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历史解密:朱棣篡位后是如何迫害政敌的?

明朝历史解密:朱棣篡位后是如何迫害政敌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4/1/1 12:46:53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他的儿子永乐帝是在燕王位上通过造反,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宝座的。这个皇帝对历史的唯一贡献大约只能算是修了《永乐大典》,而其残忍与阴损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永乐的皇位来得不正,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但刀把子出政权,当他一旦推翻了他那个文弱倒霉的侄儿,遂开始报复性地迫害建文手下的臣子们。这些“奸恶”,有的被剥皮,有的被油炸,死得花样别出而又痛苦万状。即使如此,仍是难以消解永乐心中的愤怒,余下最阴毒的一招就是将这些“奸恶”的妻子、女儿、姐姐、妹妹,总之一切女性亲属,包括五十六岁的老太太在内,一律罚做官妓。

做了官妓还不解恨,因为按大明的制度,官妓们是坐在妓院里静候嫖客上门的。想必那时官妓的生意不太好,永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灵机一动,下令不许这些奸恶者的女眷坐在妓院里当坐商,而是送到兵营去,“转营奸宿”,也就是一个军营接一个军营地巡回,以便能有尽量多的男人凌辱她们。史料上明明记载:

“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妹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圣旨:‘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淫贼材儿。’”

“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女,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旋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两道圣旨,看得人心里发毛,所谓圣明之君,原来在如何更野蛮地处罚手无寸铁的妇女时也显得特别有创意:每夜令二十多条汉子奸宿一个家破人亡的苦命妇人,一旦死了,则抬去喂狗;才三岁的女孩子,就决定她长大了“便是个淫贼材儿”。

终其明世,程朱理学为天下第一显学,操持理学的业儒们一向虚伪地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甚至探讨起嫂子一旦落水,做小叔子的伸手援助她,是否也会有干名教之类的荒谬问题。这种思想一旦被官方承认为社会精神的主流和时人的道德准则,人性必然趋向于隐忍、虚伪和做作;而人之恶则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的规导下,恶有可能被暂停,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正如堵不能治水,只有疏才能治水一样。理学对人之恶便如同是堵水,一旦大坝崩溃,带来的灾难将会更大。

整个大明近三百年间,这种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残忍一直不曾断绝过,它竟然如同传家宝一样在这个猥琐而歹毒的家族中流传。

大明以前,统治者对知识分子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尊敬和克制,但到了大明,知识分子的自由度没有了,连人格尊严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伤。除了屡次文字狱外,便是那发明于朱元璋的廷杖——当场脱了裤子在大堂之上打屁股。这一处分方式原本始于东汉,得名于三国的东吴,但朱元璋之前的一千年间,都只是一种偶然采用的处罚,到了朱元璋手里,才成了常刑。这种刑罚,除了可以根据皇帝的意愿或者把人打死,或者把人打残外,还能最大程度地羞辱受刑者,能够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来使受刑者痛苦不已。而这些受刑者,大多数是极力推崇理学的儒者,事情就是这样的荒唐。这就是历史,丝毫不给我们的想象和逻辑留一点面子。

如前所述,开国大将朱亮祖是被朱元璋处以廷杖并同其子一起当场活活打死的,算是这一新刑罚的首个受用者。此后两百多年间,坐在高高龙椅上的朱家皇帝一声拿下的喝令声中,台下那些文弱的大臣们就会被两旁如狼似虎的行刑人员拉下来,当众剥光了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狠命地打。最著名的廷杖事件发生在嘉靖年间,因议大礼之争,恼羞成怒的嘉靖两次下令在宫门外痛打大臣,其中一次多达一百八十人,当场就有十八人被打死。一百八十名文武官员被剥了裤子挨打,这大约要算中外史上绝无仅有的“趣事”。

到了朱明中后期,政治更加黑暗,皇帝更加无能,其巩固统治的手段便是利用血腥的特务制度,东厂、西厂、锦衣卫,将这种铁幕政治发挥到了极点。而朱元璋在开国年间传下来的几十种耸人听闻的酷刑被前所未有地执行着和不断改进着:墨面文身(在受刑者身上刺字并用墨涂抹着色,毕生不会消失)、挑筋(斩断手筋或脚筋)、挑膝盖(用尖刀挑断膝关节)、剁指(砍掉指头)、断手、刖足(砍脚)、刷洗(用带有钢针的刷子在受刑者身上来回刷动)、称竿(用竹竿从受刑者肛门内刺进,直入肚腹)、阉割、凌迟(一刀一刀地割)……许多酷刑原本在离明代一千五百年前的西汉文帝时就已废除了,这时却再次风光地登上历史舞台。

