说他奸诈贪权,恐怕也未必真实。

那么说吕不韦是一个鞠躬尽瘁,为大秦无私奉献一生的忠臣么?

当然也不是。

自私酿祸

吕不韦一生有两件事为人诟病,一件是献孕姬,另一件是荐嫪毐。

虽然献孕姬一事的真伪众说纷纭,但向太后引荐嫪毐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起因是年轻的太后不甘寂寞,多次向吕不韦寻求慰藉。开始吕不韦欣然同意,因为与太后拉近关系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更加顺利,此后他的家中光是仆人就有一万多人。

但随着秦王日渐年长,吕不韦开始害怕起来,他担心秦王知晓这件事后为自己带来祸患。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吕不韦并无专权或者夺权之意,如果有的话,那么他大可不必如此惧怕秦王,当时秦国全部的权力都在他和太后手中,他完全可以设法控制住这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有的话,也轮不到嫪毐登场。

吕不韦无意成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但也没有全心全意地为大秦的江山社稷着想。

如果有的话,他当初应当会试图劝说太后,或者至少拒绝太后的请求。

但吕不韦只想保全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不敢得罪太后,因此才找到嫪毐作为自己的代替品,最终让这个除了器官特殊之外没有任何长处的人成为把持朝廷的权臣,并险些让后来的千古一帝梦断蕲年宫。

因此,他最终会落得如此结局,可以说并不无辜。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吕不韦不是奸佞小人,他并没有直接为祸朝廷;但他也不是大忠之臣,他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大局,险些为国家带来灾厄。

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或许,他与韩信可以划归为一类人。

天真之人

文信侯吕不韦和淮阴侯韩信,这两个均被段奕宏老师演绎过的人物看似天差地别,实际上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二人都有着高超的能力,韩信是军事天才,吕不韦是政治高手;

其次,二人都曾立下大功,韩信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居功至伟,吕不韦力助秦王登位功高无二;

第三,二人都因为自己的私心得罪了君王,韩信两度临阵求封胁迫刘邦,吕不韦为太后招募嫪毐使嬴政面临险境;

最后,两人虽然功绩卓著,最后都不得善终,韩信被吕后杀死,吕不韦则因为畏惧而自尽。

但这些只是表象上的相似,究其深层原因,是二人有着相似的理想和性格。

他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韩信的目标是裂土封王,而吕不韦的目标,从他的所作所为中便可看出端倪。

成为大秦相邦后,吕不韦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广招门客,他从各地招揽人才到自己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二是著书立说,他召集手下的门客,将他们的所见所闻编撰成了一部二十万字的《吕氏春秋》,该书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其他各家,是一部了不起的思想巨著。

可以明显看出,招揽门客是在比拟四大公子,著书立说是在效法先秦百家,可见吕不韦毕生的希望,是可以像四公子那样辅佐君王,向先秦诸子那样为国家提供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吕不韦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之重臣。在当时,这个职位就是相邦。

因此两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同时他们又都拥有了可以向前再迈一步的实力。韩信完全可以与刘项三分天下,吕不韦也有机会扳倒秦王,但他们同时又都止步于此,不再有进一步的奢求。

他们都满足于已经实现的愿望,同时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对君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必须除之而后快。

刘邦不可能允许这样一个军事天才拥有自己独立的领地和大军,嬴政也同样无法容忍如此重臣拥有众多自己的门客,更无法容忍他成为六国朝中的栋梁。

两个人都自以为君王会明白他们想法,最终换来的却是失去了得到的一切,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苦心一定会获得认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付出理应获得回报,最终却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了这些想法的荒谬。

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们不过都是些天真的可怜之人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杜审言:他的性格不受人待见,但他的诗歌却受人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作者,苏轼自喜渐不为人知,李白诗歌常给人大起大落的感觉

