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的目的是什么?

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2/17 13:44:18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赵匡胤能够成功地推翻后周建立北宋,除自身具备远见卓识的水平外,还有其结盟义社十兄弟的汗马功劳。但建国后这些拥有重兵和煊赫权势的兄弟又成了他潜在的威胁。

为了解决五代时期“立国废国均由武将”的问题,世间流传的是他请兄弟伙们喝台酒,大家就把兵权交出来了。作为故事可以这么海聊,而实际上赵匡胤是殚精竭虑下了一番功夫的。

(一)改变君弱臣强之计

在平定了李筠李重进两起反叛后,赵匡胤越来越感受到君弱臣强的危害性,朝廷如何做到长治久安呢?他问计于宰相赵普。赵普说,办法就这么三条:削夺藩镇的权力、把全国的粮食管起来,军队由朝廷直接掌控。

兄弟伙们对交出权力有啥想法?能和平交权吗?赵匡胤心里没数,打主意先探探底。建国后的第二年, 也就是公元961年的一天,赵匡胤邀约义社的兄弟,不带随从,骑上马,带着弓、剑到开封城西门外,打一阵猎后喝酒闲聊。喝得聊得正酣时,赵匡胤突然说道:这里没有外人,哪位兄弟想当官家(皇帝)?这时把我干掉就行了。

他这句话把大家都吓着了, 一齐跪下地求饶。

赵匡胤追问道:看来你们是真心要我当皇帝?大家赶紧齐呼万岁,他乘势一锤定音立规矩:既然大家真心拥护我,那就要听我的话,不得无理犯上。通过这次“兄弟伙”聚会,赵匡胤感觉自己在禁军中威望未减,大哥大的地位没变。

赵匡胤虽然心中了然有数,但真正要对多年的兄弟伙下手,颇重情义的他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赵普说:他们都不如你,没有君临天下的才能,我也相信他们对你的忠心,但他们能过部下们的“拥戴”关吗?通过“拥戴”上位的赵匡胤心知肚明,自己能通过兄弟伙“拥戴”上位,在某种形势下兄弟伙也要听从他手下那班兄弟伙的意见哦。因此杜绝节镇、禁军“拥戴”闹剧重演,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

历史上流传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分散禁军统帅的权力

赵匡胤做通了兄弟伙们的工作,这些人就像事先约定好的那样,陆陆续续都称有病请辞兵权,赵匡胤安排专门制订文书的官员——知制诰,拟好一道道任免诏令。

其高明之处在于,在解除禁军主要将领军职的同时,趁热打铁,撤消了一些重要职务,如在任命慕容延钊为驻外节度使时,就撤消都点检一职;任命高怀德为驻外节度使时,就撤消副都点检一职,彻底割断他们和禁军的联系。

禁军首领改由较低级别的武将担任。军事上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带兵权由禁军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军都指挥使分别拥有,发兵权归枢密院掌管,后勤供应归朝廷的最高财政机构——三司。

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实际上军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从此以后,彻底根除了禁军飞扬跋扈的风气,不仅认真听从皇帝指挥,见了宰相也要规规矩矩问候。但赵匡胤还不满足,通过收精兵于上,加强禁军力量的办法,削弱地方藩镇的军事实力。

禁军是宋代的正规军,厢军、乡兵是地方部队。

朝廷常下令将地方部队中的精兵强将充实禁军。兵力弱素质差的地方部队完全没能力和禁军抗衡。除了采取上述“强干弱枝”的办法外,经常变动禁军各部队的驻防地,使禁军难和地方产生密切关系。禁军各级将领也经常调换,使“士兵不熟悉领军的统帅,统帅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赵匡胤在军事制度上的各项改革措施,消除了发生兵变的可能,但相互牵制的指挥系统,无限制的募兵,使宋王朝以后守内虚外。

(三)经政方面加强皇权

五代时期“君弱臣强”的表现形式是:拥有重兵的的藩镇,往往兼管几个州,把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掌握了。藩镇控制了国税(征收的农村夏秋两税)的主要来源,还通过收取过境商税增加自己的收入,壮大经济实力。赵匡胤把改革军事机构的原则和经验,运用到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上来。从建隆二年(961年)开始实施。

一是由朝廷直接委派官员到地方去负责地方税收,路设转运使,州县设通判,酒坊、盐场等国家专利单位增设场务监官。藩镇的官吏不得插手,

二是明确规定地方财政收入除本地行政开支经费所需之外,全部交纳给朝廷,州县不得占用。

三是限制地方官员私自经商牟利。违者从重处罚。

为了加强皇权,赵匡胤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僚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

