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竟然同娶姑侄女六人为嫔妃

历史上最荒唐的皇帝:竟然同娶姑侄女六人为嫔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02 更新时间:2024/1/21 11:42:05

魏晋的时候少数民族内迁,当时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民族居住在中原地区,历史上称为五胡。也就是有名的五胡乱华,也是民族融合时期,西晋经过八王之乱以后国力衰弱,晋惠帝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为汉王。刘聪字玄明,是北汉皇帝刘渊的第四个儿子。起初他的母亲张氏怀孕的时候,夜里梦见一轮红日钻进怀里,醒来后她对刘渊说起这件事,刘渊告诫张氏这是吉祥的预兆,不要对外面说出去。张氏足足怀了十五个月的身孕才将刘聪生下来。刘聪出生的那天夜里家里出现了一道白光,待生下来发现刘聪的左耳有一抹二尺余长的白毛。

少年英明神武

刘聪年幼时就聪明好学,令博士朱纪都觉得十分惊奇。刘聪非但通晓经史和百家之学,更熟读《孙吴兵法》,而且善写文章,又习书法,擅长草书和隶书;另外,刘聪亦学习武艺,擅长射箭,能张开三百斤的弓,勇猛矫捷,冠绝一时。可谓文武皆能。刘聪二十岁后到洛阳游历,得到大量名士结交。后担任新兴太守郭颐的主簿。及后迁任右部都尉,因安抚接纳得宜而得到匈奴五部豪族的归心。河间王司马颙表刘聪为赤沙中郎将,但当时刘渊在邺城任官,因害怕驻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加害父亲,于是投奔司马颖,任右积弩将军,参前锋战事。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刘聪于是被立为右贤王,并与父亲应命回到匈奴五部为司马颖带来匈奴援军。但刘渊回到五部后就称大单于,刘聪亦改拜鹿蠡王。刘渊聚众自立,同年即称汉王,建立汉赵。后来任命刘聪为抚军将军。刘和即位后,受宗正呼延攸、卫尉刘锐及素来厌恶刘聪的侍中刘乘进言唆摆,决意要消除诸王势力,尤其当时拥兵十万的刘聪。刘和不久就采取行动,但因刘聪有备而战,最终刘聪率军从西明门攻进皇宫,并于光极殿西室杀害刘和,又收捕逃到南宫的呼延攸等人,并将他们斩首示众。刘和死后,群臣请刘聪继位,刘聪以其弟北海王刘乂是单皇后之子而让位给他,但刘乂仍坚持由刘聪继位。刘聪最终答应,并说要在刘乂长大后将皇位让给他,登位后即立刘乂为皇太弟,并改元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皇太后,其母张氏为帝太后,领大单于、大司徒,立妻呼延氏为皇后,以子刘粲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后期昏庸淫乱

刘聪以前就对单后的美貌情迷心荡,不过碍于刘渊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做了皇帝他就没有什么顾及了。单后见刘聪仪容秀伟,早就心生爱慕。二人年貌相当,一个春闺寂寞,一个欲火正炙,于是夜夜蒸淫不息。没几天宫廷里都知道了这件事,一时传为笑谈。单后的儿子刘义正值少年心气,听不得别人的冷讽热嘲,便屡次在入宫看望单后的时候婉转规劝她。单后听了又恨又愧,心里郁闷成疾,得病卧床不起,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单后的死让刘聪悲悼不已,不久听到宫人说单后的病因是由刘义规劝引起,心里十分痛恨刘义。只是想起单后生前的情意,不忍心对刘义下手。自从单后死后,刘聪又选了许多美艳的女子充入后宫,任命司空王育的女儿为左昭仪,尚书令任卓的女儿为右昭仪,大将军王彰的女儿、中书监范隆的女儿、左仆射马景的女儿都封为贵人,右仆射朱纪的女儿为贵妃,都佩着金印紫绶轮流进御。

