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兵部尚书毛伯温简介:曾不费一刀一剑讨平安南归朝

明朝兵部尚书毛伯温简介:曾不费一刀一剑讨平安南归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1/21 8:41:44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毛伯温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毛伯温 (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

正德 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 初年,升为大理寺丞,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 嘉靖 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 欲图征讨安南,毛伯温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40年),毛伯温不费一刀一剑讨平安南归朝,封太子太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毛伯温上书巩固边防,明世宗 同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毛伯温被人诬陷发放边疆,途中被赦免还乡,还乡后不久病发去世。

隆庆 元年(1566年),明穆宗给毛伯温恢 复了官职,并赐予恤典,天初年,明熹宗 追谥他为“襄懋”。万历 元年(1573年),明神宗 下诏夸奖毛伯温功绩。

毛伯温工诗,有《毛襄懋集》十八卷、《平南录》,《东塘诗集》十卷及《毛襄懋奏议》二十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明朝弘治 初年,毛伯温 游历至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震家,丁震对毛伯温 一见深器,就收留了他,并供他读了三年书。 毛伯温 离开广东后还专门寻找过丁震,并给丁家赠送了匾额。

正德 二年(1507年),毛伯温中举人。

正德三年(1508年),毛伯温考中进士,初任绍兴府推官。

正德六年(1511年),升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先后巡按福建、河南。 任河南巡按期间,在湖南郴州汝城修建了绣衣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专门旌表监察官员的牌坊。

嘉靖 元年(1522年),宦官张锐、张忠等被判死刑,其同党萧敬、韦霦暗中想拖延行刑。毛伯温上书请求一并杀了萧敬、韦霦,宦官们因此才闭上了嘴巴。

仕途多舛

嘉靖初年,毛伯温升为大理寺丞,后又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后因李福达一案被重提,毛伯温因为在大理寺时误判重罪,被罢官归乡。

嘉靖十一年(1532年)九月,毛伯温因为他人推荐而恢复旧职,朝廷令其巡抚山西,后又改为巡抚顺天,但他都没有上任。朝廷于是让毛伯温改为办理都察院的事务。

嘉靖十二年(1533年),毛伯温升任为左副都御史。在这个职务上,他又受到赵王府的族人朱祐 椋的攻击,被解除官职听候考察。过后又被开除了职务。

出征安南

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天,皇子朱载壡出生,明世宗 打算向外国颁布诏书。礼部尚书夏言 认为安南多年不来朝贡,不应当派遣使节,并进而请讨伐它。明世宗 于是起用毛伯温为右都御史,让他和咸宁侯仇鸾 整兵待命。毛伯温以父丧在身推辞,明世宗 不答应。

嘉靖十六年(1537年)五月,毛伯温到达北京,递上六条方略。恰好这时安南国王孙黎宁派遣陪臣郑惟僚等人来诉说莫登庸弑君篡权,请明朝兴兵替他们复仇。明世宗怀疑情况不真实,命令毛伯温暂缓出兵,传令两广、云南守臣调查以后报上来,同时让毛伯温协助办理都察院的事务。御史何维柏奏请让毛伯温守完丧,世宗不答应。毛伯温只好称病不出,一直到除丧服的祭祀过后才出来理事。同年冬天,毛伯温升任工部尚书。

嘉靖十七年(1538年)春天,黔国公沐朝辅等拿莫登庸的降表献给朝廷,请求宽恕其罪,允许安南来朝贡。在此之前,云南巡抚汪文盛奏称,莫登庸听说朝廷将发兵前往讨伐他,派人偷偷来侦察我们。明世宗已传令要大臣按照以前的诏书出兵,汪文盛又采纳安南投降过来的武文渊的计策,上书说莫登庸可以拿下来的情况,一面又传檄要莫登庸向朝廷上表献地。 此时,明世宗在大臣的意见下改命毛伯温担任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限期上任。后又因为明世宗的个人原因加上兵部尚书张瓒的无能,没有什么像样的计策,明世宗感到不高兴,责怪了张瓒一番,军队又停止出征了,毛伯温受命再次协助办理按察院的事务。

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明世宗住在承天,诏令毛伯温去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务。不久选用东宫官员,又给他加官,兼任太子宾客。大同所管辖的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五座城堡,距城二百多里远,是接近敌人营帐的最边远地带。自从巡抚张文锦因为修筑这些城堡导致兵变后,没有人敢再主张维修它们了。伯温说:“兵变所以发生,是因为张文锦用人不当,并不是他的建议有什么不对。”于是修复了这些城堡,招募三千士兵在这里防守,分给他们空闲的田地,永久地免除他们的田赋。边防依仗这一点很有威力。论功,毛伯温被晋升为太子少保。 时,莫登庸害怕明朝讨伐他,几次上书请求投降。明世宗也想借此机会安抚他,就派侍郎黄绾去招安。黄绾过多地提出各种要求,明世宗一怒之下罢了黄绾的官。然后又下交群臣议论,大家都说应当讨伐安南。明世宗同意了,就在闰七月里命令毛伯温、仇鸾南征,文武三品以下官员不听命令的,允许他们按军法处治。伯温等到达广西后,召集总督张经,总兵官、安远侯柳珣,参政翁万达、张岳等商定,征调两广、福建、湖广狼土官兵共十二万五千多人,分置三处哨所,从凭祥、龙峒、思陵州挺进安南,再用两支奇军作为声援部队。又传令云南巡抚汪文盛率兵驻在莲花滩,也分兵三路进军安南。部署已定,碰上仇鸾因罪被召回,就让柳珣取代了他。

