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虽最终获胜 但为什么特别畏惧诸葛亮?

司马懿虽最终获胜 但为什么特别畏惧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3/12/29 13:32:10

司马懿诸葛亮的作战心理,可以用三个词来描写: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如下:

1,战前司马懿的心理对诸葛亮就特别畏惧。司马懿是个站的比较高的战略家,有好多别人没考虑的事,他很可能考虑了。战前,有三件大事使司马懿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的畏惧。其一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隆中对”的重大一步----占领了益州和汉中,那时诸葛亮大名环宇,在三国中神传,人人敬畏啊。司马懿当然知道这些,他能不怕吗?而且在司马懿心中甚至想到,如果诸葛亮硬要恢复汉室,魏国无人能与诸葛亮敌对,国家将危矣啊。其二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扶刘禅登位后,司马懿趁蜀国立足未稳之际,给曹丕出主意---趁早灭蜀国,否则魏国将面临巨大的麻烦。并且出了个具体方案:五路大军灭蜀。司马懿盘算着:诸葛亮你不是很能吗?,前一段时间我用前后夹攻之计灭了关羽,诸葛亮你比关羽能,我五路大军灭你,你如何首尾相顾啊,我看你有多能?,然而结果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这很明显吓坏了司马懿。其三是平南夷得胜而归。那时候各国都互有细做(间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诸葛亮能打败并且收降孟获。因为,诸葛亮不得地利啊。诸葛亮在地形对己不利的情况下,能七擒孟获,而且最后收降孟获,这叫司马懿听了,那可是惊天劈霹雳啊,司马懿一定吓的胆战心惊。

2,开战后,司马懿直扑街亭,当他听到哨马报说:街亭已被占领,司马懿仰天长叹:我不如诸葛也。但当他知道了街亭的具体情况后,并没有说诸葛亮计策不行,而只说诸葛亮用人不当。从战中的好多事例,我们能看出,司马懿一直畏惧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特别害怕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从来不敢大胆行动。处于一种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能不战则不战、能拖延则拖延,甚至因此而受到他下级将领的嘲笑,也不肯出兵。其实,那是因为司马懿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战胜诸葛亮的办法,只能采取一种拖延性质的无奈之举。如果司马懿有办法,早就出战了。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就很典型地说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畏惧之心态。

3,冥冥之中的天意使司马懿战胜了诸葛亮。司马懿的怯战、不战、拖延、水磨功夫,冥冥之中竟然击中了诸葛亮的要害,这是司马懿所想不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司马懿真的找到了战胜诸葛亮的办法,就是水磨功夫的话,那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必定会说:看我司马懿多高明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不如我啊。可实际情况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的营盘后,叹曰:诸葛真天下奇才也。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司马懿并没有想用水磨功夫战胜诸葛亮,到诸葛亮死后,他也没想到这一点。只是天不作美啊。

那么,司马懿的水磨功夫为什么能战胜诸葛亮呢?这就是唯物主义所说的,事物的运动规律。司马懿的无奈之举,碰巧符合了这个规律,继而取得了胜利。这个规律就是:对待事情必须谨小慎微,才能做到认认真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其他条件的变化了。对司马懿来说,这个变化就是诸葛亮累死了。这就成全了司马懿的所谓军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的好口才:凭此竟两次在袁绍手下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年,刘备断后笑话,刘备经历的磨难

    如果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推出去斩首。旁边也没有一个为你说情的人,那么,你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刘备这个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枭雄,就面临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危险。袁绍派出了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颜良去征讨曹操,却被正为曹操效力的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因为关羽手快,颜良甚至连“来将通名”还没来得及问

  • 关羽恃才傲物:其实只是替刘备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降汉不降曹,关羽是什么样的人,关羽为什么只服刘备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中国十大没能顺利登基的悲情太子:十大悲剧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一国之储君,未来的帝王,在登基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登基后是上帝之下,人类之上啊,算是最有前途的职业了,而且绝对是独此一家,别无他号的金字招聘,可是历史上却有些太子永远无法等到登基那天,可谓悲惨之极。可能有看客会说,在国家日益凋零,皇权旁落,社稷将倾的时候,不要说是太子,就是连皇帝都朝不保夕

  •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皇室后裔,刘渊灭西晋,刘渊是匈奴人吗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

  • 曹操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吕布不讲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收留吕布,刘备为什么害死吕布,吕布和刘备怎么闹翻的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吕布",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刘备,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 曹操为何总能选择正确的方针?郭嘉的运筹帷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嘉为什么知道司马懿要谋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郭嘉和曹操谈的时间肯定不短,因为后来史书上记载郭嘉评论的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就有很大的篇幅,出来以后,曹操说:“使孤成大势者,必此人也!”;郭嘉说:“真吾主也!”郭嘉的才能主要在于战略上的高明,属于那种“运筹帷幄内,决胜千里外”的谋士,而非审配许攸那等战术类的谋士。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哭郭

  • 揭秘: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山下奉文,阿瑟·麦克阿瑟没被选上总统

    导读:二战与朝鲜战争期间,两任总统多次召麦克阿瑟回国述职,他均以军务在身而推脱。根据麦克阿瑟的要求,达成的妥协是在华盛顿与麦克阿瑟总部之间的地点同总统会晤:与罗斯福的会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总统携参谋长莱希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研究战场形势;与杜鲁门终其一生的唯

  • 疯子皇帝北齐高洋:装扮成乞丐去街头找乐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了疯子皇帝小说,高洋北魏,拐个皇帝回现代七个小暴君

    建国初期,高洋励精图治。高丽、蠕蠕、库莫奚、南朝萧绎都相继遣使朝贡。“终践大位,留心政务,理刑处繁,终日不倦。以法政下,公道为先”。 天保三年(552)春,高洋亲自率军讨伐在代郡一带屡次侵境的库莫奚,“大破之,获杂畜十余万”。天保四年冬,高洋又北巡冀、定、幽、安四州,北讨契 丹。“亲逾山岭,为士卒

  • 勤俭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最不该亡国的亡国之君:杨广的梦想真的很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依据《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为炀。”李渊夺位后,便将这个恶谥给了杨广。而杨广还是李渊的亲表弟,两人共同的外公是独孤信。“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作相公。若使二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历史上的隋炀帝并非一个昏庸无能之辈,《隋书》说他“少敏慧,美恣仪”,弱冠平陈,显示了其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