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4/1/20 0:09:36

导读: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释是:一、胫骨,膝盖骨;二、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即便在后来的魏晋时期,虽有名士们闹出了许多荒唐事,但也还无人荒唐到用“膑”这样倒霉的字眼来取名的,更何况是在各种流派思想撞击的火花最为壮观的战国时代呢?因此,我们虽仍照司马迁老先生之称呼谓其孙膑,但认为他是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应是不误的。

司马迁断定,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认为在孙武离世一百多年后,孙膑出生了,然具体的出生地也不详,只知在“阿、鄄之间”,鄄即今山东省之鄄城,那么孙膑是山东人。这种有点似是而非的叙述,我们不能苛求于司马老先生,毕竟,那时能保护史料留传的方法不多。然当今有位为某庞大“孙子兵法研究会的会长”,在其精美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孙子某某世孙”字样。孙子离世才一百多年,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记其子孙时已语焉不详,真不知这位“研究会会长”是如何“研究”出自己是“孙子第某某代孙”来的!

孙膑年轻时,和一个叫庞涓的人一道学习兵法。跟谁学,司马迁没有说,后人补充说是跟随鬼谷子学的,算野史,供参考而已。庞涓先一步出师,到了魏国,受到重用拜为将。当上了将军的庞涓却悬着一颗心,那就是惧怕他的同门师友孙膑,因为他自知才能不及孙膑,若孙膑也来到魏国,那么,凭本事将会得到魏王更大的重用;若孙膑投奔他国,在战乱无一日停息的那个时代,他又难免和孙膑在战场上相见,一旦相见,他自知不敌。于是,他将孙膑骗到魏国,捏造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不仅在孙膑的脸上刺了表明孙膑是罪犯的字,还惨无人道地给孙膑施了膑刑。孙膑的膝盖骨被剔去了,成了个残废之人,后人便以“膑”名之,反到将他的真名忘了。好在名字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孙膑原来符号的丢失,并不影响他伟大而真实的存在。

孙膑脸上被刺下了侮辱人格的字,而且再不能行走,庞涓那颗悬着的小心眼终于放下来了。一个残废得不能行走的罪犯,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时,齐国有位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法偷偷地去拜望了齐国使者,向使者叙说了自己的遭遇。齐国使者一听,知道孙膑确是一位有才之人,而且很同情他的遭遇,便在使命完成后归国时,悄悄地将孙膑藏在车中载到了齐国,并推荐给了齐国的重臣田忌。田忌留下了孙膑,而且很友好地对待他。

孙膑在田忌府上虽然受到善待,但还没得到重视,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孙膑还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学。而这机会很快就来了。那时齐国的王公贵族间有一种赌博游戏,就是轮番骑马飞奔比赛,一般是每次跑三轮,以跑得快的次数多为胜。齐威王也喜欢这种赌博游戏。田忌每次与齐威王比,都很难取胜。孙膑在旁看后对田忌说:你的马比之大王的马来,并不差多少,我给你调换一下出发次序,你就一定胜出。田忌相信孙膑,便又和齐威王加大赌注比赛。临比赛时,孙膑告诉田忌:你和大王的马,都有上中下三等。你将下马对大王的上马,将上马对大王的中马,再将中马对大王的下马就可以了。田忌照此次序派马跑下来,一负二胜,果然胜了齐威王。这一样,田忌也就相信了孙膑的才能,于是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以兵法问之,叹服,便拜孙膑为军师。

魏国伐赵,赵国请齐国出兵相救。齐威王准备拜孙膑为统兵大将,孙膑谢辞了。孙膑说:我是受过刑的残废人,不好担任大将。于是,齐威王拜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专为他设计制造的车子里,随军为田忌出谋划策。田忌打算直接带领军队赶到赵国去帮助赵国,但孙膑说不可。孙膑对田忌说明不能直接带兵到赵国的理由时说:孙子曾经说过,要解开纷乱复杂的纠纷,握紧拳头使蛮力是不行的,必须用手指慢慢地解才能解得开;同样,要想解开正拼死搏斗的人,只靠力气想抓住他们的武器也是不行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使争斗者因形势的限制而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国伐赵,必然将国内的精兵强将都带了出来,留在国内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将军不如带领军队直奔魏国,那么,他们就会立即从赵国撤兵回来自救的。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兵直捣魏国。魏军果然大惊,立即从赵国撤兵,与齐军战于桂陵,结果被齐军大败。这一战例,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外延极大的成语“围魏救赵”。

