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北伐被叫停和秦桧没关系:南宋朝廷没钱了

岳飞北伐被叫停和秦桧没关系:南宋朝廷没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41 更新时间:2023/12/11 18:17:31

我们读《水浒》,其实也是读货币的流通,英雄豪杰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称金银。吃喝之余,少不了要有手头把握海量货币的乐趣。好汉们最爽的举动除了打抱不平,就是拿出一锭银子,砸在柜台上,大吼一声:小二,上酒!宋公明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就是因为他把货币带来的便利,输送给穷人和落魄的好汉。谁让我们享受货币的乐趣,谁就是我们的老大,所以宋公明成了好汉们的头。

《水浒》讲的是宋朝的事,宋朝也是一个货币的时代,成败兴亡都系于它,今天我们且进入宋朝的金融体系和货币市场看看。

引子:秦桧借理发解决钱荒难题

南宋初期的京城,忽然发生钱荒。不知道是南宋王朝的央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战争形势吃紧使然,市面上忽然流动性匮乏,各大钱庄资金头寸开始吃紧。钱庄的伙计们都背负着沉重的纳储任务。说不定还出现存款送礼,存款返现等手段。

一个偏安的王朝,被货币苦恼着。

怎样增大货币流量,把现金给逼出来?这个难题不是军事奇才岳飞所能解决的,任务落到了内阁首相秦桧的肩上。秦桧是奸臣,奸臣也是能臣,起码看上去是能臣。秦桧可能运用了大量符合金融学原则的举措,然而收效甚微。某日,秦首相摸摸头上发,哎呀,长了,也白了,白发三千尺,只为货币愁。该理发了。

借理发师传金融消息

内阁大院里有理发厅,秦桧叫来一个理发师帮自己打理头发,剪刀声里,秦首相还在思索着货币。理发师也纳闷:领导在思量什么烦心事呢?打理完毕,秦桧的眉头舒展开来,他看着理发师,似乎是在黑暗中看见明星,然后,亲手拿出一张五钱的货币给理发师。当时理发时价是两钱。理发师正忙着找钱,秦首相慈祥地一笑:“不用找啦。”理发师正要谢,秦首相又低声说:“师傅啊,知道我为啥不叫你找钱吗?”消息来了!理发师竖起耳朵听。

秦桧于是发布最新货币消息:“千万不要对外头说,宫里传出密旨来,我们现在用的货币,过几天就不用了,还不如早点用出去。”

一场最新货币动态新闻发布会就在理发厅完成了。信息的第一个接受者——理发师,成了秦内阁在民间的消息发布人,他立即将秦内阁的意思传达给自己的 “刀下客”,“刀下客”们又传给桌上客,桌上客传给坊间老友:最新消息,据秦内阁理发厅消息人士透露,现行货币不日内将实行大更换,大家有钱快用啊。

于是,现钱如火山爆发一般喷向市面,现金流爆炸式地增大。

钱荒解决了,奸臣秦桧奸奸地笑了。

探源:大宋王朝的“货币战争”

以上消息来源于南宋张端义的“博客”《贵耳集》,可靠性不敢断定。但是,整个北宋南宋王朝缺现钱,倒是不争的事实,秦桧也肯定面临过这种金融难题。

货币战争一:围剿铁钱的战争

公元971年,大宋王朝统一了,然而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割裂的政权。整个金融流通区域存在两种货币:铜钱,铁钱。铜钱流行于北方,铁钱流行于四川和江南。在以铜钱为核心的中央金融系统的“卧榻”之旁,岂容臣服地区的铁钱酣睡?

于是,大宋中央政府展开第一场货币战争,不遗余力地要消灭发动的铁钱。战略部署为:封杀江南铁钱,以滚滚长江为防线,禁止铁钱北跨长江;捣毁铁钱的生产体系,代之以铜钱生产系统,在江南地区大力开发铜矿,从源头上消灭铁钱;在战争中又区别对待,货币战争没有覆盖四川地区。

从短期战果上看,战役似乎取得胜利,铜钱开始在江南通行;然而,长期来看,嘿嘿,未必。铁钱以四川为根据地,一直顽强地生存着。一直熬到北宋中期,终于西北起战事了,大宋跟西夏较劲,前线就是“钱线”,打仗是耗银子的事情,政府加大货币供应,铁比铜贱,北宋政府不得不允许在战区——陕西,河东,铸造流行铁钱,从江南货币战场撤军的铁钱,曲折扩充到西北。

货币战争二:南宋与金的金融战

一路打仗没消停,一直打到南宋。宋国对金国,不只是岳飞,韩世忠与金军兵刃相见,在货币上攻防色彩也明显。宋金的军事前线为淮河一带,货币前线也如影随形地停留在这一带。铜钱是珍贵的货币,当然不能流入金国,但前线战区的居民总得使用货币吧?

