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和“河深”两说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和“河深”两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4/1/19 6:54:09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以及他儒雅的外表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仅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之中,他连续升官,平步青云,独擅朝政二十年。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1724)六月二十五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纪晓岚以其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博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这样的两个人本来互不相干,却积怨至深,何故?历史上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说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为“竹苞”说。

有一年,和珅恰好改建府第,营造花园。和珅有意炫耀,在花园中建造楼台亭阁、假山溪水、奇花异草,应有尽有。为装点门面,又求名人题字题词,汇集名家书法。纪晓岚文才当时已名满京华,和珅自然也想到了他,请他为凉亭题匾额。

讽刺和珅的机会到了,但纪晓岚不动声色,热情接待和珅,并感谢他对自己的垂青。郑重其事地为花园的凉亭题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有一天,乾隆皇帝想起了和珅刚盖好的新宅,于是萌发了要去看一看的念头,便来到和珅的新宅。乾隆皇帝在庭院里参观,忽然走到凉亭前站下,乾隆望着那块“竹苞”匾额,微笑着问到:“和爱卿,此匾额是谁题写的?”

“回皇上,是纪大人所赠。”和珅回答。

乾隆大笑起来,他笑完之后停了一会儿,说“是呀,只有纪昀才能用这种方法和手段来嘲笑你……”

和珅心里一惊,茫然的问道:“请圣上明示,小臣确实不理解‘竹苞’二字如何解释。”

乾隆又笑着说:“这块匾的字,你应该拆开来讲,竹字拆为个个,苞字拆开为草包,意思是说和珅家的人,个个是草包,哈哈哈,这个纪昀啊。”自此以后,和珅这个专会奉承的权臣跟纪晓岚结下了怨。

一说为“河深”说。

有次乾隆出行,由和珅、纪晓岚等人相陪,乘船沿运河南行,后来到一处河道众多的河口。在一条小河的入口处,两块岩石被水浪冲成许多小穴,人们叫它“浪窝”,但那时人们缺乏常识,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那些浪窝是乌龟的寄居之所,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王八窝”。乾隆在船上看这里浪窝很多,有些奇怪,便问身边的纪晓岚:“这两岸的坑穴,是些何物?”

纪晓岚正想为皇上解释,和珅却在一旁答道:“圣上,这是纪学士的老家呀!”

这是和珅戏弄纪晓岚,将那些“王八窝”说成是纪晓岚的老家,也就是骂纪晓岚是王八。然而乾隆不知道民间有关的传说,没有听出这层意思,见和珅多言,又是答非所问,便让和珅别乱说。而纪晓岚很清楚和珅的意思,便对乾隆皇帝说:“禀万岁,这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

乾隆还不明其意,问“何以见得?”“河深”与“和珅”二字音同,巧妙的回敬了和珅。纪晓岚又接着说:“此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惊涛拍岸,形成诸多浪窝,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觉得言之有理,但和珅却吃了个哑巴亏,怀恨在心,至此,和珅与纪晓岚便结下怨恨。和珅虽也不乏机智、幽默与才学,但他深知自己在这方面不是纪晓岚等人的对手,因此在一些舞文弄墨或比试学问的场合,和珅则多是以包羞忍辱、甘拜下风的尴尬局面收场。和珅随驾泰山,因卖弄不成而现丑是有关这方面的民间流传的又一个故事。

乾隆乙酉年是乾隆登基三十周年。时值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乾隆皇帝高兴万分。他想,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举行过封禅大典,用以显示自己统治英明,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因此为后人称颂,他乾隆皇帝也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而且统治的疆域远远大于秦皇汉武之时,为何不可以搞一次封禅大典呢?所以在这年初秋,便率领文武大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

所谓封禅,是皇帝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称为“封”,于泰山下小山除土以报地之功,称为“禅”。由于此礼极其神圣,各个朝代并不常举行。据说上古有七十二位君王曾封禅,秦以来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数几个君主举行过。不少君主也曾憧憬于封禅之功,但未能实现,毕竟不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有资格和能力封禅的,稍有天变、灾荒,就可破坏必须具备的社会祥和、帝王圣明这一条件。封禅的队伍进得济南府后,歇息二日,饱览这里的湖光水色。济南城内泉水众多,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碧波荡漾,风景秀丽。皇上住在大明湖西侧的花园。这是济南第一庭园,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乾隆皇帝这天游兴很浓,便叫纪晓岚、和珅伴驾游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到了湖心历下亭。这历下亭建于北魏,朱梁画栋,壮丽轩昂,纪晓岚随皇上在历下亭里,欣赏周围的景色。只见宽阔的湖面上,阔大的荷叶随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阁,掩映其间。四周景物倒映在湖水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为这里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间,乾隆皇帝问道:“这个亭子历史悠久,风景佳绝,可曾有文人骚客所做诗文?”和珅想讨好皇上,马上应声说:“有……”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和珅张口结舌,说到这里没有词了,眼睛眨巴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一句诗来。

