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只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关键时候他能狠起来

项羽只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关键时候他能狠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4/1/19 9:36:17

提起项羽,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强悍这个词,当得一个霸字,项羽自己也这么认为。反秦战争胜利,项羽 “封立王侯,政由羽出”,自称“西楚霸王”。这里,“霸王”这两个字,第一的意味似乎更浓一些。在王爵中坐第一把交椅的,不就是第一吗?为了这把交椅,项羽确实下了狠功夫。

项羽第一次下狠功夫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起义,秦会稽代理郡守殷通看到天下亡秦之势已成,找项羽的叔父项梁来商量起事,项梁建议说:“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请召籍,使受令召桓楚。” 项羽名籍字羽。郡守同意了,项梁就把项羽叫来,对项羽使个眼色,说:“可行矣!”于是项羽手起刀落,郡守的人头就从脖子上掉了下来。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遂举吴中兵。”项羽为叔父夺得这支起义队伍的头把交椅,也为自己今后坐上头把交椅奠定了基础。

项羽第二次下狠功夫是在秦二世三年。项梁顺利拿下会稽郡守脑袋,夺得第一桶金,听从范曾建议,以恢复楚国为号召,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担任名义上的义军首领,沿用楚怀王的名号,作为团结原楚国贵族残余力量的手段。在这段时间里,项梁的部队打了几场胜仗。然而秦朝的部队马上增兵,组织反扑,在一次夜袭中大败楚军,项梁战死。这时名义上的义军领袖楚怀王熊心立即发挥了领导作用,任命没有军事实力的宋义为上将军,“诸别将皆属,号卿子冠军。” 起义部队的主力项氏军事集团的代表人物项羽为次将。宋义成为这支起义部队的军事首领。当时,秦军大败项梁以后,认为“楚地兵不足忧”,转而攻打另一支起义部队——赵国,赵国部队退守巨鹿城。宋义按照楚怀王心的部署,北上解救赵国的巨鹿之围,但是部队行至中途停留下来,不再前进。项羽催促宋义赶紧开赴前线,救援赵国。宋义的战略意图是“先斗秦赵”。说:“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罢,通疲。同时说:“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这话项羽听了一定不受用。项羽故伎重演,在早晨拜见宋义的时候,又一次手起刀落,宋义的人头就从脖子上掉了下来。然后宣布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之。”于是项羽被推举为代理上将军。理由十分充分,“首立楚者,将军家也。”同时“使桓楚报命於王。王因使使立羽为上将军。”项羽终于登上了起义部队军事首领的宝座。

第三次下狠功夫是在下一年,也就是汉元年。这时反秦战争已经胜利,项羽已经是事实上的天下老大了,只是名义上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二,因为上头还有一个楚怀王心。这让项羽不爽,他要名符其实。项羽说话了:“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王之。”反秦起义时项梁自号武信君。项羽这话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楚怀王只是给我项家利用的工具,工具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可以扔掉;其次,“灭秦定天下”的是我项羽,所谓“将相诸君”只是陪衬而已;再其次,这天下我们大家分了吧,多么诱人的一块糖。话说到了,就该动手了,楚怀王危矣。不过现在的项羽,已经沐猴而冠,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他只要努努嘴,就有人替他动手。于是,“羽乃阳尊怀王为义帝”,并把他赶出当时的国都,像流放一样赶到长沙去了,指使心腹英布手起刀落把他给杀了。这样项羽名正言顺地当起老大来了,“乃分天下以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

不择手段地要当天下第一的项羽,作为历史人物干卿底事,但是要生活在身边,难免让人心里惴惴的。谁知道这种人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手段,让人丢了脑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有句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还得加上一句,只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社会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社会不需要只知道削尖脑袋往上爬的人才。社会需要竞争,有竞争社会才有活力,但应当如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应当有竞技规则管着,这是每一位竞技活动组织者都知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乱世出英雄: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开国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乱世出英雄还是英雄出乱世,为什么只有乱世出英雄,明朝朱元璋开国功臣排名