首先降低宰相威望并分散其权力。如以前宰相是坐着和皇帝一起议事,现在改成站着。增设副宰相,既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又可以防止宰相专权。以前宰相好比现在一个国家的总理(首相),全面负责内阁的各项工作,权力是很大的。赵匡胤设枢密院掌握发兵权、“三司”主持财政,直接听从皇帝的旨意,分散宰相的权力。

其次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任命,采取“差遣”的办法,由皇帝或其指定机关临时安排,有严格的任期,期满回京报到等待另行安排。由于每次任期时间不长,做官者难安其位,缺乏长远的打算,防止了官员所到之处发展私人势力的问题。

此外,地方的各级官员,统统由文官担任,不许武将插手。

北宋王朝刚建立时,在其南方、北方存在着多个割据政权,其中辽国比北宋早建国四十余年,且经济和军事实力占据优势,要说由其统一华夏的可能性还要大一些,赵匡胤成功地防止了北宋没有继五代之后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命运,并最终由北宋来进行统一,这和赵匡胤实行的军事、经济、政治改革分不开。

但赵匡胤“重文轻武”,将封建皇权绝对化的做法,也给北宋留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两位“振武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分别是哪三个,三国三位君主是谁,三国是哪些人建立的哪三国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从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更为

  • 当初有三位太医给慈禧看怪病 最后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活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这么多人恨慈禧,慈禧太后驾崩,慈禧墓

    很多人都不知道慈禧怪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慈禧当初生了一场怪病,三位太医给慈禧诊脉,最后活下来的人为什么只有一个?慈禧到底得的是什么怪病?《说呼全传》曾言:“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受封建社会制度影响,凡皇家成员身边臣子、奴仆,皆需事事谨慎,若稍有不慎,则将沦为皇家成员排斥对象,进

  • 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有哪些人的实力能排进前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什么人适合当谋士,六号性格的人适合谋士还是军师,三国最牛的谋士排行

    三国时期是一个相当动荡的时期,其中文臣武将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那个时代的谋士,可以用智谋夺取一座城池也可以用智谋夺取天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那么,在三国众多谋士之中,如果要选出能力最为出众的十位,都有哪些人会上榜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出生年月为序

  • 历史上孙策的后代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后代,孙权的后代怎么样了,孙权后代结局

    孙策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建安元年(

  • 历史上帝尧是什么身份?他继位之后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尧在位时期的贡献,上帝需要知道猎人身份吗,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尧,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根据古史记载,帝尧是帝喾之子,母亲是陈锋氏,大约在13岁时“受封于陶,改国于唐”,帝喾将帝位传给了长子挚,但帝挚继位后没干出什么成绩,于是帝尧即位,做出了一系列惊

  • 刘备称帝汉献帝被送到面前 刘备又该怎么面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如果统一汉献帝会怎么样,汉献帝为什么让位,汉献帝禅位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和汉献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称帝后,如果汉献帝被送到蜀汉的话,刘备又会怎么样?刘备会让位给汉献帝吗?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刘备一直打着框复汉室的旗号,而汉献帝是名正言顺的汉天子。假如刘备称帝后曹丕把汉献帝送到蜀国,那刘备一定会头疼

  • 刘备为何要登基称帝?为了权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儿子曹丕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此之后,曹丕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同时打击排除异己势力,他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并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同时他让夏侯尚、徐晃与蜀将

  • 王莽篡位被杀之后 其头颅为什么会被东汉视作珍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的头颅藏着什么秘密,王莽头颅下落,王莽头颅复原图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的头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莽篡汉大逆不道,王莽死后东汉皇室为何将其头颅珍藏是为国宝这般?这里边有什么故事吗?对于汉朝皇室来说,王莽绝对是不友好的存在。王莽建立的新朝将汉朝一分为二,这正暗合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让人颇感有宿命的味道。但是宿命归宿命,在汉室宗亲

  • 汉献帝傀儡的命运是注定的吗 有没有人可以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只有刘秀能复国,汉献帝为什么那么无能,汉献帝唯一翻盘机会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命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汉献帝生下来的命运就是注定的吗?汉献帝能不能改变傀儡的命运?有人可以改变吗?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正是因为如此,成百上千的人都为了皇帝的宝座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觊觎不已,成功的人自然

  • 袁绍作为北方最大的诸侯,最有实力统一北方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北伐可能成功吗,诸葛亮北伐为什么失败,袁术和袁绍的关系

    还不了解:曹操和袁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末诸侯那么多,当初北方最大的诸侯是袁绍,最后一统北方的人为何是曹操?曹操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多的诸侯,为何是曹操一统北方?而不是最强的袁绍呢?其实曹操比袁绍多做了两件事,一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持续广纳人才。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