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历史上张经是谁?为何大败倭寇还要被砍头?

明朝历史上张经是谁?为何大败倭寇还要被砍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23 更新时间:2024/1/25 6:18:41

导读:张经,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明弘治五年(1492年)出生。父亲张海,家贫而孤,随母蔡氏回外家;外家无后,张海和张经都袭用蔡姓。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张经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体貌魁伟,具文才武略。1517年(正德十二年),进士及第,任浙江嘉兴知县。后来,他以兵部右侍郎身份总督两广军务,大败藤峡贼;继而抚定安南,进为右都御史。不久,被明政府任为三边总督。还未赴任,即有朝廷言宫劾其在两广任上克扣饷银,明政府为调查此事,追回对他的任命。调查一阵,查无实据,但对张经仕途已产生不利影响。他被改任南京户部尚书,不久改为南京兵部尚书。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沿海倭寇日益猖獗,由于张经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明政府委任张经为总督大臣:“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张经到任后,首先征调两广一带少数民族狼兵和土兵入浙江等地,想凭借这些人的战斗力一举剿灭倭寇。当时,倭寇两万多人盘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数愈聚愈多。张经每日选将练兵,准备等狼兵齐集,一举尽歼倭寇。次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江南百姓长期受倭寇侵犯,纷纷责怪张经按兵不动,纵容倭寇。

嘉靖帝阅览奏折,大为恼怒,限期要张经进剿。这时,权相严嵩的干儿子、兵部侍郎赵文华到浙江督军,紧推张经进兵,又向张经索贿白银二万两,张经不买其账,激怒了赵文华。此时正好倭寇四出劫掠,赵文华督战更急。张经答以:“贼狡且众,待永、保兵至来攻,庶万全。”赵文华认为张经瞧不起自己,极为恼怒,便伙同浙江按察使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赵文华刚上疏,永顺、保靖的狼兵即开到,在石塘湾打一胜仗。

五月初一日,倭寇数千人突然从水陆两途进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带领保靖狼兵、总兵俞大猷带领永顺狼兵由泖湖向平望急进,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楔入,合战于王江泾。激战数日,倭寇大败,被杀死1900多人,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取得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浙江取得大捷同时,嘉靖帝看到赵文华的奏疏却下诏逮捕张经。浙江捷报传到北京,给事中李用敬、闻望云陈奏:“王师大捷,倭气夺,不宜易帅。请召回锦衣使者。”世宗认为李用敬、闻望云与张经结党回护,将二人廷杖后削职为民,仍把张经逮捕到京下狱。

世宗想弄清浙江大捷的真相,问到严嵩,严嵩却颠倒黑白,称:“徐阶、李本浙江人,皆言张经养寇不战,文华、宗宪会谋进剿,经冒以为功。”审讯时,张经向嘉靖帝陈述这次歼灭倭寇的经过,并指出:自任总督以来,先后斩杀和生俘倭寇共达5000人之多。不过,最后嘉靖帝还是听信严嵩的谗言,于当年十月冤杀张经。张经有功反遭杀害,天下人都为他的遭遇感到不平。一代抗倭名将刚取得大胜后,却含冤而亡。

虽然张经还没实现他的驱除倭寇的宏愿便含冤而死,但是明朝抗倭斗争的胜利可以说是由张经开始,其后由戚继光、俞大猷等相继完成了他的遗愿,平定了倭寇。后人称颂张经取得的胜利乃是“东南第一战功”。张经死后,都御史周珫接任。他上任仅一个多月,又被赵文华弹劾,杨宜代其任。由于赵文华督察军务,杨宜知道自己两个前任一死一贬,非常小心,天天曲意奉承赵文华。虽如此,赵文华还朝后,仍觉杨宜不是自己人,推荐胡宗宪代杨宜为剿倭的总指挥。杨宜由于伺侯小心,只遭“夺职闲住”的处分,没有遭遇大祸。

