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世君臣?魏征死后唐太宗做好多对不起他的事

一世君臣?魏征死后唐太宗做好多对不起他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3/12/28 5:59:45

魏征,名臣啊,大家都认识,历史书里讲得很清楚。名臣还要遇明主,若碰到个昏君,大概是成为了名臣的。因此,李世民与魏征便成了一对千古君臣,他们的事迹,至今还被传颂。

记得上课时有讲,一次,太宗盛怒入后宫,长孙皇后忙问何故。太宗说我一定要杀了那乡巴佬,我一定要杀了那乡巴佬。原来,是魏征直言冲撞了他。长孙皇后听罢,整衣下跪,说道,皇上应该高兴才是啊,他知道你听得进劝谏,才敢明说啊——这是好话,也是实情,于是太宗气便消了。

又有一次,魏征进宫见皇上,皇上正玩鸟呢,一见他来,马上将鸟笼在袖中。这魏征却故意不停地说叫说,最后,鸟被闷死了。

魏征死后,太宗伤心欲绝啊,留下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我少了块镜子”的传世名言,并画像挂在凌烟阁,以资怀念。

以上三个故事,被用来证明太宗是好皇帝,魏征是好大臣,不出现贞观之治,孙悟空都不同意啊。

可大家知道魏征死后,又有些怎样的遭遇吗?

据《旧唐书》载,他曾经向太宗推荐侯君集杜正伦是宰相之材,孰料,后来杜正伦因犯罪被罢黜,侯君集正是犯逆被杀。他推荐的两人都没好结果,太宗便怀疑他有结党营私之嫌,昧着良心把这些无用的人推上高位。加之后来有人告诉太宗,说魏征把以前进的那些谏言都留了底并交给史官褚遂良——这是啥意思啊,难不成他魏征犯颜进谏并非为了皇上好国家好,只为自己忠臣之名啊——太宗更不高兴了。

后果便来了,之前许婚嫁衡山公主给他长子叔玉,现在手诏停婚——皇帝无戏言,也是跟着形势走——又据《新唐书》中说,“而仆所为碑”,把他碑都推倒了——就差没把他挖出来问问他居心何在了——经过几折腾,魏征家族便衰落下去。

事到此,似乎要结束了。先好得粘一起又坏到分道扬镳的事,也多得很。没什么好奇怪。可皇上的心思,比起天上的云还易变啊。后来辽东战事起,“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费了好大劲啊,太宗又有些惆怅,要是魏征还在,哪有这些破事咯——因此,“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原来,这对君臣有这多恩恩怨怨,根本不是书上写的那么完美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新朝皇帝王莽:史上最能隐忍的皇帝一忍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曾经篡夺汉家天下,亲手结束了西汉王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有赞扬,有贬低。王莽幼年生活坎坷,因为父兄先后去世,所以是叔父们养大的他。青年后,他是当世楷模。家族中先后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时,王莽依然坚持清贫,服侍母亲及寡嫂,尤其是对哥哥的儿子,更是管教严厉。这个王家的另类38岁时成为大司马,步

  • 解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殉国而死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有治国之才却无治国之运,从他哥哥手上接过了一个满目疮痍快烂的江山,踏上了十七年整饬、治国、征战、亡国的征途。也有人说他就是昏君一个,身在帝位十七年,毫无作为,死的时候竟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历史上的崇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1611年出生的崇祯帝,十六岁登基

  • 明亡于万历溺爱?福王朱常洵是如何挖空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福王是万历第三子,母亲郑贵妃。万历的皇后姓王,但没有生育

  • 昏君奸臣之论:如果没有昏君何来祸乱朝政的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明君,也有昏庸懦弱治国无策的昏君;有名垂千古的治世之能臣,也有遗臭万年误国害民的佞臣。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实,明君与能臣,昏君与奸臣,都是相伴而生的。君主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是其能力的最大值。准确辨别臣子的忠奸与才能,是成人臣为人君者的能力的核心。每逢乱世

  • 南北朝第一明君宇文邕: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中上有一些 “悲催”的人物,他们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成功在望之际,却倒在了时间的面前。天不假年,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几年,十几年。之前小编曾介绍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皇帝,曾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而他却仅仅在位五年零六个月

  • 宋太祖赵匡胤:光明磊落、霸气十足的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周显德六年

  • 宋史解密:岳飞真的是因为“立储”问题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在宋代建言立储、武将参与立储都不是触犯禁忌的事情。——稍微通读过一点宋史的人都会知道,从北宋开始,宋朝的皇帝“不举”导致皇储成问题的不是一个两个,所以立储一直是大事而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禁忌。北宋时期还有两位参与立储的武将——李璋和燕达,不但没什么事儿还荣宠而终。所以“武将参与

  • 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因为处于艰难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

  • 杀母立子!汉武帝为何制定如此残忍的立储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起兵反抗失败,被迫自杀,此后汉武帝一直没有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汉武帝一生共有6子,分别为太子刘据、齐王刘闳(早逝)、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少子刘弗陵。但岁月不饶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步入晚年,他必须做出选择。公元前88年,汉武帝依照旧例到

  • 第一铮臣魏征:魏征究竟向唐太宗提了哪些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一个明君,但不是一个完人,因此,他就会犯错误,但他大度,能真正地听取不同意见,于是,他成就了一代名臣魏征;魏征珍惜自己的国士身份,以事天下高于事一人,凡利国之事,则知无不为,于是,他成就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也完美了李世民的明君形像。一个敢说,一个能听,当我们徜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不得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