纪晓岚却答道:“臣早年读《杜工部诗集》,记得杜甫有诗题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有两句,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好!好!”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珅在旁羞得满脸通红。

济南是有名的“泉城”,泉水众多,金代曾立泉碑,列举了七十二处有名的泉水,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趵突泉、黑虎泉和珍珠泉了。趵突泉主泉分为三股,喷高三尺有余,状如三堆白雪。黑虎泉从三个石雕的虎头中喷出,如三股瀑布,水声喧腾,如虎啸风吼。珍珠泉清碧如翠,当中冒出一串串白色气泡,像喷出万颗珍珠,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乾隆君臣游历于湖光水色之间,兴致盎然,一边观赏,一边品评。

乾隆皇帝问起二位侍臣:“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朕今日看了三泉,尚有一泉,叫什么名字?”

纪晓岚答道:“如果微臣记得不错的话,那就是金线泉了。”

“对,对!”乾隆皇帝点着头,“你可曾到过那里?”

“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纪晓岚答道。

“好,好!你勤勉上进,实属可嘉。”乾隆皇帝夸赞道。

和珅在一旁听着心里酸溜溜的。自己肚里的墨水,自然比不过翰林出身的纪晓岚,但让他生气的是这个纪才子也太不留情面了,你只要说声记不起来了,不就完事了吗?免得在皇上面前显着你们都有学问,就我和珅无知浅薄,如此等等。

纪晓岚的嬉笑怒骂融于他的文字当中。使得和珅因此对纪晓岚怀恨在心,也常常寻找其他的机会予以报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南怀仁得宠之谜:南怀仁因历法推算获得康熙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瞻基宠幸孙若微,甄嬛传细思极恐瑛贵人,李鸿章和慈禧太后身世之谜

    南怀仁生前是清朝的工部右侍郎、二品大员。死后康熙亲自为他撰写了条文和碑文,赐谥号为“勤敏”,并派国舅佟国纲等大臣至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个外国传教士,怎么成了康熙朝廷的高官显贵呢?在北京阜城门外车公庄附近,有一个外国传教士的墓地,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这里已经静静地睡了三百多年。1657年,南怀

  • 皇太极继位疑问:多尔衮是否威胁到了他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多尔衮为何没有继承帝位,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承汗位。关于皇太极怎

  • 光绪宠妃珍妃之死:其到底是被人推下井还是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珍妃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珍妃,姓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1888)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受到慈禧

  • 唐高宗昏聩:是否因高宗无能才致使武则天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政,历史上武则天爱李治吗,李治为什么放权给武则天

    李治字雉奴,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在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诸子中排行第三。由于他得了风眩病,眼睛无法看东西,就让武则天替他处理政务。武则天最后控制了朝廷大权,于是人们对唐高宗的昏庸就坚信不疑了。不过,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李治是唐朝第三代君主,在位33年。由于病弱,655年,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他就让武

  • 南宋大将张浚忠奸之论:到底他是否是个称职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张浚后人,增将军和损将军,张浚功过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位主战派大臣,几度执政,几次率大军与金决战,兼为将相,权倾一时,颇为显赫。然而八百多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褒之者誉之为抗战派英雄;贬之者斥之为害国之狗熊。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张浚(1097一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出生于一个世代仕宦

  •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到底其是被炮伤致死还是因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努尔哈赤被大炮击中,努尔哈赤为什么传位给皇太极,努尔哈赤的十大恨

    天命十一年(1626),六十八岁的马上皇帝在宁远城遭到了明大将袁崇焕的顽强抵抗,兵退盛京(沈阳),不久便撒手人寰。突然驾崩的努尔哈赤为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未竟的大业,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 太平天国最大疑案:石达开远征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石达开出走,石达开出走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石达开回京辅政,军事节节取胜,稳定了形势,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安定了人心,使天国转危为安。然而,天国的形势稍微有了转机,洪秀全又开始把斗争的目光转向内部。石达开被迫出走。然而,他的出走是“另树一帜”,还是“远征报国”呢?1856年夏天,正当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到全盛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

  •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难得糊涂”解:对仕途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燮为什么是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扬州八怪是指哪八怪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看来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难得糊涂”,原是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刻在一方闲章上的一句“心”语,是由他所觉、所悟、所感而抒发的一种情怀。说起“难得

  • 残疾人会被歧视:汉朝有人因腿瘸而失去了相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很多人都是歧视残疾人的,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社会怎么歧视残疾人的

    韩安国是现在河南商丘那地方的人,早年学过“帝王之术”,起初给梁孝王刘武做幕僚,因协助梁王顽强阻击吴楚七国叛军而出名。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又深得太后窦氏疼爱,加上平叛有功,一时骄纵得无法无天,在自己的封国俨然摆出天子的派头,引起了太后和皇兄刘启的极大不满,以至于梁国的使者朝见,统统不见。韩安国一

  • 高分低能的光绪皇帝:老师赞他远超当年的同治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同治皇帝只活了19岁,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是好皇帝吗

    晚清皇帝中,光绪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1875年的1月13日,小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实在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为了让小皇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