嘉靖十九年(1540年)秋天,毛伯温等人进驻南宁,传檄安南臣民,告诉他们大明王朝要选择黎氏子孙继承祖宗的家国,只治莫登庸父子的罪,有带领郡县投降的,就拿这个郡县封赏他。又悬重赏缉拿莫登庸父子,同时传令登庸只要交上土地、人民的簿册并依此纳款,就照诏书中讲过的那些饶恕他的罪过。莫登庸非常害怕,派了使臣到万达那里求降,措辞很是可怜。万达把他们送到毛伯温那里。毛伯温奉命答应了,向他们传达了天子的恩德和威严,收取了安南国的地图、户籍,还有他们所归还的钦州四峒地区,暂且命令莫登庸的使臣回国听令。伯温把这些情况飞章上奏,明世宗极为高兴,发布诏书把安南国改名安南都统使司,让登庸当都统使,世代相承,在境内分设十三个宣抚司,由他自己安排。毛伯温接受讨伐安南的任务一年多时间里,没射过一支箭,安南就被平定,这是因为世宗本来就不打算动兵的缘故。事后论功,毛伯温被加官为太子太保。 此战后,毛伯温将功劳很大的翁万达、张岳推荐给明世宗,二人遂得任用。

整饬边防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正月,毛伯温班师回朝,仍旧办理都察院的职事。边关上几次传来警报,毛伯温请修建京师外城。明世宗已批示说可以,给事中刘养直说修庙的工程正在进展中,物力跟不上,世宗就传令暂停修筑外城。同年十月,兵部尚书张瓒去世,毛伯温就代理兵部的事务。张瓒为人迷恋权柄,不能尽职,在兵部当了八年尚书,军事设施全给荒废了。毛伯温召集朝臣们商议后奏上二十四条防边建议,军令为之一新。有言官建议核实新军、京军及内府力士、工匠名额,以便节约开支,充实国库储备。毛伯温于是递上关于应当裁减的冗滥人员的二十多条意见,举凡锦衣、腾骧等卫,御马、内官、尚膳等监,这些一向被宦官们占据的部门,都在裁减之列。明世宗称赞这个建议,命令立即照此清理。朝廷中多年来存在的这些弊端得到了很大改善,却得罪了朝廷之中的宦官。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二月,明世宗南巡承天府,下诏让毛伯温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不久,遴选宫僚,加兼太子宾客。毛伯温建议将大同管辖的镇边、镇川、弘赐、镇河、镇虏五五堡重新营建,募军三千防守,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削籍病逝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秋天,顺天巡抚朱方因为防秋结束请撤回临时派驻的客兵。不多久,北寇大举入侵,直逼京师近郊。明世宗大为震怒,一并逮捕了总督翟鹏,让他充了军,把朱方打死在大棍之下。御史舒汀说,朱方只是建议撤回蓟镇的客兵,主张把宣府、大同的客兵一起撤回的是毛伯温和职方郎韩最。明世宗于是把毛伯温削除官籍,把韩最打了八十大棍,发配到最边远的地方充军去了,途中被赦免归乡。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毛伯温因背上长出疽疮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简介: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经五朝的沈庆之,为何最后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经五朝的沈庆之,为何最后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南北朝有一位老将军却活到了80岁,无论生命的长短、岁月多么颠簸,人活着就是一种享受。有句话说“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位80岁的将军,以最像鸿毛一样的方式去世了,但他这个人却重于泰山。沈庆之的前半生的确很

  • 张郃作为曹魏的一代名将 张郃为何见到赵云就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郃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子良将张郃,连张飞都不怕,为何见到赵云就吓得撤退?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将领,他协助曹操官渡之战取胜,被曹操称为“韩信归汉”,与张飞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十分忌惮,他就是被称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那么张郃身为

  • 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相比 两方到底谁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哪方综合实力更强?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了解,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个个有勇有谋,三国武将榜单的前几名,都被五虎上将包揽了。除了五虎上将,曹操也有五子良将,每个都智勇双全,那

  • 刘备晚年和赵云发生了什么 两人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晚年为何和赵云反目成仇?我们都了解,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伐吴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它的成败决定了三国未来的走向,而刘备作为这场战役的主角,也是带出了蜀国近乎所有的战斗力,只惋惜在进军路上犯了兵家大忌,让陆逊一把火燃尽了蜀国的生

  • 历史上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对蜀汉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里真实的赵云是怎样的人,对蜀汉刘备集团有哪些突出贡献?正史里赵云是个近乎完美无缺的人物,赵云忠勇无双,与多谋多智的诸葛亮一样深受大家喜爱。《三国演义》里完美无缺的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肯定与我一样

  • 小说中的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历史上的赵云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历史上赵云的真实水平如何?赵云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三国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赵云的知道可能多半来自于《三国演义》,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正史上赵云到底是这么样一个人物。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看重马谡?看中了他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不仅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还没有忘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

  • 杨恭仁归附唐朝后,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恭仁,本名杨纶,改名杨温 ,字恭仁,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恭仁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 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兵败之后,逃归江都。 江都之变后,迁任吏

  • 法正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诸葛亮为什么还坐视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权力有多大,法正和诸葛亮谁厉害,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

    对法正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法正滥用职权公报私仇,诸葛亮为何不管?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费尽周折之后终于击败刘璋,控制了益州。《三国志?先主传》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