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梁大将段凝:身处两朝却都被排挤最终被冤杀

后梁大将段凝:身处两朝却都被排挤最终被冤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7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6:07

段凝,开封人也。本名明远,少颖悟,多智数。初为渑池簿,脱荷衣以事梁祖,梁祖渐器之。开平三年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使。凝妹为梁祖美人,故稍委心腹。四年五月,授怀州刺史。乾化元年十二月,梁祖北征回,过郡,凝贡献加等,梁祖大悦。梁祖复北,凝迎奉进贡,有加于前。

段凝聪明机智,颇具才干。他一开始担任后梁地方官员,因为任职忠勤被赏罚分明、唯才是举的后梁太祖朱温所赏识提拔。后来,后梁末帝朱友贞认为段凝忠诚干练,又委派他任后梁驻在黄河两岸大军的监军。922年,段凝抓住战机,攻取卫州,毁夺唐军大半辎重,成为十五年来后梁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使后梁军队为之一振,梁唐战争的局面终于出现了有利于后梁的转变,由此更加得到朱友贞和赵岩、张汉伦等执政的信任。但是段凝作为后起将领却遭到敬翔、霍彦威等旧臣宿将的猜疑嫉妒。

923年,唐军夺取郓州,东线危急,王彦章率部反攻又遭挫败,朱友贞等人觉得王彦章只是个勇夫,难当统帅大任,于是起用段凝为统帅,命他率领后梁主力从西线进攻后唐都城魏州。唐军认为,霍彦威等人不服从段凝指挥,梁军无法发动迅猛攻势,于是避开段凝大军,从东线迂回进攻后梁都城大梁。负责东线的王彦章抗击失败,被俘就戮。唐军于是攻破大梁。段凝率军回援,孰料先锋王晏球首先向唐军投降,军心由此涣散,段凝见大势已去,也投降唐军。后梁灭亡。

段凝降唐之后得到了唐庄宗的宽赦任用,感激之余,拿出大量资材奉献唐庄宗,又尽力搞好与后唐高层的关系,其忠诚才干得到了李绍宏等高层人物的赏识。

925年,后唐决定攻灭叛军陇右四川的前蜀,李绍宏保荐段凝前往。但因为后唐高层对降将的抵制而未果。926年魏州兵变,段凝又被保荐,但是又因为后唐高层对降将的猜疑排斥而未能成行。

不久,被后唐高层认为忠能无双的李嗣源出征魏州,到了魏州,他就和魏州叛兵勾结发动叛乱,向后唐新都洛阳进军。为了壮大叛军势力,李嗣源写信给段凝,拉他入伙。实际上,李嗣源这次叛变,除了曾在其麾下任职、关系亲密的部分河东旧将响应之外,主要依靠的是梁军降将如霍彦威、王晏球、孔循、房知温等人。而段凝没有响应李嗣源,继续忠于庄宗。

不久,庄宗被害,李嗣源进入洛阳称帝,他和霍彦威、王晏球一伙人对段凝自然是新仇旧恨,分外眼红。段凝先是被变为庶民,继而被流放,最终于927年被害。

一代名将段凝的悲剧在于:作为后起将领和降将,无论在后梁和后唐,他都遭到统治集团中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排斥嫉恨,空报才能而无从施展。然而,观其他一生的行迹,确实不负朱温“忠勤”之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吴大将李神福:打遍江南无敌手的江南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神福,唐末吴王杨行密属下名将。早年与刘威等人一起追随杨行密开创基业,南征北战,所向有功。884年,巨盗陈儒聚众攻舒州,刺史向当时任庐州刺史的杨行密求援,但杨行密没有足够兵力,于是问计于李福福。李神福只以少量兵力多带旗帜,从小道潜入舒州,指划地形,好像人多势众的样子,陈儒畏惧,于是趁夜逃跑,舒州之围

  • 闽国大将留从效:乱世中保有了泉州安宁十七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留从效,宋鄂国公晋江王,字元笵(906~962)。原籍泉州永春(今福建泉州永春县),但从小定居枫亭留宅。后投入割据福建的王审知所部。在五代王审知身后的福建动乱中,据有泉漳十七年,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自治,采取息兵安民保土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和海运,使兴化、泉、漳三地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

  • 南唐大将边镐:灭福建王氏 湖南马氏的灭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边镐,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江宁人。五代时南唐著名将领。初露锋芒南唐保大元年,边镐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镇压张遇贤起义,以行营招讨的名义兼任抚、信、袁、吉等州都虞侯,随齐王李景隆进攻割据福建的闽主王延政,历经激战,王延政出降,闽亡。削官为民此时,南唐诸将皆争功,唯边镐不发一言,得到南唐皇帝信任,此后以

  •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又为何反而拥立年仅6岁顺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本来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

  • 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北魏皇帝大都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北魏,人们大都知道书法史的“魏碑”,佛教雕塑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等等,在其他方面知道的恐怕不多。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鲜卑人拓跋圭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大同市),早期国语为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

  • 大明袁崇焕死亡之迷:哪些人该为袁督师的死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崇焕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

  • 手握三十万大军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不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扶苏的每一次出镜,都是站在他爹的对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杀人放火,他都会站出来,“以数直谏上”。这为他赢得了,仁德、贤明的光圈,也让他那个靠着杀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扶苏为什么处处跟他爹唱反调?是他生来就性格仁慈?显然不是。《史记.赵高列传》中,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作为最了解

  •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以中国彻底失败、签订近代史上最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日本凭借发动侵略战争的胜利,获得了超过全国六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这是日本暴富的起点,也是中国跌入苦难深渊的起点。本期阵眼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在日本谈判过程中经受的屈辱,特别是遇刺的经过,是每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不能淡忘的。在遇刺之后,李

  • 三代老臣高行周:靠着战绩历经三个朝代最终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高行周(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名将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 后唐建立前,高行周一直在李嗣源帐下效力,开始只是裨将,后来担任幽州节度使的赵德钧对李嗣源说:“高行周相貌敦厚,做事小心谨慎,以后一定有大出息,应当给予优厚待遇。”后来,高行周随李嗣源与后梁作战。一次

  • 树国威!历史上第一位开国将军打得日本军官敬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军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如此,我们的军队才能无愧于祖国的钢铁长城的称号... 人物档案:张秀龙,湖北沔阳(今仙桃)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