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新城公主去世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何?

新城公主去世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00 更新时间:2023/12/6 1:08:53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可以说唐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见证,“唐人”成为了中国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足见唐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经济之发达、文学之兴盛成为封建朝代的典范。

唐朝的社会与文化可圈可点,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唐朝的宫闱秘史,李治娶了父皇的武才人让人感到有悖人伦,他的荒唐可不仅仅只是这一点,他的妹妹去世后竟然以皇后礼下葬而成为历史谜团,直到千年之后才被揭晓答案,原因实在是不光彩。

01

公主去世后礼下葬

公元663年,李治在位已经十四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不再是那个噤若寒蝉的小才人了,而是能够与皇帝李治并坐于朝堂之上的“天后”,看到逐渐失控的皇后武则天,李治的头痛病也越来越重。漏屋偏逢连夜雨,这年二月,长安通轨坊南园传来了消息,新城公主病逝,这让李治悲痛不已。

公主是皇帝女儿或者是皇帝姐妹的一种称呼,彰显着皇亲的贵重身份。但是皇帝后宫女人众多,生的儿女均是龙嗣,以唐太宗的能力自然是儿女成群,共有14位皇子、21位公主,新城公主只不过是21位中公主的一位,却为何让李治如此悲痛呢?

而且让人想不到的是,新城公主去世后,李治竟然提出了以皇后之礼下葬:“故新城长居。柔顺风,幼彰于闺阃;顾复之重,夙备于慈严。……固气,情切之哀,将轸于暮月终之数,特超于彝典。其葬事宜依后礼。”那么新城公主是何许人也,让李治将她以皇后之礼下葬呢?

02

嫡生幼女万般宠爱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一个女儿,是长孙皇后所生,也就是与李治同母的嫡亲妹妹。在嫡庶分明的古代,嫡子、嫡女的身份要远高于其他子女,新城公主幸运的摊上了一个好母亲,一出生就意味着嫡女的尊贵血统,而且又因是最小的幼女而倍受李世民的宠爱。

按照唐朝的典制,“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就是国内的山川河流都不可以作为封号,而新城公主在她八岁时,李世民直接封她为“衡山郡公主”,衡山不但成为了她的封号,而且在未及笄时就已经有了“汤沐邑”的赏赐,足见李世民对其喜爱。

所以,新城公主从小到大得到了李世民的万般宠爱,当时还是皇子的李治对这个小妹妹也是疼爱有加,同样尊贵的身份,从小玩到大的情分,让这李治对她有着极深的感情。只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城公主,在婚事上却屡遭变故。

03

许配未果指婚长孙

封建时期皇室的婚姻通常与前朝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只是单纯的男婚女嫁,在一定利益或认可的基础上才能成全一段皇室的婚姻。魏征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在魏征病重之时,李世民感到非常痛惜,为了让魏征走得安心便把九岁的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未成想,魏征死后朝堂上又发生了变故,魏征推荐上位的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多疑的李世民牵连到了魏征身上,因此一气之下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最初的姻缘以许配未果而告终。

女儿大了要出门,唐太宗再宠爱新城公主也得让女儿成亲,经过一番综合考评后,在新城公主15岁时为她谋了一门好亲事,指婚给长孙家族的长孙操之子长孙诠。只是李世民最终还是没看到爱女成婚那一天就驾崩了,新城公主的婚事因国丧而再次搁浅。

04

罪及家人郁郁而终

守丧三年后,李治非常疼爱新城公主这个妹妹,最终给了她一场盛世婚礼:“以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可以看出李治对新城公主的重视,而且还有另外一点原因,长孙家族有两个首脑人物,一是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另一位就是他们的母亲长孙皇后。

亲上加亲的婚姻,使这对新人的婚后生活格外幸福美满,当所有的事态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时,武则天出现了。武则天进宫时长孙无忌是坚定的反对派,以他为首的环境中,武则天步步受阻,好在李治态度够坚决这才一步步走上了后位,但对长孙无忌却是恨之入骨。

当武则天翅膀硬了之时就是长孙无忌的终结之日,最终长孙无忌被诬陷造反而遭到灭门之灾,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也未能幸免,因罪及家人而在流放途中被地方官所杀,李治的这一系列操作引起新城公主的强烈不满,以不再梳洗打扮来表示自己愤恨的情绪。

为了弥补过错,李治在不久之后又给新城公主指定了一门亲事,第二任丈夫是京兆韦氏的韦正矩,为了使这段婚事更加匹配,李治还升了韦正矩的官职,由奉冕大夫升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连升八级,可见李治重视(心虚)之程度。