    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豁达之情,王勃送别的友人便是杜审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提及杜审言,想到的自然是他的孙儿杜甫,诗圣诗史的美誉在唐朝诗词中熠熠生辉,自是掩盖了他本身的光华,他光芒虽小经久不息,却也令人难以忽视。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钟鸣鼎

  • 吕不韦阅人无数真的看走眼嫪毐吗 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是不是对手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不韦为啥送嫪毐,嫪毐是吕不韦故意送给太后的吗,吕不韦为什么要把嫪毐

    很多人都不了解嫪毐和吕不韦关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吕不韦一生阅人无数,吕不韦真的看走眼嫪毐了吗?嫪毐和吕不韦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真的是政治对手吗?因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嫪毐可以说是吕不韦亲手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如果他当初没有把这个人献给赵姬,那么对方也就没有机会成长为自己在政治上的

  • 蒋琬为何在诸葛亮死后能成为百官之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在蜀国的官位,诸葛亮什么官职,蒋琬的主要成就

    提起诸葛亮,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大家眼中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功勋令后人敬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很可能不是自己,而是敌人,司马懿一句话就道破了诸葛亮过于谨慎的缺点

  • 嬴政当初没有下令杀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还会想不开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吕不韦自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嬴政当初只是将吕不韦流放,并没有下令赐死吕不韦,吕不韦为什么还要自杀?自己活着不好吗?《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封敕令发生在嫪

  • 有关朱高炽的死说法有两种 究竟哪一种更死法更具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烧死和死后焚尸的区别,你认为谭嗣同死得其所吗,生死的根本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高炽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高炽20年太子,一朝登基上位,最后十个月之后就一命呜呼了,明代皇帝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朱高炽的死因又是什么?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

  • 刘琦手里真的有六万大军吗 刘琦临死前为何不交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老人临死前手到处乱抓,刘琦是刘备害死的吗,人临死前手乱抓东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琦和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琦临死前手里有六万大军,同样都是刘氏中人,刘琦为什么不把大军交给刘备?刘琦到底是怎么想的?刘琦是荆州刘表的长子,当时害怕刘表后妻蔡氏的陷害,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趁着江夏太守黄祖战死,远去江夏避祸。刘琦到了江夏之后,手上大概有2万

  • 东吴偷袭荆州已经达到目的了 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为什么要杀关羽,东吴杀关羽的后果,孙权为什么偷袭荆州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兵败之后,孙权都已经拿到荆州三郡了,东吴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孙权为什么还要杀关羽,孙权就不怕蜀汉报复吗?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

  • 王皇后:助李隆基完成大业的原配妻子,结局却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和王皇后的孩子,李隆基为何不再立皇后,李隆基为什么废了王皇后

    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出身将门有胆有识,却因无子被废,她就是王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菱王皇后,祁国公王仁皎之女,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发妻、第一任皇后以及废后。史料记载她“姿容秀丽,聪明好学”,王皇后是真正的虎门将女,有勇有谋,她不仅仅是李隆基的妻子,

  • 马超临死前让刘备重用马岱 马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马超归降刘备后得到重用了吗,马超在刘备底下干了些啥

    对马岱和马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超临死前为什么会让刘备重用马岱?马超临死前为什么要这么做?马超让刘备照顾马岱不是更好吗?马超此举有什么目的?马超是五虎上将里最惋惜的人,他年少成名,二十岁跟随父亲马腾一起大破匈奴军,亲手斩杀匈奴头号猛将阿莫。几年后在羌人的叛乱

  • 诸葛亮真的不臣之心吗 诸葛亮不还政,上朝为何还要带着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姜维守街亭,诸葛亮想过谋反吗,诸葛亮为何看错马谡

    对刘禅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都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什么不还政给刘禅?诸葛亮上朝时为什么还要带着兵?诸葛亮有什么不轨之心吗?带甲仗和带甲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葛亮带甲士百人这一个说法在《三国志》中没有出现,但在《晋书》中出现。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