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岳飞“谋反”证据:岳飞未必对宋高宗无限忠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10 更新时间:2023/12/18 15:20:51

淮西之战后,岳飞与张俊韩世忠同时接到了大本营的召见令。当时的宰相张浚试图收回各大将的兵权,因为这些人久握重兵,而且常常不听皇帝的命令,这是为了保宋朝江山考虑。要知道,当年的宋朝立国就是因为宋太祖手握重兵,逼迫孤儿寡母得来的。张浚的做法是表示一个臣子的忠心,而岳飞却迟迟不肯来朝,来了之后也不愿意交出兵权。收回大将的兵权,但军队却没有解散,只是把这三大军队合并成“禁军”,归皇帝指挥,三大将还是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但要受皇帝的节制,这本身没有什么错:

[宋纪一百二十四] “张浚在相位,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欲渐取其兵属督府,而以儒臣将之。 会淮西军叛,浚坐谪去。赵鼎继相,王庶在枢府,复议用偏裨以分其势,张俊觉之, 然亦终不能夺其柄。至是同献计于秦桧,请皆除枢府而罢其兵权,桧纳之,乃密奏于帝以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并赴行在论功赏。时世忠、俊已至,而飞独后,桧与参知政事王次翁忧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吏曰:“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至六七日。 及是飞乃至。上即召同入,谕令与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林待聘分草三制。壬辰, 以扬武翊运功臣、太保、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节制镇江府英国公韩世忠,安民静难功臣、少师、淮南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济国公张俊并为枢密使,少保、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宣押赴本院治事。”

高宗决定:三帅同参知政事(升副宰相职),张俊、韩世忠同为枢密使,岳飞副之,岳飞排在第三位。 张俊立即将所部兵权交御前司(由大本营亲掌),韩世忠不置可否,岳飞则留恋兵权,力辞枢密副使职。高宗安慰三帅[宋纪一百二十四]: “朕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抚之权尚小,今付卿等以枢府本兵之权甚大,卿等宜共为一心,勿分彼此,则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顾如宗弼(金兀术),何足扫除乎!”

[疑点]:如果岳飞真的非常忠心,何必对上交兵权如此迟疑?在高宗管治下,他依然可以指挥打仗么,难道岳飞的军队只属于岳飞自己,而不属于皇帝?

高宗是日下诏: “宣抚司并罢,遇出师,临时取旨。逐司统制官已下,各带御前字入衔,且依旧驻剳;将来调发,并三省、枢密院取旨施行。仍令统制官等各以职次高下轮替入见。”

随后高宗命韩世忠负责将枢密使办公地点迁移,置司镇江,张俊与岳飞赴淮东巡视边防。张俊见海州城不易守,毁城迁民至楚州。而楚州屡遭战火,城墙破败不堪,俊欲修固,岳飞竟言:“当戮力以图恢复,岂可为退保计?” 戮力以图恢复,就可不为退保计么?只知全力进攻,却不要防守,结局会怎样呢?史载: “(韩世忠)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夫人梁(红玉)亲织薄(草帘)为屋。将士有怯战者,世忠遗以巾帼,设乐大宴,俾妇人妆以耻之,故人人奋厉。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楚州旧名)遂为重镇。刘豫兵数入寇,辄为世忠所败。”

可见,楚州乃屏蔽淮东、宋金必争的军事重镇。而此时岳飞竟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一个军事专家应有的态度么?难怪张俊听了勃然变色!

[疑点]:岳飞不愿意交出兵权,现在又对战略要地的防守横加指责,张俊对岳飞的忠心程度更加怀疑。

回大本营后,岳飞始终坚持辞去枢密副使一职,返回两镇(鄂州、襄阳),也就是回到原先的统兵位置上去。高宗诏曰: “朕以二、三大帅各当一隅,不足以展其才,故命登于枢机之府,以极吾委任之意。”

“今卿授任甫及旬浃,乃求去位,行府之命,措置之责,乃辞不能。举措如此,朕所未喻。夫有其时,有其位,有其权,而谓不可以有为,人固弗之信也。”

把三大帅聚到一起,同掌国防之重,而各地军兵轮流入卫,史载: “乙亥,诏有司造克敌弩,韩世忠所献也。帝谓宰执曰:‘世忠宣抚淮东日,与敌战,常以此弩胜。朕取观之,诚工巧,然犹未尽善。朕筹画累日,乃少更少,遂增二石之力而减数斤之重,今方尽善,后有作者,无以加矣。’”

高宗身为一国之君,竟能完善前线用的“克敌弓”,而岳飞就是不肯在大本营干,一再要求辞职。

[疑点]:岳飞为什么不肯在皇帝手下指挥军队?不同样是为了国家么?岳飞的忠心再次被质疑。

不但张俊怀疑岳飞的忠心,其他文官也怀疑岳飞的忠心,著名忠臣何铸指责岳飞:

[宋纪一百二十四] 壬子,右谏议大夫万俟禼疏言:“枢密副使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坠。今春敌兵大入,趣飞掎角,而乃稽违诏旨,不以时发。久之一至舒、蕲,匆卒复还。幸诸帅兵力自能却敌,不然,则败挠国事,可胜言哉!比与国列按兵淮上,公对将佐谓山阳为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远近闻之,无不失望。望免飞副枢职事,出之于外,以伸邦宪。”癸丑,帝谓大臣曰:“飞倡议不修楚州城,盖将士戍山阳久,欲弃而之他。飞意在附下以要誉,朕何赖焉!”