只是新城公主对长孙诠感情极深,第二段婚姻并没有让她感到幸福,不久之后郁郁而终。为此李治勃然大怒,认为韦正矩没有侍候好公主而导致公主病逝,因此杀了韦正矩泄愤,同时下旨以皇后之礼下葬亲妹妹,一是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二是让自己感到心安。

05

小结

经过千年之后,世人才明白李治为何有了这般操作,他实在是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不光彩才有此行为。而所谓的“皇后之礼”其实是按照皇后下葬的礼仪规格,并不是陵墓规格,只是以皇后之礼下葬容易让人引起误会,而事实上在历史中也只有新城公主享受此待遇了。

新城公主生前享尽了万般宠爱,无论是父亲、哥哥还是丈夫都对她疼爱有加,只可惜身在皇室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再受宠爱也抵不过朝堂上的诡异莫测的变幻,最终都是皇室的牺牲品,三十岁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9子夺嫡皇子下场,九子夺嫡没参与的下场,清朝九子夺嫡故事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想必世人对它并不陌生,大清的前期一度让昔日的中国进入最鼎盛的发展时期,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代帝王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尽管如此,他们也成为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

  •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哪个州最好,三国时期谁的实力最大,三国杀女武将福利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一个武将来讲,他的力气大小是他厉害不厉害的标志之一。在战场上非常厉害的武将,他的力气是非常大的,像比如说王不过霸的楚霸王,他的力气就是大得惊人,甚至可以把鼎也举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说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么三国中

  •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获痛哭诸葛亮,刘禅为什么怕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死了刘备没哭

    还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什么刘禅和孟获哭得最为伤心呢?尽管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和孟获哭得都很伤心,但是他们的心思还是有所差别的。一、诸葛亮去世了,刘禅为啥哭得那么伤心?对于后主刘禅来说,随着相父诸葛亮的去世,他所赖以依靠的泰山也

  • 夷陵之战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出战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果诸葛亮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军师中郎将,武官名。三国蜀先主刘备于东汉末年设立军师中郎将,参掌军事。诸葛亮与庞统均曾任此职,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庞统传》。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曾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

  •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七擒孟获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七擒孟获吗

    对七擒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孟获被诸葛亮抓过7次吗?如果大家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想必都很熟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在诸葛亮进军西南边境的时候,遭遇到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抵抗,诸葛亮为了“以德服人”,先后7次用计谋生擒了孟获,最终使得他心悦诚

  • 诸葛亮当初七擒七纵孟获 孟获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用了哪七计,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为什么七擒孟获而不杀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蛮王孟获后来怎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到九十回里,罗贯中用了整整四个章回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故事。而在平定南中的过程中,有一个主角不得不提,他就是蛮王孟获。为了彻底收服南中蛮族人心,诸葛亮煞费

  • 韩信和刘邦早年如此相似 两人的结局为何相差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后悔过吗,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韩信为什么要投靠刘邦

    韩信与刘邦的早年经历如此相似,为什么结局却差这么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和刘邦都出身平民,早年也都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刘邦还能做个亭长,有个一官半职,但韩信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干啥啥不行。这两个人还都喜欢去别人家蹭饭吃,刘邦总是带着狐朋狗友

  • 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 萧何与张良为什么还追随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刘邦小人为什么能成功,张良萧何韩信谁最厉害

    还不了解:刘邦和人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什么还愿意追随他?刘邦作为底层出身的皇帝,一手缔造了大汉王朝,成了后世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但早年间刘邦身上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既贪财又好色,是个典型的小混混的形象,但为什么早期有萧何

  • 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真的是流氓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历史上戚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韩信是怎样的人

    对刘邦早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出身贫寒大字不识,40岁还一事无成?在影视剧和不少文学作品中,刘邦早年发家前常常会被塑造成流氓混混的模样。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坑蒙拐骗几乎已经成了刘邦的固定标签。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疑惑,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在秦末群雄逐鹿的时候

  • 董卓都可以废立皇帝了 董卓为什么没有篡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末年董卓,董卓废了哪个皇帝,董卓为什么废帝

    很多人都不知道董卓不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董卓可以废立皇帝,为何还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不选择谋朝篡位称帝?导言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权臣,轮氏县尉董君雅的儿子。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遇到京中动乱,救驾大功于北邙山,开始掌权。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