朱元璋晚年,大约杀人也杀得烦了,有些无奈地说:“似这等愚下之徒,我这般年纪大了,说得口也干了,气不相接,也说他不醒。”等他一命呜呼,他的子孙们相继继位,除了永乐帝在刑罚方面有些创新外,其他人虽继承了他残忍阴毒的衣钵,但在这方面的创造性也没有了,所谓一代不如一代,也许就是如此吧。等到朱元璋的末代子孙崇祯一边励精图治,一边大杀那些被他认为误国的各级官员时,大明的丧钟已经响了。

大明存立的14至17世纪间的两百多年里,欧洲已顺利地度过了黑暗的中世纪,走进了文艺复兴的黎明,人的尊严和个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尊重。要不了多久,就会从法兰西的土地上传出天赋人权的黄钟大吕。而在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无法直面的残忍和极度的专制却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国家机器。等到大明将亡之时,伟大的思想家黄宗羲在他的著名作品《原君》中,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声音:“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与此相仿,法国大革命领袖之一的马拉也发出过类似的声音:“宫廷是暴君的巢穴、淫荡的发源地、罪恶的温床,国王的历史就是国民的受难史。你们要革命,你们要自由,你们就必须砍下暴君的头颅。”

然而,当马拉在巴黎的议会大厅里如此慷慨陈词时,古老的东方远没有走出历史的黑暗,它正从大明的残忍跌进大清的残忍,更多的不幸和更多的苦痛正在等待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细数中国近代史上的10位顶尖国学大师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现在的国学大师大多是江湖骗子,也有人说国学的有效期仅限于农业文明,更有人说现在国学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糊弄成邪教倾向了。但真正的国学大师还是能传承传统中国文化精髓的。下面,我们看看真正的国学大师:NO.1 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是谁?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皇帝石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说他著名是因为他杀人如麻,而且不按套路出牌。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堪称中国残暴皇帝第一人。小时候石虎和石勒的母亲逃难,那时候石勒做匈奴汉国的大将,乱世之中东晋的刘琨发现了疲于奔命的祖孙俩,为了讨好石勒,便把他送到石虎身边。石虎经常在军营里拿弹弓打人,弄得整

  • 能干不如会玩:清朝陪慈禧打麻将能得多少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跟慈禧不好玩。有个太监跟慈禧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兴头上大叫一声:我吃了老佛爷的马。这老佛爷名为佛,实为魔,不是老佛爷,是个老魔头,听得这话,立刻甩了棋盘,说了一句:我杀了你奴才的头。吃了领导棋盘上的马,领导就要你血淋淋的脑壳。玩棋的太监以及玩政治的大臣,都说跟慈禧这样的领

  • 盘点: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女神都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女神一号,女娲 人类老祖宗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女娲因为寂寞就抟起黄土,造了许多人,因为手工有精细,最开始细心捏得就成了高贵的人,后来用泥水甩出来的就是咱普通人。就当然是某些家伙造的谣言,无非就显得他们天生有贵种罢了。后来,她让人类自己繁衍,这就没她什么事了。但因为水神火神大战,不小心把天给整塌了,

  • 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替刘备背上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三国史上的五虎将之马超:一个官二代的悲哀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东汉名将,江湖人称:白马将军,在老爹马腾退休后,成为一代军阀,在兼并与被兼并的路上,始终打不过曹操,最后跟了刘备,大大小小战役打了7年,刘备刚建国称帝,五虎将中唯一的官二代,就这样死了。马超的身世之谜马超(176年-223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说到地名,老崔总是喜欢研

  • 三国历史上的顶级无名高手:曾一招秒杀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向来都有武侠情结的,在流传翻阅《三国演义》的时候,非要将里面的英雄人物按着武力折腾个排行榜,因此民间就有了“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这样的说法。当然,三国时期勇者如云,罗贯中先生纵使百般细心

  • 史上唐太宗与李治父子情深:肉麻书信古今少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之下大宴群臣,而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也因此得到了赏赐。所以李治的诞生,排场不可谓不大。等到贞观五年李治

  • 明末历史上的魏忠贤为什么要剔取文官的喉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就有把管不住的舌头用大铁钉钉在柱子上,或者干脆割掉喂狗的传统,虽说有这些生动的例子,以及许多类似鲜活的警示,有些人依然管不住嘴巴。同时,古人也慢慢认识到舌头只是一个吐字器官,而喉是一个振动器官,在发音运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声源所在。因此,因言获罪所受到的惩处也升级换代了,不仅要小心舌头,还要小心

  • 丰臣秀吉死亡真相:竟是被明朝馈赠丹药所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日本文禄五年(公元1596年)九月初一,金秋时节的伏见城已是草木黄落,随着微风的吹动,满城一片赤黄。在那通往伏见城的道路两旁人群耸动,观者如堵。一排排日军士兵持枪配刀分列左右维持秩序。道路上明朝使节团打起了全副仪仗,一路上鼓乐喧天,端的是威风凛凛。朝鲜使节黄慎坐于轿中,见沿途日本人甚至有焚香祝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