自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九年倭寇入侵,明朝苏松地区的巡抚共有十个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安福彭黯,迁南京工部尚书,畏贼,不俟代去,下狱除名……之后,赵文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上奏“水陆成功”,谎报军情,倭患更加严重起来。迁延数日,嘉靖帝渐知赵文华没有据实上报,屡次质问严嵩。严嵩曲为回护,赵文华顺势把过错皆推诿他人。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明政府以胡宗宪为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各地兵民抗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颖罢相内幕:因为高颖是太子杨勇的得力臂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晋王杨广的推动之下,独孤皇后和宰相杨素结成了反太子联盟,对太子杨勇展开内外夹击,促使隋文帝产生了废掉太子、改立晋王的想法。不过废立太子是国之大事,还得征得宰相的赞同。而当隋文帝拿这件事去问老宰相高熲的时候,高熲却一口否决了。那么高熲为什么要反对?高熲的反对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呢?高熲是非比寻常的,是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八大任性土豪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石崇(249—300年,晋朝大富商)财富量:富可敌国。任性事迹:说起土豪“有钱就是任性”那些事,石崇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的故事绝对是可以放上头条的。石崇听说王恺家中用麦芽糖水洗锅子,就吩咐自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听说石崇家用香料刷墙,就用赤石脂来刷墙;晋武帝将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赏赐给王恺

  • 隋文帝最大的失败:千古一帝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一生用过两个年号,一个是开皇,一个是仁寿。开皇的意思是开启一代皇家基业,反映出一种创业者激情四射的心态。而仁寿则是希望能够享国长久,反映出一种守成者的安闲。先创业再守成,这本来应该是一种很理想的境界,但实际上非常遗憾。隋文帝仁寿年间,生活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安逸,反而日益充满了火药味和紧张感。这

  • 刘备的皇叔身份为什么助其发展又制约了其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期

  • 宋朝史上一代权臣严嵩:如何攀爬到权力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严嵩自幼非常聪明,也十分好学。他的父亲因为自己一辈子功名无成,十分不甘心,所以更是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一心指望儿子能圆他的仕途梦。严嵩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写得一手好文章,刚刚25岁就考中了进士,一举成名,也算是锐气早发的典型。严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了官,他决心要干一番大

  • 古代官员财产公开:严嵩抄家持续20年财产记录6万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官员财产公开”,这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话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些官员公开了自己的财产。他们是谁?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向世人公开的呢?在这部财产清单中,仅是记录的财产字数就有6万多字贪官的身后财产一般均为抄家所得,历史上这样的官员财产公开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唐代历史

  • 古代最不要脸的马屁精:老师跪学生,侍郎学狗叫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溜须拍马,自古有之。孔夫子曾经曰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马屁精之所以要腆着脸说一些肉麻的话,放下身段做一些厚颜无耻的事儿,还是因为对方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于是乎,昔日拍马者,后来往往成了贪官。跪出来的选票下跪,一般是弱势的人跪强势的人。最典型的,莫过于奴才见了主子时的那一声“喳”,然

  • 汉武帝的另一面:可以支撑长期作战的经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前经过几十年治理,到了汉武帝初,社会安定富裕。经济的复苏,可以看看细节,汉初,刘邦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样毛色的马。这个情况从侧面反映了汉初的困难。文景之治后,改变了,百姓的财富也得到了积累。马不仅天子将相讲究,百姓也开始了。“众庶街巷有马,阡

  • 揭秘孙权的7个夫人:唯一的皇后竟还被宫女缢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孙权一生7个夫人,有大家闺秀、寡妇、官奴等。虽然形形色色,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

  • 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和儿媳妇怎样过清宫“春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虽然大清王朝政权濒临灭亡,但是后宫中却依然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尤其是每年过年的前后,宫中个更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据说,大年三十前一个星期,慈禧太后就开始“放假”了,不再处理国事。国印封置,直到来年再拿出来使用。慈禧太后虽然放假了,然而,这时候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就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