何铸(1088年~1152年),字伯寿,余杭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历官州县。以品德高尚、品性刚直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先后任秘书郎、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下狱,何铸时任御史中丞,被命主持审讯。何铸曾经试图免除岳飞死罪。 但是,皇帝坚持重判。后来,何铸因反对议和, 降为秘书少监,谪贬徽州。后起用为温州知府。不久授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力辞不就。再次出使金国,回国后任资政殿学士,出知徽州。不数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年六十五而卒。谥“通惠”,嘉定元年(1208年),改谥“恭敏”。

[宋纪一百二十四]:“御史中丞何铸、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复交疏论之,大略谓:‘飞被旨起兵,则略至龙舒而不进;衔命出使,则欲弃山阳而不守。以飞平日,不应至是,岂非忠衰于君邪!自登枢筦,郁郁不乐,日谋引去。尝对人言:‘此官职,数年前执政除某而谋不愿为者。’妄自尊大,略无忌惮。近尝倡言山阳(楚州)之不可守,军民摇惑。使飞言遂行,则几失山阳,后虽斩飞何益!乞速赐处分,俾就闲祠,以为不忠之戒。”

[疑点]:岳飞的忠心受到当时最廉洁正直的官员质疑,不只是张俊和秦桧。难道为了岳飞的神话,把何铸也说成是汉奸么?为了树立岳飞这个神,宋朝已经有太多被诬蔑成汉奸的了,有张俊,秦桧和张邦昌等等。岳飞在南宋并不怎么出名,是元明清三朝的儒林子弟树立起的神话,尤其是明朝和民国期间。岳飞的“忠义”是儒教精神, 吹捧岳飞就是颂扬儒教。不过,儒教造神的本事出神入化,岳飞已经成了中国的民族魂,谁敢指责岳飞,就会被戴上汉奸的帽子,谁敢为张俊秦桧和张邦昌说公道话,就会被指责成卖国贼,这样,儒教就可以永远光耀万世了。儒教又是什么?儒教是中国文化,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而中国人爱撒谎爱造神的劣根性正是来自儒教的毒害。

“铸孝友廉俭。既贵,无屋可居,止寓佛寺。其辨岳飞之冤,亦人所难。然绍兴己未以后,遍历台谏,所论如赵鼎、李光、周葵、范冲、孙近诸人,未免迎望风旨,议者以此少之。”

赵鼎也是主和派,只是强硬些,为此而与秦桧不睦,但李光可是一直被认做秦桧亲信的,后也确被秦桧提名参知政事,位列宰相,“光与右仆射秦桧议事不合,于帝前纷争,且言桧之短,殿中侍御史何铸因劾光狂悖失礼”。

孙近被反对议和的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列为“不共戴天”的三该杀!“臣谨按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敌。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然……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日,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

何铸连他们都参倒了,何铸应是一个合格的谏官。

按规定,宰执若被谏官弹劾,应立即辞职的。正好此前岳飞一直在坚持辞职,故此大本营这次便接受了岳飞的辞职申请,但拒绝其返还鄂州或襄阳,命其住留临安,“仍奉朝请”,也就是逢一、逢五须列朝站班,因为岳飞还保留了少保的荣衔,及“特授”了他原任的武胜、定国军两镇节度使虚职,并充万寿观使。[宋纪一百二十四] 八月,甲戌,少保、枢密副使岳飞复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但岳飞就是不愿在临安住,随后告病假,与岳云回到江西九江的家中。

九月大本营派军器少监鲍琚到鄂州查对宣抚司帐目,鄂州前军副都统制王俊,诣都统制王贵,告发副都统制张宪,说其谋据襄阳为变,证据则是岳云寄给张宪的几封信,内容大约是要张宪等人在前线挑动金人,引发战事,逼大本营让岳飞复职领兵,并言“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 张俊在行府,闻之,遂收宪属吏。

戊寅,少保、醴泉观使岳飞,下大理寺。 先是枢密使张俊言张宪谋反,行府已有供到文状,左仆射秦桧乘此欲诛飞,乃送飞父子于大理狱,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