    导读:可能大家都明白,要排定这种名次还是很难的,这既要考虑朱元璋的用人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将领的个人因素。朱元璋用人多疑,他是既看能力,也看忠诚度,而且他一般不会连续让一位大将执掌重兵去建立巨大的功勋——这样就给了某些能力较次一点的将领建功的机会。所以,我所排定的这一名单只能算是一个参考,其实大家心中

  • 清官离任是明镜:只有离任仍然清廉如水才是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平乐·春风依旧,历史上清正廉洁的清官,清廉的官还有吗

    “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这首打油诗,对贪官污吏的形象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讽刺。官员离任时,最能看出其是否清廉。历史上许多清官在离任时给人民留下一个清廉的背影,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骑着毛驴一身轻。“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乾隆年间任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知

  • 海瑞是明察秋毫的的清官?明察秋毫起码谈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海瑞是清官但是是好官吗,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海瑞哪朝人

    海瑞罢官是作家吴晗发表的一部京剧,里面描述的是海瑞敢于说真话,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故事,一个为官清廉的海瑞就出现在大家的印象中,近一些年来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大打折扣。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

  • 弃用清官海瑞的张居正:他为什么不用清流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评价海瑞,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没有梁启超,曾国藩能推翻清朝吗

    张居正,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如果没有当年明月认定王阳明为“明朝一哥”,估计明朝再没有比张居正更适合这个称号的人了。张居正由寒塘草舍经历近三十年的官场沉浮终于登上首辅的宝座,后人称他为“救时宰相”。他在主政时期内大刀阔斧,破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实行“考成法”,去除吏治弊政,使得

  • 海笔架和拗县令:明朝海瑞为何会成为清流模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瑞真的是清官吗,小县令,清朝迁海令

    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担任教谕一职,是海瑞仕途的起点,而他在这一时期获得的“笔架博士”的外号正好彰显了他为人为官的性格特征,他后来的仕途发展和受挫大致上都是因为这种不事权贵不懂阿谀的性格。海瑞虽然性格狂狷、执拗,但是担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四年的功绩有目共睹,因此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天被擢升为浙

  • 揭秘真实包公:本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白面小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戏台上的包公,是个大黑脸,黑额白眉,额心上描一白月,加上长长的黑髯口,乌黑的官帽蟒袍,唱起来声若洪钟,底气十足,整一个性情耿直,疾恶如仇的“黑煞星”模样!自宋以来,包公这粗犷豪爽的形象已被民间认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殊不料,我脑海的这个形象,竟在一次旅途中被推翻了。那是在开封,一千年

  • 侯景的悲剧:被南北三朝一起逼反的可怜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侯景这个人,会看相的“事后诸葛亮”这样解说他的相貌:“侯景个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宽额头高颧骨,脸色暗红,没有胡须,眼神喜欢在地面上左顾右盼,声音喑哑嘶裂。此种相貌,请联想一种动物。答案是豺狼。豺狼有什么特征呢?吃人,也会被人吃!(景长不满七尺,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

  • 苦逼皇帝唐顺宗李诵:当太子26年 在位不足200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顺宗在父亲德宗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 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当时习惯,就是26年。顺宗被立为太子以前的生活状况,我们

  • 历史的悲剧:身死族灭的吴三桂如何走入死胡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翻了翻《明史》,看完之后可谓是感慨良多,喟叹不已!尤其是当明帝国大势已去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后,作为亡国孤臣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人生抉择,以及因为这些抉择而给他带来的人生际遇更是让我感叹唏嘘……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

  • 名相狄仁杰受宠的原因:疑被武则天暗恋一辈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太原南郊区)人。他出生于官僚家庭,少年时就进入仕途,表现不凡;在一次被人诬告后,反而得到上司的赏识,从此进入法律界,逐渐升迁到一级大法官的位置。狄仁杰是个工作狂,一年内就处理了前任积压许久的诸多案子,释放了上万名冤枉的无辜百姓,顿时名扬海内外,成为明镜高悬的神探级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