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不是料事如神吗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累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不是料事如神吗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累死在五丈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3/12/14 6:20:24

诸葛亮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会累死在五丈原?

“三顾茅庐入凡世,赤壁一战天下闻;呕心沥血为蜀汉,五丈原前终归魂。”

三国,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卧龙凤雏、枭雄武圣、三国鼎立,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的谋士有很多,但是最知名的还是诸葛孔明,有一句话叫做:“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足以见得世人对诸葛亮的赞誉,刘备托孤白帝城后,诸葛亮呕心沥血,但是最终也未能挽回败局,身为盖世奇才,诸葛亮为何未能实现先帝的遗愿,而他本人又为何累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早年在南阳卧龙岗隐居,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出山,他一直都在等待自己的伯乐,诸葛亮纵使有再大的才华,他也不会轻易流露,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可能会在卧龙岗隐居一生。

刘备病死白帝城后,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且还告诉诸葛亮:此子愚钝,若其子可辅,辅之,若不可,君可自取。这句话看起来是在交代后事,实在是在威逼诸葛亮,吓得诸葛亮连忙表示忠心,刘备去世之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则官拜相国,实掌大权。

诸葛亮在世期间,为了能够实现先帝遗愿,六出祁山,目的就是为了统一中原兴复汉室,但是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事出有果必定有因,那么诸葛亮犯的三大错误究竟是什么?他又为何死于五丈原,蜀汉是真的没有机会获胜吗?

首先,诸葛亮身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点:细心。身为一个谋士,细心原本是一个优点,不管是分析局势还是调兵点将,细心一点往往能够少出差错,但是诸葛亮错就错在他过于细心了,不管是统领军中事务还是朝堂政务,诸葛亮都事必躬亲,即使很小的一件事他也亲自去处理,时间久了就变得过于谨慎。

宫中事务甚多,刘备在世期间诸葛亮倒也不用过于操劳,毕竟刘备还是一个有能力的帝王,管理朝中事务基本上不用诸葛亮操劳,但是刘备一死,诸葛亮就只剩自己了,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朝中事务只能由诸葛亮一人操劳,人员罢免,经济发展,北伐讨魏,总之就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事都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再神他也是一个普通人,而且他本人也上了年纪,一个几十岁的白发老人整日忙的马不停蹄,时间久了身体自然会吃不消,到最后得了一身病,因此在五丈原去世说白了就是因为过度操劳累死了,那么诸葛亮这么忙为何不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帮衬自己呢?因为他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所以宁肯自己一个人累死也不依靠外人。

其次,诸葛亮高估了蜀汉的实力,蜀汉政权位于四川一带,地理位置本身就不比曹魏,全国仅仅只有不足百万户人口,兵力也远远无法与曹魏相媲美,而且中原地带的大军作战实力本身就比山区强,他们可以依靠地形优势发挥骑兵优势,而且中原粮仓的盛名可不是空穴来风,单这两点蜀汉就比不了。

蜀汉帐下不是没有大将,不过五虎上将都相继离世,而新生代大将又无力扛起大旗,再加上蜀汉内部常年内斗,导致大军实力大打折扣,后勤保障也无法稳定供应,诸葛亮纵然是一代军事天才,但是给他一手烂牌换成神仙也救不了,毕竟硬实力差距太大了。

最后,诸葛亮用人不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蜀汉彻底陷入僵局,北伐一役再无胜算,马谡身为守将,却是要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转念一想,派马谡去执行任务的还是诸葛亮,诸葛亮明了解马谡的性格不符合求稳,还偏偏派了他去,因此诸葛亮自己也有错误。

诸葛亮的用人能力并不强,不仅是在军事上,在朝堂中也是如此,蜀汉后期朝中奸臣数量很多,但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反倒常年混迹在刘禅附近,危害朝政,治理国家并不单单只看硬实力,大军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朝廷内部也要严格管控,蜀汉的覆灭并不是定局,但是国家大事单单只靠孔明一人,又谈何统一天下?

诸葛亮同司马懿斗了几十年,两人不分伯仲,一生宿敌,但是最终诸葛亮却先行而去,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诸葛亮的背后是一个摧枯拉朽的蜀汉,而司马懿的背后却是强盛的曹魏,靠诸葛一人难以改变奄奄一息的蜀汉政权,但是他穷其一生鞠躬尽瘁,是一个真正忠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新城公主去世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穿着龙袍下葬的公主,新城公主墓,魏璎珞为什么要在雪地里跪着磕头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可以说唐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见证,“唐人”成为了中国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足见唐朝在历史上的

  •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9子夺嫡皇子下场,九子夺嫡没参与的下场,清朝九子夺嫡故事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想必世人对它并不陌生,大清的前期一度让昔日的中国进入最鼎盛的发展时期,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代帝王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尽管如此,他们也成为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

  •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哪个州最好,三国时期谁的实力最大,三国杀女武将福利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一个武将来讲,他的力气大小是他厉害不厉害的标志之一。在战场上非常厉害的武将,他的力气是非常大的,像比如说王不过霸的楚霸王,他的力气就是大得惊人,甚至可以把鼎也举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说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么三国中

  •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获痛哭诸葛亮,刘禅为什么怕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死了刘备没哭

    还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什么刘禅和孟获哭得最为伤心呢?尽管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和孟获哭得都很伤心,但是他们的心思还是有所差别的。一、诸葛亮去世了,刘禅为啥哭得那么伤心?对于后主刘禅来说,随着相父诸葛亮的去世,他所赖以依靠的泰山也

  • 夷陵之战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出战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果诸葛亮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军师中郎将,武官名。三国蜀先主刘备于东汉末年设立军师中郎将,参掌军事。诸葛亮与庞统均曾任此职,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庞统传》。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曾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

  •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七擒孟获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七擒孟获吗

    对七擒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孟获被诸葛亮抓过7次吗?如果大家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想必都很熟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在诸葛亮进军西南边境的时候,遭遇到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抵抗,诸葛亮为了“以德服人”,先后7次用计谋生擒了孟获,最终使得他心悦诚

  • 诸葛亮当初七擒七纵孟获 孟获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七擒孟获用了哪七计,孔明七擒七纵孟获说了什么,为什么七擒孟获而不杀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蛮王孟获后来怎样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到九十回里,罗贯中用了整整四个章回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故事。而在平定南中的过程中,有一个主角不得不提,他就是蛮王孟获。为了彻底收服南中蛮族人心,诸葛亮煞费

  • 韩信和刘邦早年如此相似 两人的结局为何相差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后悔过吗,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韩信为什么要投靠刘邦

    韩信与刘邦的早年经历如此相似,为什么结局却差这么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和刘邦都出身平民,早年也都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刘邦还能做个亭长,有个一官半职,但韩信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干啥啥不行。这两个人还都喜欢去别人家蹭饭吃,刘邦总是带着狐朋狗友

  • 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 萧何与张良为什么还追随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刘邦小人为什么能成功,张良萧何韩信谁最厉害

    还不了解:刘邦和人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什么还愿意追随他?刘邦作为底层出身的皇帝,一手缔造了大汉王朝,成了后世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但早年间刘邦身上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既贪财又好色,是个典型的小混混的形象,但为什么早期有萧何

  • 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邦真的是流氓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历史上戚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韩信是怎样的人

    对刘邦早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出身贫寒大字不识,40岁还一事无成?在影视剧和不少文学作品中,刘邦早年发家前常常会被塑造成流氓混混的模样。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坑蒙拐骗几乎已经成了刘邦的固定标签。很多人对此感到十分疑惑,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在秦末群雄逐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