孙膑在中国文化史上创造的另一应用很广的成语“添兵减灶”战例,则是发生在“围魏求赵”之后的13年。这一战,对方的主将还是孙膑的老对手庞涓,但交战的双方起了变化,是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战国时期,朝友暮敌的事多的是,因此对救韩国是早救好呢还是晚一点救好,齐威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将大臣们召集拢来商量。成侯的看法是:干脆不救。田忌认为:要是不救,韩国可能降魏,最好是早救。孙膑说:若果韩魏两军尚未因交战而受到损失,在这种时候我们出兵救韩,则等于我们代韩受伐,反过来有求于韩,将会受到韩国的牵制。而魏国是想一举攻破韩国的,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只能求救于我们。我们应先承诺助韩但又不要过早地和魏国直面冲突,那就可名利双获了。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计谋。果然,韩国仗着有齐国帮忙而接连和魏国打了好几仗,但都失败了,国力大弱,只得再求救于齐国。齐国这时才派兵,仍由田忌任将军,孙膑为军师。齐军还是采取围魏之策略,大军直接开往魏国。庞涓得到齐军直奔魏国的消息,马上回师迎敌,魏国也派出了以太子申为将的大军迎敌。而这时,齐军已经深入魏国了,前后都有魏军,形势显然对齐军不利。孙膑对田忌献计说:三晋之军向来勇猛而且很轻视我们齐军,总认为齐军将士都是些胆小鬼。我们要想取得这一战的胜利,就得利用敌军这种轻敌的思想。兵法上说:不顾百里之遥而逐利的,将损失上将;不顾五十里之遥而逐利的,军队最多只有一半能到达。我们可采取第一天筑十万口灶,第二天则只筑五万口灶,第三天进一步减少到只筑三万口灶的办法,诱敌深入。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这一计策。庞涓一看齐军的灶逐日减少,大喜,对手下说道:我就知道齐军都是些胆小鬼嘛!他们得知我大军回师,不过三天军士就逃亡了大半。于是,他放弃了步兵,只带着精锐轻骑加紧追赶。孙膑估算庞涓必然上当,而且当晚就会追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很窄,道两边地势险要,可设伏兵,他令军士砍下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以露出白色的树心来,在树心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又传令叫一万多善于射箭的士兵就近埋伏,并命令他们:一旦看见这棵树下出现火光,就对准火光万箭齐发。庞涓率军追到,见道中有大树,树上有字,可天黑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便叫士兵点火来照。这一来正中孙膑之计,庞涓还未将字读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至此,庞涓已知败局无可挽回,只得长叹一声:让你这小子成名了!便举剑自杀。齐军大破魏军,将魏太子申俘虏回国。庞涓临死前的牢骚发得不错:这一战,最终成就了孙膑军事家的英名,并永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俅如何成为宋徽宗的栋梁之才?高俅怎样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皆以为,高俅是靠“球技”一招发迹,这倒也是小看了他。高俅在结识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之前,的确是个社会闲散人员。但他的一步登天,绝非踢几下足球(蹴鞠)那么简单。在高俅没有出现之前,赵佶的球友已为数众多、不胜枚举,但在这个球友群里,只有后来出现的高俅一步登天。可见,高俅绝不仅仅是球技上一级绝尘,

  • 管仲的能力:管仲做了什么改革使得齐国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正式接受政权,究竟对齐国带来什么?鲁庄公十二年,南宫万杀死宋国国君。乘丘之战,宋与鲁交战,结果宋大败,南宫万被俘,呆了几个月,后来被放回。南宫万本是宋重臣,宋愍公不愉快,不太看得起南宫万。鲁庄公十二年,宋宫中南宫万与宋愍公下棋,边上美人看棋,南宫万说鲁公风流倜傥,如果有人做国君,非鲁公莫属。宋愍

  • 发迹前管仲:家境贫寒曾经是齐桓公对手的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曾自比管仲,可以想到,管仲是有才能的人。他是什么人呢?这是春秋时代的人,名夷吾,字仲。管仲生于哪一年不知,死于前645年,到诸葛亮时有七八百年了。他是齐宰相,有突出的才能,是春秋以来第一个改革家。齐国施行经济政治改革,同时也抓道德建设。当时,管仲贪财,怯懦,狂妄,没有气节。可以从生平往事看。年

  • 大清王朝最后的支持者们: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们虽已去世一百余年,但是每当提起他们,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

  • 北宋有个“杜拉拉”皇后 最后居然被宋徽宗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两宋后宫少内斗,因此谜案不多,这是公认的常识,原因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严,迫使历代后妃不得不以“冲淡”自守,和平共处。《明史-马皇后列传》里也特别提到,马秀英“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但是不多不代表没有,《宋史》里就记载了一个迷雾重重的“自杀门”。“黑户”女佣上位刘清菁,史称昭怀皇后

  • 谁被称为“千古智圣”?一人包下大汉智者前三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杰出人物,在当时政治、思想、军事、文化方面有很多建树。幽默诙谐的一代智圣"东方朔"东方朔本姓张,小名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神头镇)人。那么,他为什么又姓起"东方"来呢?原来他是一个"弃儿"。生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亲田氏。当他来到人间刚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真是"有娘的孩

  • 一年两月皇帝二十八年囚徒:北宋亡国之君钦宗赵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宋钦宗赵桓年号靖康,靖者,平定者,康者,安康也。此年号无疑体现了赵家对于金朝大军压境时的美好愿望。然王朝末世,君昏臣佞,忠直见斥,腐败沉沦,积重难返。他的书法家老爸惊恐之中传位于他,在无奈之中只好挑起重担,不奢望有番作为,只希望能拒金军于城外。然他本来也非英主气象,奸

  • 由皇帝到大德高僧的传奇人生:揭秘宋恭帝赵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xiǎn),南宋度宗皇帝赵禥(qí)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全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南宋咸淳七年九月己丑(1271年11月2日),生于临安府之大内,是端宗赵昰(shì)的弟弟,怀宗赵昺(bǐng)的哥哥。他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哥哥端宗为他上尊号为孝恭懿圣皇帝,史称宋恭帝。从皇帝到高僧

  • 神探狄仁杰的历史原型:狄仁杰是武则天的消防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是个强势人物。他可以说是唐王朝的“首席消防员”。为什么说他是“首席消防员”呢?消防员是干什么的呢?不就是哪个地方发生险情之后,要去灭火或者去善后,要的是干练神速。狄仁杰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朝廷一旦某个地方有麻烦了,首先想到派去的就是狄仁杰。狄仁杰曾经有过一年之内,断案一万多起的记录,

  • 诸葛亮的致命缺陷:多任人唯亲且十分固执己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是史称楷模的一对仁君贤相,“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等故事千古传唱。在他们新野相识的“蜜月期”,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他们的“鱼水之欢”甚至引起草根集团的不满——“关羽、张飞等不悦”。但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一直到黄初四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