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盗嫂偷金的陈平为何被重用:连韩信都被他蒙了

盗嫂偷金的陈平为何被重用:连韩信都被他蒙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4/2/11 8:14:57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功劳恐怕并不比前面提到的那些差,甚至略有过之,当然这种阴谋主要对敌人用,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只不过不大光彩而已。陈平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辅佐刘邦的最大功绩就是在关键时刻玩了几次阴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是汉代第一阴谋家。

韩信萧何张良等人不同,那些人要不真刀真枪,要不运筹帷幄,反正是特有风度特让人羡慕的那一种功成名就,而陈平则十分“另类”,没有战功,手也不能缚鸡,专门靠“玩阴的”博得刘邦的赏识,有时也起到了大作用,他最终也成为汉初重臣,官居高位,可以称得上是阴谋家的“楷模”。下面就看看他的几个“得意”之作。

一、玩弄韩信于股掌之间。

刘邦打不过项羽,韩信可不怕他,汉军中惟有韩信节节胜利,与楚军形成对峙状态,韩信一看刘邦败得不像样子,讲价的机会来了,要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当然不爽,我被围了你不来救,还伸手要官,怎么得了,正要发作陈平又站了出来,痛陈利弊,韩信重兵在握,这时激怒他会没有好下场,就算打赢楚军也会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大局着想,一个字“封”,要什么给什么。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最终韩信灭掉了楚军,打下了刘家江山,不封能有今天吗?

故事还没完,一“封”就了事了吗?刘邦成功以后就开始对韩信不放心了,打算与他疆场上一决雌雄。陈平又出来了(我知道他该出来了),向高祖问了一个问题, “跟韩信交锋,你能打得过他吗?”高祖无语,也不可能有语,事实是打不过。然后高祖自然会问到怎么办,陈平的回答很干脆“擒韩信,一力士足矣”。后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吧,我不喜欢为了字数问题而多费口舌。

韩信绝非等闲之辈,但让陈平玩得好像挺惨,用股掌之间比喻都不过分,能有如此“功力”,大家说陈平够不够汉代第一阴谋家这个称谓,我看称为古今第一阴谋家也未尝不可。

二、声东击西救刘邦。

大家知道韩信版的声东击西,那是武的,陈平还有一个文的,虽然有“抄袭”嫌疑,但他的效果注定要比韩信的好,因为是救了刘邦一命啊,这是个天大的人情啊。

陈平可以说有眼光,他在项羽手下的时候正是项羽不可一世,刘邦战战兢兢的时候,一般人都看好项羽,想在他那捞点资本,可陈平却独独看好快成了丧家之犬的刘邦,眼光那叫一个准!不过这也使他的人品受到怀疑,不忠的嫌疑恐怕脱不掉了。当时的刘邦被项羽扣在咸阳,基本处于软禁状态,生命都危在旦夕,陈平在这个时候出手了,看来他把握时机的功力也不差。他先是给项羽“出主意”封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其实就是架空了,这样项羽就可以直接号召天下了,这正中项羽下怀(看来他也不是好鸟),项羽和主心骨儿范增商量后,范增也表示同意,毕竟这效果太诱人了,凡人是架不住诱惑的。陈平借机顺水推舟地建议范增去办这件事,老范头也正好要抢这个功劳,这下中了圈套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支走了范增,还乐呵呵地走了,谋士没了,剩下的那是一个没大脑的,好对付了。

接下来陈平建议诸侯的兵力在关中太浪费粮食,最好都放回去,这下项羽犯了嘀咕,陈平又适时地建议把刘邦单独扣下,项羽马上消除了疑虑,以为陈平是忠心不二地建言,大大地良民,就把诸侯放了回去。这时陈平又授意张良向项羽请假,让刘邦回沛县省亲,项羽再笨也会觉得不对劲的,这时陈平又站了出来,说可以把刘邦的家属接到咸阳扣为人质,然后让刘邦去汉中上任,毕竟是封了汉王的,要取信于天下,说话要算数云云。看来他把项羽算摸透了,这是个直肠子讲义气的莽夫,果然,项羽觉得有理,一一照办,刘邦大摇大摆地上任了。陈平呢,跟着一块跑了。

三、瞒天过海解荥阳之围。

谋士没了,项羽的勇也不可小视,还是把刘邦围困在荥阳不敢露头,突围不成后陈平又蹦了出来,献了一个诈降之计,写降书约定东门投降,然后带领一个貌似汉王的小卒前来举行“受降仪式”,把楚军吸引在东门一带,最过分的是,他先是派出两千多名妇女从东门涌出,分散楚军的注意力,然后假汉王慢慢地乘车而出,楚军先是饱餐秀色一片躁动,后来又争相拥挤来看假汉王,场面一片混乱,刘邦趁机带领一干武将杀出西门逃向关中,又跑了。这招看起来像是瞒天过海之计,但是把妇女推出去当挡箭牌是不是过分了。

