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作为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还要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还要延续汉作为国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3/12/18 8:02:59

还不了解:刘秀国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秀身为东汉开国皇帝,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究竟是何用意?

遥想高祖刘邦布衣起义,先推翻秦朝,后灭了项羽,建立起大一统的汉朝,后代文、景二帝以调息养国也还安稳,汉武帝独尊儒术,巩固中央集权,开丝绸之路,抗匈奴,并朝鲜,成就大汉盛世,然而历来朝代传承中总会出现功高盖主,意欲簒逆之臣。

后世子孙骄奢淫逸,导致外戚王氏势力一度膨胀起来,太皇太后王氏一族王莽逐渐霸占朝政权力,一步步吞噬了西汉王朝,最终王莽谋朝篡位,建立新朝,但15年后,刘秀推翻新朝建立东汉,此时的西汉已经灭亡了15年,刘秀为何还是沿用“汉”做国号?其中有什么奥秘?

01 躬耕南阳韬光养晦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要说那位皇帝存在感低,那么非东汉王朝建立者刘秀莫属,这是一位毫无绯闻的皇帝,所以他的名气没有多响,虽说他已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

刘秀说起来也是和汉室有些关系,毕竟是同姓,但是这和刘氏皇族的血脉关系就扯远了,他是刘邦孙子的儿子的后代,具体是不是直系后代无从考究,所以身上早已没有了皇族的血脉。

刘秀出生如今的河南开封,出生时就有些不同,他出生的时候据说还带着光,这把他的父亲吓坏了,赶紧找人给算卦,人家说,这孩子不简单,日后必成大器,而且自刘秀出生之后,家中农作物长相奇特,当时还是县长的父亲,便给他取名刘秀。

刘秀9岁的时候,父亲在今河南项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于是刘秀和他的兄弟姐妹不得不去找他的叔叔,他的叔叔在南阳一带务农,所以刘秀也时长帮助叔叔干农活。穿着布衣,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农民生活。而他的哥哥却是个不甘于平凡的小子。

他的这个哥哥和他完全是性格不同的两个人,刘秀低调踏实耕地务农,而他哥哥常常拉帮结派喜欢结交英雄好汉,他刚毅要强,为人也十分仗义,骜不驯,因此他在南阳结交了不少铁血好友。低调的刘秀在20岁的时候到长安读了几年书,因此他的文化程度相当于大学毕业。

有文化人思想和没文化人的思想肯定是有差距的,而且刘秀在上大学的时候还结识了很多同窗好友,这些人在他后来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02 功高盖主惨遭挤兑

启封恰逢此时的朝堂社会极为动乱,外戚权臣王莽已经取代了汉朝,自立新莽王朝后大肆改革,此时的新莽王朝已经是民怨不断,于是各地的有志之士纷纷起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为了招揽更多的人,他们都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号。

刘秀两兄弟一看,我也是皇族后裔啊,光复汉室怎么能少得了我们,于是早已安耐不住的两兄弟也在南阳起义,当时天下可太乱了,单单势力较大的起义军就有三支,刘秀兄弟二人得算一支,还有实力较强的湖北绿林军,以及山东赤眉军。

和其他起义军相比,刘秀兄弟的起义军完全就像是闹着玩的,武器装备极度落后,甚至更为夸张的是有时候还得骑着牛打仗,这不是闹着玩吗,人家是战马,你是战牛,完全不是一档次,于是为了发展,兄弟二人商量后,决定加入当时实力最强的绿林起义军之中。

加入到起义军之后,兄弟两人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没少立功,因为是刘姓,所以在待遇上也是有一定的优势,刘秀的哥哥大有自己是帝王的思想,然而不多时,绿林军便让软弱无能的刘玄成了皇帝,实则是绿林军中别有用心人的傀儡。

看着这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刘秀哥哥极为不满,但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在人家手底下打工了,刘玄成为皇帝名号“更始帝”,依然沿用“汉”为国号。他们不了解的是,这个时候看着屡立战功的兄弟两人,朝堂之上已经有人在暗自盘算如何挤兑他们。

这新朝君王王莽听闻此事,极为愤怒,随即一拍床板,让自己的大将带着四十万精锐打压,这将军极其自信,他觉得凭借自己这强大的战斗力,灭这个小小的叛军岂不是手到擒来,但不曾想,被刘秀领着八千人打回老家。

刘秀在外攻城略地之时,他万万没想到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哥哥已经被害死,刘玄以以下犯上之名将刘秀的哥哥杀死,刘秀听闻后悲痛欲绝,但是为了大业,他没有表现出不满,甚至还要主动请罪,闭口不提他的战功,因为他现在羽翼尚未丰满,不想大业未成中道奔殂。

03伺机而动终登皇位

刘秀的极度谦卑以及低调行事,让刘玄放下心来,他不但没有责罚刘秀,还给他升官嘉爵,被封为武信侯,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刘秀依然担心刘玄会在某一瞬间脑子抽风看自己不爽将自己除掉,为了谋大业,必须得想个办法稳住自己的势力,然后伺机而动。

恰逢此时,河北山东一带尚未完全一统,于是有人就建议更始帝派刘秀去河北平定,认为只有刘秀才能担此重任,但是又有人不同意,害怕刘玄此去一发不可收拾威胁到皇帝,正在刘玄左右为难时,丞相发话了,丞相早已被刘秀收买,就是为了说服刘玄让自己去河北。

于是刘秀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河北,他在河北左亲右结,左右逢源,势力逐渐壮大,刘玄眼看刘秀日益壮大意欲想让其交出兵权,但刘秀拒绝,于是双方在各种事情的催化下决裂,在河北称帝后,南下一路攻入洛阳,在洛阳定都,至此,刘秀称帝为王。

刘秀称帝后继续横扫障碍,刘玄不得已投靠了称霸山东多年的赤眉军,而刘秀依旧势如破竹,最终将十多万赤眉军收入麾下,拿到了刘玄上缴给赤眉军的玉玺和宝剑。后刘秀又平复关东,陇西等地,建武十二年一统天下,东汉正式建立。

04总结

东汉,是刘秀推翻了新莽王朝之后所建立起来的,而新莽王朝是推翻了西汉王朝,所以东汉和西汉之间是隔着一个15年的新莽王朝,刘秀所建立的东汉王朝完全是自己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江山,可他为何依然要沿用“汉”为国号呢?