癸巳,扬武翊运功臣、太保、枢密使、英国公韩世忠罢,为横海、武宁、安化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 世忠不以和议为然,由是为秦桧所抑。至是魏良臣等复行,世忠乃谏,以为: “中原士民,迫不得已沦于域外,其间豪杰,莫不延颈以俟吊伐。若自此与和,日月侵寻,人情销弱,国势委靡,谁复振乎?”又乞俟北使之来,与之面议,优诏不许。世忠再上章,力陈秦桧误国。言者因奏其罪,上留章不出。世忠力求闲退,遂有是命。世忠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云。

丁未,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齐安郡王士祇,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岳飞之下吏也。士祇草奏欲救之,语泄。论:“顷岳飞进兵于陈、蔡之间,乃密通书于士祇,叙其悃愊,踪迹诡秘。范同顷为浙东宪,与士祇通家往还,或以他故数日不克见,则必遣其属邵大受往传导言语, 窥伺国论。士祇身为近属,在外则结交将帅,在内则结交执政,事有切于圣躬,望罢其宗师职事,庶几助成中兴之业。”故有是命。仍令刑部检会宗室戚里不得出谒接见宾客条法,申严行下。

癸巳,岳飞赐死于大理寺。 飞既属狱,何铸以中执法与大理卿周三畏同鞫之。飞久不伏,因不食,求死,

命其子閤门祗候雷视之。至是万俟禼入台月馀,狱遂上。及聚断,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言飞不应死,众不从。于是飞以众证,坐尝自言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 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 当斩;阆州观察使、御前前军统制权副都统制张宪,坐收飞、云书,谋以襄阳叛, 当绞;飞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当追一官,罚金。诏飞赐死,命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沂中莅其刑,诛宪、云于都市。参议官、直秘阁于鹏,除名,送万安军,右朝散郎孙革,送浔州,并编管;仍籍其赀,流家属于岭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抢占建文忠臣妻子 活剐三千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比起老爹朱元璋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夷十族,送教坊,手段卑鄙1402年,他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导致了几十万人的战死沙场;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仅方

  • 明朝历史解密:朱棣篡位后是如何迫害政敌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他的儿子永乐帝是在燕王位上通过造反,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宝座的。这个皇帝对历史的唯一贡献大约只能算是修了《永乐大典》,而其残忍与阴损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细数中国近代史上的10位顶尖国学大师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现在的国学大师大多是江湖骗子,也有人说国学的有效期仅限于农业文明,更有人说现在国学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糊弄成邪教倾向了。但真正的国学大师还是能传承传统中国文化精髓的。下面,我们看看真正的国学大师:NO.1 王国维上榜理由: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是谁?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皇帝石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说他著名是因为他杀人如麻,而且不按套路出牌。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堪称中国残暴皇帝第一人。小时候石虎和石勒的母亲逃难,那时候石勒做匈奴汉国的大将,乱世之中东晋的刘琨发现了疲于奔命的祖孙俩,为了讨好石勒,便把他送到石虎身边。石虎经常在军营里拿弹弓打人,弄得整

  • 能干不如会玩:清朝陪慈禧打麻将能得多少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跟慈禧不好玩。有个太监跟慈禧下象棋,下得忘乎所以了,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兴头上大叫一声:我吃了老佛爷的马。这老佛爷名为佛,实为魔,不是老佛爷,是个老魔头,听得这话,立刻甩了棋盘,说了一句:我杀了你奴才的头。吃了领导棋盘上的马,领导就要你血淋淋的脑壳。玩棋的太监以及玩政治的大臣,都说跟慈禧这样的领

  • 盘点: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女神都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女神一号,女娲 人类老祖宗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女娲因为寂寞就抟起黄土,造了许多人,因为手工有精细,最开始细心捏得就成了高贵的人,后来用泥水甩出来的就是咱普通人。就当然是某些家伙造的谣言,无非就显得他们天生有贵种罢了。后来,她让人类自己繁衍,这就没她什么事了。但因为水神火神大战,不小心把天给整塌了,

  • 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替刘备背上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三国史上的五虎将之马超:一个官二代的悲哀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东汉名将,江湖人称:白马将军,在老爹马腾退休后,成为一代军阀,在兼并与被兼并的路上,始终打不过曹操,最后跟了刘备,大大小小战役打了7年,刘备刚建国称帝,五虎将中唯一的官二代,就这样死了。马超的身世之谜马超(176年-223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说到地名,老崔总是喜欢研

  • 三国历史上的顶级无名高手:曾一招秒杀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向来都有武侠情结的,在流传翻阅《三国演义》的时候,非要将里面的英雄人物按着武力折腾个排行榜,因此民间就有了“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这样的说法。当然,三国时期勇者如云,罗贯中先生纵使百般细心

  • 史上唐太宗与李治父子情深:肉麻书信古今少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之下大宴群臣,而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也因此得到了赏赐。所以李治的诞生,排场不可谓不大。等到贞观五年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