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 马谡真的该死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 马谡真的该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7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48:39

诸葛亮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荆州派成员,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马谡到底该不该杀?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了解,诸葛亮为了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在刘备夷陵之战败光蜀国家底后,实行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政策,迅速恢复了国力,并且平定了内部叛乱,之后紧锣密鼓的进行了北伐,在诸葛亮数次北伐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首次北伐,最后却由于马谡丢失街亭,损兵折将,功亏一篑,而诸葛亮也毫不手软,斩杀了与他同为一派,情同父子的马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呢?马谡到底该不该杀?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马谡以及马谡与诸葛亮的关系,马谡是马良的弟弟,荆州襄阳人,马家五兄弟都很有才名,马家在刘备夺取荆州之后,投靠了刘备,马谡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作战,先后担任过成都令、越隽太守等工作,有一定的政务经验,他本人非常有才,也对军事很敏感,很喜欢谈论,所以诸葛亮非常器重他,有种想把他当作接班人培养的意思。

史书中的记载非常简单,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大概了解到,第一马谡在刘备入蜀作战期间并没有杰出表现,第二马谡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也没有杰出的表现,也有可能担任地方官时间过短,在这段期间他和刘备有交集,但是刘备对他却不感冒,所以在临终托孤前特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在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军队需要选出先锋,当时大家都以为先锋会是成名的将领魏延、吴壹这样的将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选择了他更为器重也更为信任的新人马谡,马谡此前从未参加过任何战争,可以说只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理论家,缺乏实战经验。当时诸葛亮军队出动,魏国震动,凉州五郡中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已经投降,只剩下陇西郡、广魏郡等地有魏兵还在抵抗,马谡的任务是坚守街亭关隘,阻挡曹魏援军的到来,为诸葛亮主力全面占领凉州拖延时间,但是马谡却自恃才高,不听王平劝阻,放弃在关隘坚守,反而将大部队驻扎在山上,不幸的是他又遇到身经百战的五子良将张郃,张郃非常善于观察地形地势,而且他的部队人数多于马谡,张郃很快对马谡形成合围,并且切断马谡军的水源,导致蜀军军心涣散,溃不成军,而且马谡本人也丢下部队独自逃亡。

街亭丢失,魏国援军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凉州地区,导致诸葛亮无法继续攻取剩余的陇西郡、广魏郡,《三国志》说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甚至已经投降的三郡也得而复失,诸葛亮只能强迁数千家人口,蜀军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

返回汉中后,诸葛亮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三国志》记载: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於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於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劳,甄烈壮,引咎责躬,布所失於天下,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参军马谡被下狱诛杀(实际马谡死在了监狱中);

将军张休、李盛被诛杀;

将军黄袭被夺取兵权,就连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也因此受髡刑(剃发的侮辱性刑罚);

向郎收留逃亡的马谡,知情不报被免官,遣送回成都;

镇东将军赵云箕谷失利被贬官;

丞相诸葛亮自己用人不察,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将军王平规劝马谡,集合逃亡将士有功,加拜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呢?小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为了平息众怒,第一次北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结果却由于马谡丢失街亭导致徒劳无功未能实现战略意图,马谡负有直接责任,《三国志》云:戮谡以谢众;

二、为了更好地治国治军,马谡是自己的亲信,同为荆州派,而且情同父子,诸葛亮必须秉公执法,才能树立在军中的权威,也是其依法治军思想的体现;

三、马谡本人贪生怕死,大败以后将领丢弃士兵逃亡,性质恶劣,还是副将王平鸣鼓自持,慢慢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诸葛亮#那么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其实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从上面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来看确实该杀,小编更倾向于不该杀马谡,理由如下:

一、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遗言,重用马谡,用人不察,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二、马谡本人之前未有实战经验,被魏国名将张郃击败情有可原,胜败乃兵家常事;

三、马谡本人是荆州名士,才器过人,即使不符合做将军,作谋士确实不错的选择;

四、蜀国本就是小国,人才匮乏,诛杀马谡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利敌不利己;

五、马谡之兄马良跟随刘备东征,为国尽忠,战死沙场,也应酌情减免其罪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当初选择曹操辅助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会辅佐刘备,如果选择曹操,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很多遍,诸葛亮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一介布衣,胸怀大志,茅庐未出,已然三分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如果选择辅佐曹操又会怎么样呢

  • 历史上刘禅有多少儿子?蜀汉灭亡后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即蜀汉怀帝,荆州江陵人,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到了景耀六年(263年),在魏灭蜀之战中,曹魏大将邓艾从阴平攻入蜀地,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面对邓艾的大军,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劝说下,最终放弃了抵抗。在刘禅投降后,蜀汉正式灭亡。

  • 诸葛亮既然是刘备请出山的 刘备为什么更信任法正而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法正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法正和诸葛亮之间,刘备为何更信任法正?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刘备最信任的谋臣非诸葛亮莫属。他们既有在相遇之初三顾茅庐的佳话;在君臣惜别时,还有肝胆相照的白帝城托孤。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忠贞不二,这一对

  •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为何结局悲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中,明朝第一才子解缙曾先后被三代皇帝抛弃,47岁被扔进雪地冻死。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出生于公元1369年,他的祖父在元朝朝堂上担任官职,父亲在当地也很有名望,出生之后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多次召见他的父亲,想要

  • 庞统一句话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诸葛亮为什么阻止不了刘备伐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庞一统句话,能改变刘备,为何诸葛亮却束手无策,任由刘备伐吴?皆知,刘备有三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三位共同辅佐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刘备,在人生晚年时期,最终鼎足三国,当上了蜀汉开国皇帝。那么这三大谋士中,谁的功勋最高

  • 在古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她的权力位置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来说,皇后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清宫剧中,后宫永远是不安宁的场所,除了不知情的皇帝以外,其他的女人都在各使手段疯狂算计对方。最为经典的场景就是,皇后与贵妃在皇帝左右,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两位女人眼神中却是杀机四起。也正因为这种反差性,所以后宫斗争成为了

  • 历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字宋瑞,宋末政治家、宋末三杰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279年,崖山战役正式结束。此役,汉人将领张弘范号称威震天下,并且亲自刻下于此灭宋的碑文。而在这位元朝将军的身后,是10万具浮尸,以及无数大宋忠臣的冤魂。按理来说,此战以后大宋就灭亡

  • 董卓当初势力那么大 董卓最后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是败于诸侯十八诸侯吗?还是败于天下士人之心?东汉末年,士人对于汉王朝的礼崩乐坏确是十分痛心,但一旦有可以为其效力的机会也是义不容辞,这本身表明了汉皇室在读书人眼中的正统性。封建王朝的正统当然是唯一的,这意味着士人们对于对

  • 正史中魏延在蜀汉是什么地位?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蜀汉政权中,随着赵云的去世,当时重量级的名将都已故去,只有魏延一枝独秀,成为中流砥柱,当时的姜维,还只是一名降将,刚刚归降不久,还不能独当一面,因此,魏延当仁不让地成为蜀汉武将中的一哥。史书对魏延的记载,有八个字,基

  • 历史上黄巢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901年,一场可怕的宫廷政变爆发,宰相派与宦官派展开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朱温攻陷长安。之后不过4年时间,大唐帝国就这样落入了朱温手中,满朝文武的尸体都陈列于白马驿的河边。史书称之为唐朝日落西山。从历史记载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