其实不难理解,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新莽王朝的死脑筋不断变革,让很多王贵的权益受到侵害,而且百姓也是苦不堪言,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满当下的朝代,甚至有些人开始思念刘氏皇族所统治的汉朝。

刘氏皇族的灭亡让很多流亡的刘氏族人也十分委屈,于是这个时候但凡有一个刘氏族人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号,那肯定有很多人响应的。正因为最初拉拢人的时候是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号,所以最终平定之后就不得不沿用“汉”为国号,不然怎么服众,怎么统治。

所以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后,依然沿用“汉”为国号,这样不但可以在起义之初拉拢来的那些信仰刘氏皇族的人更加信任自己,而且自己是刘氏族人,若改朝换代,那自己和那些谋朝篡位的人有什么差别。说白了之所以沿用“汉”为国号,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稳固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 韩信最后为什么没有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为刘邦平定四方,为何没得善终?自古功臣的下场大多不太好,尤其是身为武将的功臣,很可能会在君主成事后招来杀身之祸。有些聪明的武将会选择明哲保身的方法,有些则对此并不上心,最后导致自己下场悲凉,比如著名的淮阴侯韩信。其实淮阴

  • 韩信当初没有杀这两人的话 韩信最后还会被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这两人不死,刘邦不敢动韩信,惋惜韩信将他们全部杀了。汉初三杰当中,韩信的命运最为坎坷,下场也最为悲凉,这固然与刘邦不信任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更大的问题是他的出身,作为没落贵族的后代,韩信早已没有了贵族的情商和对政治时事的敏锐,只

  • 刘弗陵还有那么多哥哥 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和刘弗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总共有6个儿子,为何选用了一个8岁的孩子继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

  • 汉武帝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刘据死后汉武帝为什么选择小儿子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汉武帝儿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长寿、在位时间比较长的皇帝了,只不过他的儿子却并不多,有史记载的儿子只有六个,分别是: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刘据、王夫人所生的刘闳、李姬所生的刘旦和刘胥、李夫人所生的刘髆、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戾太

  • 军神韩信的遭遇:随意一吼摆脱了死刑又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诸侯间的内乱并不令人意外,项羽的盲目封王,产生了恶劣的后果。被贬到汉中的刘邦很郁闷,没有受封的田荣更郁闷!两件事使田荣对项羽恨之入骨。第一件事,秦国将领章邯竟然被封为雍王。当初,田荣与堂哥田儋起兵反秦,被章邯打得大败,堂哥田儋被杀,他自己也险遭毒手。现在秦国完蛋了,可是仇敌竟然摇身一变为诸侯王,这口

  • 马上天子李世民:虎牢关和浅水原奠定其军事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世民,那是大名鼎鼎,史家的赞誉似万丈光芒,千古圣君嘛!扒一扒龙鳞,却发现此君的“宣传工作”也做得很好,贞观盛世么,细算GDP,也不是最高的;勤于朝政么,似乎身前后世诸多帝王累吐血的大有人在;善于纳谏么,宋明的好多皇帝比他更有气量;至于那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更是传得走了样,大哥三弟全成了吃喝玩乐

  • 史上最牛的女人:成就盛世严禁皇帝大臣娶小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初期的独孤皇后,曾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协助隋文帝杨坚开创了“人庶殷繁,帑藏充实”的“开皇盛世”。独孤皇后名伽罗,是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14岁的时候,其父独孤信替她挑选了北周柱国大将军、隋国公杨忠之子杨坚当老公。《北史》中是这样赞美杨坚的:“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儿子杀死的皇帝们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宋文帝刘义隆被儿子宋元帝刘劭杀死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30年。公元453年,因太子刘劭被揭发以巫术谋夺帝位,故文帝召集大臣谋废太子,而刘劭先发制人,与其弟刘濬共谋杀害宋文帝即皇帝位。3月16日深夜,刘劭与萧斌趁

  • 明朝第一理财能手夏元吉:永乐年间的财政总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通过“靖难之役”篡逆而起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为后世颇多指摘,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大肆屠杀建文旧臣的行为招致抨击外,历学家对其在位22年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纵观朱棣执政的22年,可谓丰功赫赫:重开大运河,编修《永乐大典》,经营边疆,西部建哈密卫,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册封蒙?三部,西南改

  • 明初倭寇问题的产生:元明两朝实施的海禁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曾经席卷中国东南沿海和朝鲜半岛,杀掠中、朝两国平民百姓无数的日本“倭寇之乱”,今人第一印象无不是明朝中后期嘉靖时代东南沿海的倭寇大起,以及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明朝军民可歌可泣的抗倭事迹。但实际上,倭寇对中国沿海百姓的祸害,远比此时要早得多。早在元末明初之时,这场历时200余年的抗倭战争就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