刘聪听说太保刘殷家里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都是天姿国色,于是想不分尊卑长幼一并娶进宫里,纳为嫔妃。弟弟刘义劝说他同姓不能成婚,刘聪转问太宰刘延年与太傅刘景,二人迎合刘聪说:“太保刘殷称自己的祖先是周朝的刘康公,与陛下虽然同姓但祖先不同,当然可以娶来做嫔妃了。”刘聪非常高兴,立刻将刘殷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召入宫里,册封二女为左右贵嫔,四孙女为贵人。刘聪每日与六个美女度春宵,哪里还有时间处理政事?他在后宫里深居简出,廷臣的奏章都让中黄门收进来由左右两贵嫔裁决。刘聪给这两位贵嫔一个取名叫刘英,另一个取名叫刘娥,隐寓着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的意思。在上古时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这意味着刘聪就是上古时尧舜一样的明君了。麟嘉三年(318年),刘聪患病,以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太师刘顗、太傅朱纪和太保呼延晏并录尚书事,又命范隆为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二人皆决尚书奏事,以作辅政。七月癸亥日(8月31日)逝世,在位九年。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少年在英明神武,也免不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的一生走衰运:只因说了一句话而亡了一个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怕就是贵为亲王也一样狼狈不堪。作为魏孝庄帝元子攸的侄子,元韶曾经也过着逃亡的生活。为了逃避尔朱家的杀害,他跑到嵩山避难。元韶天性好学,而且也注重穿衣打扮。最开始,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元劭很担心自己的儿子有事,所以就把元韶送到他的心腹荥阳太守郑仲明那里,但是郑仲明不

  • 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四条遗嘱使曾氏家族长盛不衰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

  • 中国古代历史传奇名将:乱世中的真英雄战国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众人赞叹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蔺相如,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廉颇,总觉得在这些事件当中,廉颇才是真正的英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让人感觉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忠诚,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也要换个角度去想,那就是秦王嬴稷真的是想要这块璧玉吗?如果我是秦王,我想我肯定不

  • 揭秘:三国历史上蜀国大将谁能堪守荆州大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败走麦城,丢了荆州,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跨荆益两州以取天下”战略就难以付诸于实践了,西蜀、东吴由结盟变成结怨,关羽败走麦城引发的夷陵之战,对西蜀、东吴都是一大伤害,虽然东吴以胜利告终,但西蜀此战惨遭失利,国力受损严重也成为三足鼎力之中最先消亡的一方,东吴和西蜀其实一损俱损的关系,至此三国鼎立格局

  • 三国历史上魏文帝曹丕为何早逝?只因气量太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年仅四十岁就驾鹤先去,在三国鼎立第一代帝王是称帝最早,命最短的,这是为什呢?我想从可以几个方面来佐证下曹丕早逝的原因。第一就是通过禅让制完成了改朝换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延康元年(220)十月,汉献帝下诏书宣布退位,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在即位之后,很快就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妻。据说舜就是了尧

  • 湮没的英雄:日军将领中竟有一个大明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谍战剧走红,说的基本是国共间的故事。万历朝鲜战争中,却有一个流落到日本的明朝人,机缘巧合在侵朝日军中当上了一营主将,他心怀故国,和明军暗通情报,在战场上火烧敌营,立下奇功,随后飘然而去不知影踪。不是小说,不是电影,不是杜撰。这个四百年前的“余则成”,身世神秘,机智万端,堪称那个时代大明的第一卧底

  • 晚清确立海疆主权:大清光绪时期李准巡视至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李准1909年的这次巡视南海,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21年8月22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在西沙群岛问题上承认:“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

  • 朱元璋为何这么弑杀:因其小时候的遭遇仇视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枉杀功臣,历朝都有,但只有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创下了历史之最——杀得最多,杀得最冤,杀得最绝!朱元璋为何如此嗜杀,如此狠毒?后世评说者做出了许多有力的推断。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

  • 被朱元璋第一个收拾的胡惟庸:大奸若忠的佞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初重臣中第一个被收拾的是胡惟庸。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奔朱元璋,从最低的元帅府奏参做起,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少卿。洪武三年(1370),因姻亲关系而受到李善长的提?,官拜中书省参知政事,不久代汪洋为中书省左丞。以后又拜右丞相,继而为左丞相。由于他逢迎有术,颇得朱

  • 假如韩信拥兵自立汉朝将会出现另一个三国鼎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四年(前203),韩信平定了齐国全境,派人向汉王刘邦上书,要求让他做一个假齐王。刘邦此时正受困于项羽,看到韩信的书信勃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刘邦改变了主意,派张良前往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这时候,楚汉两国都在拉拢韩信,齐国内部也有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形成楚、汉、齐鼎足而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