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王昭君:昭君出塞与其身居后宫的不幸有关

解密王昭君:昭君出塞与其身居后宫的不幸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3/12/14 1:23:53

昭君,字嫱,西汉时期南郡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几经民间艺和野史小说的描写和传播,“昭君出塞”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昭君出塞之举,已使她成为人们心目中为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的化身,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怀念。然而,王昭君在汉元帝后宫的遭遇却是不幸的,那么她自愿出塞和亲是否与此有关呢?

据史料记载,汉元帝执证时期,花季少女王昭君因容貌出众,聪慧可人,善抚琴吟唱被选入宫中。然而像她这样未被皇帝册封为妃的宫女何止成百上千,谁都盼望着早日被册封,来到皇帝身边,获得宠幸,当然王昭君也不例外。

对于众多的宫女,皇帝也很伤脑筋,到底宠幸谁不宠幸谁呢?于是皇帝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让画工延寿一一为她们画像,然后自己凭画像选人。这样一来,宫女们纷纷讨好并行贿画工,以求得一幅美一些的画像。而性格倔强的王昭君鄙视这种做法,她自恃容貌出众,不愿买通画工毛延寿,结果画像被丑化。她也因此未被宠幸,空谷幽兰般的姿色被埋藏在后宫长达十年之久。由此我们可想而知,在王昭君心里充满了对贪婪的毛延寿和不明真相的皇帝的不满。

而此时的西汉经常被匈奴骚扰,对此汉元帝很伤脑筋。而恰逢此时,匈奴单于前来议和,求亲联姻。汉元帝喜出望外,便欲征召宫女五人赐之。王昭君久居深宫默默无闻,她暗自思忖,与其苦苦等待,不如借此机会改变命运,于是出于对画工和皇帝以及自己寂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主动请求出塞和亲。

在匈奴单于招亲迎娶大会上,王昭君刻意将自己盛装打扮了一番。但见昭君“风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辣动左右”,相形之下,后妃们显得黯然失色。汉元帝一看,不禁吃了一惊,才知道后宫竟有如此风韵动人之美色。他意欲留下,可怎奈君子之言已出,只好忍痛割爱。但失去如此绝代佳人使汉元帝大为恼火,气愤至极的他即刻便把重利轻义的毛延寿给斩了。

不明真相的汉元帝后悔不已,贪婪重利的毛延寿身首异处,王昭君因不满而做的反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当然以上只是对昭君出塞之原因的一种合理推测罢了,而昭君出塞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王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而且在她死后,她的女儿和女婿继续沿着她的道路为汉匈两个民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另外,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的家族关系进行的。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昭君出塞在汉匈关系中的重要性及其所遗留下来的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也没有放弃和亲:残忍的乌孙“美女外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和亲”政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军事上打不过人家,就在外交上做手脚。尤其是刘邦被匈奴围困了一回,心里实在是吓怕了。西汉,所谓弊大于利的“和亲”,越来越红火。文景期间,依旧延续这一国策,可惜,效果不理想。到了汉武帝时,派到西域的张骞带回了重要的军事情报,建议朝廷和西域那些国家联合起来,一块儿对付气焰嚣

  • 王昭君真的美到落雁吗?史书并没有说元帝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王昭君有落雁之貌。话说其去匈奴时,天上大雁边飞边往下看,见美人,竟然看呆得忘了扇翅膀,于是一坠而下,一命呜呼。人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色大雁若能投胎,会被发配到哪里去呢?昭君之所以出塞,自是为了与匈奴和亲。她之所以会被派去,最著名的说法,就是她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等人,把她画得不那么漂亮了。

  • 古代抗击匈奴的第一名将是谁?李牧远胜卫霍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雁门,防备匈奴。作为领兵在外的将领,李牧享有极大的自主权,譬如,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

  • 名将悲歌:手握三十万精兵的蒙恬为何不举兵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与匈奴角逐于大漠之上,使他对怎样赢得胜利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了彻底御敌于

  • 王昭君为什么被毛延寿画丑?两人之间有何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昭君16岁被选入宫为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应诏远嫁匈奴;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依照匈奴风俗改嫁新单于(呼韩邪与前妃水阏氏之子)。昭君出塞,曾牵连到一人,就是西汉元帝的宫廷画师毛延寿,并

  •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而是“战争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从春秋、战国、暴秦直至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国经过其间连续近600年的战乱、毁坏、凋敝及暴政,处于构建一个统一、安宁、繁荣和长寿的新帝国的极重大历史关头。其时,有一项最重大的要素,决定初生的华夏汉帝国对匈奴帝国的战略和外交:与匈奴相比,汉的战争实力显著羸弱。从高祖到武帝在位初期的约70年里,汉帝国大

  •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为什么会被处死,秦桧夫妇跪像为什么光着上身,岳飞手下十大猛将排名

    淮西之战后,岳飞与张俊、韩世忠同时接到了大本营的召见令。当时的宰相张浚试图收回各大将的兵权,因为这些人久握重兵,而且常常不听皇帝的命令,这是为了保宋朝江山考虑。要知道,当年的宋朝立国就是因为宋太祖手握重兵,逼迫孤儿寡母得来的。张浚的做法是表示一个臣子的忠心,而岳飞却迟迟不肯来朝,来了之后也不愿意交出

  • 明成祖朱棣:抢占建文忠臣妻子 活剐三千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夷十族,送教坊,手段卑鄙1402年,他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导致了几十万人的战死沙场;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仅方

  • 明朝历史解密:朱棣篡位后是如何迫害政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他的儿子永乐帝是在燕王位上通过造反,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宝座的。这个皇帝对历史的唯一贡献大约只能算是修了《永乐大典》,而其残忍与阴损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细数中国近代史上的10位顶尖国学大师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现在的国学大师大多是江湖骗子,也有人说国学的有效期仅限于农业文明,更有人说现在国学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糊弄成邪教倾向了。但真正的国学大师还是能传承传统中国文化精髓的。下面,我们看看真正的国学大师:NO.1 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