四、反间计除范增。

楚汉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以项羽之勇,势力之大,刘邦一开始还真吃不消,况且还有一个范增出谋划策。这时陈平又出场了。他先是拨出大批黄金贿赂楚军将士,让他们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味的功劳最大,但却没有封赏,他们已经和汉王商量好了,共同灭项羽三分天下”,别人可能不当回事,项羽就转不过来弯儿,还真的疏远防备起这两个人。

后来钟离味残废了,就剩那个老范头了,这下陈平更不会放过他,他一再向楚营使者宣扬“我们只知范增不知霸王”,还问使者是不是亚父派来的,使者惊讶地说是霸王派来的,陈平马上就做迷茫状,“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呢”,看看,就这演技,十个金马奖也跑不了啊。问题是这部“烂戏”还真有观众,项羽真的把范增撵回家养老去了,这委屈老头子怎能受得了,一命呜呼了,一个著名谋臣,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项羽只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关键时候他能狠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有勇无谋的人有哪些,项羽并非有勇无谋而是太年轻,项羽吕马童

    提起项羽,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强悍这个词,当得一个霸字,项羽自己也这么认为。反秦战争胜利,项羽 “封立王侯,政由羽出”,自称“西楚霸王”。这里,“霸王”这两个字,第一的意味似乎更浓一些。在王爵中坐第一把交椅的,不就是第一吗?为了这把交椅,项羽确实下了狠功夫。项羽第一次下狠功夫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起义

  • 乱世出英雄: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开国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乱世出英雄还是英雄出乱世,为什么只有乱世出英雄,明朝朱元璋开国功臣排名

    导读:可能大家都明白,要排定这种名次还是很难的,这既要考虑朱元璋的用人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将领的个人因素。朱元璋用人多疑,他是既看能力,也看忠诚度,而且他一般不会连续让一位大将执掌重兵去建立巨大的功勋——这样就给了某些能力较次一点的将领建功的机会。所以,我所排定的这一名单只能算是一个参考,其实大家心中

  • 清官离任是明镜:只有离任仍然清廉如水才是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平乐·春风依旧,历史上清正廉洁的清官,清廉的官还有吗

    “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这首打油诗,对贪官污吏的形象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讽刺。官员离任时,最能看出其是否清廉。历史上许多清官在离任时给人民留下一个清廉的背影,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骑着毛驴一身轻。“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乾隆年间任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知

  • 海瑞是明察秋毫的的清官?明察秋毫起码谈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海瑞是清官但是是好官吗,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海瑞哪朝人

    海瑞罢官是作家吴晗发表的一部京剧,里面描述的是海瑞敢于说真话,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故事,一个为官清廉的海瑞就出现在大家的印象中,近一些年来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大打折扣。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

  • 弃用清官海瑞的张居正:他为什么不用清流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评价海瑞,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没有梁启超,曾国藩能推翻清朝吗

    张居正,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如果没有当年明月认定王阳明为“明朝一哥”,估计明朝再没有比张居正更适合这个称号的人了。张居正由寒塘草舍经历近三十年的官场沉浮终于登上首辅的宝座,后人称他为“救时宰相”。他在主政时期内大刀阔斧,破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实行“考成法”,去除吏治弊政,使得

  • 海笔架和拗县令:明朝海瑞为何会成为清流模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瑞真的是清官吗,小县令,清朝迁海令

    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担任教谕一职,是海瑞仕途的起点,而他在这一时期获得的“笔架博士”的外号正好彰显了他为人为官的性格特征,他后来的仕途发展和受挫大致上都是因为这种不事权贵不懂阿谀的性格。海瑞虽然性格狂狷、执拗,但是担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四年的功绩有目共睹,因此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天被擢升为浙

  • 揭秘真实包公:本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白面小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戏台上的包公,是个大黑脸,黑额白眉,额心上描一白月,加上长长的黑髯口,乌黑的官帽蟒袍,唱起来声若洪钟,底气十足,整一个性情耿直,疾恶如仇的“黑煞星”模样!自宋以来,包公这粗犷豪爽的形象已被民间认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殊不料,我脑海的这个形象,竟在一次旅途中被推翻了。那是在开封,一千年

  • 侯景的悲剧:被南北三朝一起逼反的可怜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侯景这个人,会看相的“事后诸葛亮”这样解说他的相貌:“侯景个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宽额头高颧骨,脸色暗红,没有胡须,眼神喜欢在地面上左顾右盼,声音喑哑嘶裂。此种相貌,请联想一种动物。答案是豺狼。豺狼有什么特征呢?吃人,也会被人吃!(景长不满七尺,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

  • 苦逼皇帝唐顺宗李诵:当太子26年 在位不足200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顺宗在父亲德宗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 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当时习惯,就是26年。顺宗被立为太子以前的生活状况,我们

  • 历史的悲剧:身死族灭的吴三桂如何走入死胡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翻了翻《明史》,看完之后可谓是感慨良多,喟叹不已!尤其是当明帝国大势已去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后,作为亡国孤臣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人生抉择,以及因为这些抉择而给他带来的人生际遇更是让我感叹唏嘘……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