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的窘迫时刻:曾因天赋不高被小偷鄙视

曾国藩的窘迫时刻:曾因天赋不高被小偷鄙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1/8 19:35:41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实现者寥若晨星,而曾国藩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曾因镇压太平天国备受谴责的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他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使命,被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是清末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建造第一艘轮船,开了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近代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在近代政界人士眼里,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37岁官至二品,在清汉人仅此一人;第二,他“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他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于中国官场,既可呼风唤雨,又能明哲保身。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据考证,曾国藩一生曾为清朝廷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其中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从各自的视角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他认为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

据曾国藩回忆,小时候他曾遭遇这样一件尴尬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

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很深。这个小偷是很聪明,至少其天赋要比曾国藩高许多,但是他却荒废了天赋沦落为“梁上君子”;而曾国藩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封建社会中罕有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奇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汉一代战神霍去病:原来是大汉最厉害的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一代战神霍去病,天生富贵霍去病,霍去病帅吗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战神级别的人物,不管怎么挤干净艺术加工之后的水分(比如关羽、李广),霍去病这个人始终是中国战争史上毫无争议的战神。如果说要评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不管你的喜好如何,霍去病一定能够排进前三名——这小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厉害得你以为他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他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

  • 历史上啼笑皆非的事件:杨家将后人认为岳飞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剿灭杨幺的结果,杨家将和岳飞哪个厉害,杨家将与岳飞的关系

    1,名将霍去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出兵打仗时士卒缺粮,手下的兵都饿死了,而他自己一车车的吃食,宁可发臭,也不分点儿出去。当兵的饿得站不起来,而他还在画定球场,踢球玩乐。2,元始二年四月,华北先是大旱,继之蝗灾,百姓纷纷流亡,王莽坚持不吃肉,以示与民同苦。3,公孙瓒没有参与讨伐董卓,所以“三英战吕布”子

  • 皇太极简介生平: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传位给皇太极,大汗传位给多尔衮还是皇太极,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性别:男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属相:龙星座:射手座血型:A型身高:174厘米体重:51千克职业:皇帝特长:喜欢瞎掰,富有创意社会关系: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母亲:叶赫那拉氏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5人,表哥、

  • 宋太宗为何三换太子?宋太宗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三次废太子为何不杀,太子两次被废的原因,康熙两次废太子的原因

    不管宋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终了太宗一朝,始终无法摆脱太祖的阴影。太宗继位之后,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此后的皇位继承。按照“金匮之盟”约定的兄终弟及,赵廷美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赵廷美传回太祖之子赵德昭。但这是太宗所不愿意看到的。经过种种手段,太宗终于清除了几个可能染指皇

  • 艺术家皇帝总会亡国:陈后主喝酒作诗致国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后主指的是谁,诗人之死赏析,谁是陈后主

    隋朝对陈国的最后攻势非常轻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别在广陵、采石渡江,一举拿下了陈国都城建康,他们四处寻找陈叔宝,最后发现陈叔宝带着他最宠爱的张贵妃和孔贵嫔,陈叔宝倒是个多情的皇帝,逃命的时候还带着喜爱的女人。这位亡国的陈叔宝同志,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无数历史在证明,哪个艺术家当了皇帝,哪个国家就

  • 揭秘名妓柳如是的归宿:被老男人钱谦益明媒正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如是钱谦益,钱谦益柳如是故居,李民桥罗宝盈婚变

    揭秘秦淮八艳名妓柳如是的最后归宿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

  • 努尔哈赤的家族矛盾:先后杀了自己的弟弟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努尔哈赤的十大恨,努尔哈赤第十四代,努尔哈赤的父祖

    到萨尔浒战役那一年,努尔哈赤已经59岁了,到了离退休的年龄。而他吵着闹着非要娶人家叶赫老女的时候,是34岁,到了58岁时发布“七大恨”,还咬牙切齿地提起这桩事——这已经相隔24年了,以这么个理由发动战争,其借口的牵强程度,堪称登峰造极。对于他的部属来说,努尔哈赤掌握着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随努尔哈赤弄

  • 努尔哈赤很有厨师天赋:他的招牌菜是回锅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锦记红烧汁好吃吗,儿子具备做厨师的天赋,感觉自己没有干厨师的天赋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跟在厨房里炒菜是一个道理……炒菜这种活,看起来很简单,而过程却是极为细腻复杂,火候刀工,放盐加醋,哪怕有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纰漏,菜还是那道菜,但是味道相差,却是判若云泥。令人惊讶的是,努尔哈赤这个流浪乞儿,他恰恰有“烹小鲜”的能力,中国菜谱上那道著名

  • 刘邦的大封功臣: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何坚决推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良为什么投靠刘邦,刘邦为什么杀张良,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当年项羽消灭大秦王朝后,他开了一次英雄大会,对天下的各大诸侯进行了分封。但是因为项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对他的分封不满,致使英雄大会后,不是今天这个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个诸侯言变。总之项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而正是因为这些诸侯的叛乱,使得刘邦在汉中得到了喘息和厉兵秣马的机会,

  • 刘邦身世传说:史记中记载刘邦为赤龙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与项羽刘邦有关的典故,项羽本纪中刘邦的形象,刘邦的身世

    秦亡后,经过多年的诸雄争霸战,刘邦最终拔得头筹,开创了西汉王朝。历代开国皇帝中,刘邦的异禀异样最多且复杂,自然也更为引人入胜。《史记·高祖本纪》一开始就指出刘邦不是他爹的儿子,而是龙的儿子。话说刘邦的母亲王氏有一天在河边睡着了,“梦与神遇”。此时电闪雷鸣,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出来寻找妻子,找到河边,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