于是,铁钱又有了用武之地。南宋“央行”批准前线淮河地区为铁钱流区,禁止铜钱进入该地区,免得陷入“借寇兵而赍盗粮”(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尴尬局面。按照这个标准,铁钱应该可封为“民族英雄货币”,因为它就是阻断铜钱北上流失的战术屏障。

货币战争三:争夺纸币发行权

上面说过,在首次货币战争中,四川地区成为金融特区,铁钱大行其道。铁钱的通行导致另一种货币的产生:纸币。你想想,铁钱多重啊,背个三两贯铁钱上市场,已经是不堪重负,买个醋打个酱油还行,如果是上千贯的交易,例如买房子付首期之类的,按照现在的房价,那还不得背座铁山走?“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不急,四川人民的智慧是雄起的,化铁为纸还不行?于是,川中地区十几家富豪联手,在经过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创办交子——史上最早的纸币。

这十几家富豪互相作保,用纸张印造交子,纸币上也有图案,一般都是“屋木人物”。在官方监督下印好纸币后,每户人家只要上交相当的铁钱或银子,于是就领取相应价值的交子,然后拿着交子去做交易。如果要将交子换取现金,那么,每贯钱收三十文的利息。

然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在没有政府监督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贪婪会侵蚀交子的价值。史载在交子的流通过程中,“亦有作伪”者,具体过程不太清楚。反正这帮奸商,等到交子使用者前来兑现现钱时,居然关闭交子铺,卷起现金走人,“关闭门户不出”。官府其实还是蛮作为的,派出捕快、“特警”帮着用户追钱兑现,结果到手时不能如数,一千块钱只能追回七八百块钱。

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大宋王朝起初想关闭交子银行,但是考虑到四川人民已经习惯交子交易,于是,政府接手交子银行。印造发行流通,全由政府一手操办。起初,政府还老实,库里有多少银子,市面上就发行多少交子,也就是说,准备金率为百分之百。三年发行一次,期满时严格要求拿着交子交换实体货币。

不过,时间一久,情况就复杂了。公务员多了要发俸禄,和契丹西夏打仗要军费,和金国作战要扩充军费,财政问题大了,于是就增发货币,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也增发货币,“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于是货币严重贬值。

讲到这里,我就不难明白为何岳飞的北伐大业被半途叫停了。

解密:岳飞北伐被叫停或源于货币吃紧

交子发展到南宋,被称为会子。南宋的地盘缩水了,没了淮河以北,个人估算一下,当时的控制领域大约也就140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12个福建,或 8个广东,财税来源也就福建、江浙、广东、西蜀和江南一带,只有北宋时期的五分之一,以北宋五分之一的财力,对抗比北宋面对的大几倍的军事压力,窘况可想而知。

到此,也不奇怪前面所说的,市面上为何那么缺钱了。光靠忽悠理发匠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增发纸币,导致货币严重贬值,一直贬到咱们的大宋王朝灭亡。

岳飞也为费用纠结

我们想象一下:岳飞的大军在前线一路高歌前进,捷报传来,宋高宗就叫秦内阁拿着信用卡刷一下,捷报频传,于是秦内阁手里的信用卡就频频地刷,刷呀刷,刷到岳飞快打开封城和黄龙府了,秦内阁一看信用卡,傻眼了,于是报告:启奏陛下,严重透支!

透支?那就撤军!告诉岳总司令,别打啦,没钱啦。不回来?十二道金牌把他叫回来。

其实,对于巨额的战争费用,海量的货币使用,岳飞也是很清醒的,《宋史》记载他每次申请军事费用,总要很纠结地说:“东南民力,耗敝极矣”。东南地区的财富,都耗光了!

从军事角度和个人军事才能而言,我个人丝毫不怀疑岳飞的北伐作战企图,但是,没钱又奈何?

对于秦桧的投降主义路线,我一直是否定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货币的短缺确实也是叫停岳飞北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当时的记载,军费开支已经占到南宋财政开支的七成以上。

明朝郎瑛的《七修续稿》说出了岳飞北伐被叫停的原因:“以钱谷兵甲之无所出欤?”钱粮兵器等军用屋子没法供应。郎瑛这话也不是乱说的,他有考古依据,他曾经挖出一块南宋时期的铜牌,宽一寸,长两寸,这是奥运会运动会铜牌吗?非也,是临安府的临时货币,抵三百文钱,郎瑛由此猜测:宋政府南渡,拮据到实在没办法了,拿这个当货币来补救财政上的困境,铜牌相当于当时的交子会子之类的货币:“必南渡国穷,救补通变之物,交会钞引之类。”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牌子当钱用,政府的货币危机,可想而知。

所以,郎瑛推论:如果继续用兵,则将导致经济上的崩溃,政府破产,更早亡国:“急于用兵,徒促沦亡”。

结语一:岳飞很有种,却碰上没种的老板宋高宗,没种的经理人秦桧,这是他职场悲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经济上的原因,他很有智力魄力,却没有货币,“踏破贺兰山缺”的事业没有资金支持,只好拍着栏杆“仰天长啸”了。

结语二:大宋年年与货币问题纠缠,年年不得消停,再结合一战以来的经济形势可见,经济上所谓的繁荣期,其实只是上一个危机和下一个危机当中短暂的喘息期而已,好个三五年,然后烂个七八年,从一个通胀走向另一个通胀,大宋如此,全球也如此。有木有好办法解决,有木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虽最终获胜 但为什么特别畏惧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输给了司马懿吗,诸葛亮为什么怕司马懿,司马昭看穿了司马懿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作战心理,可以用三个词来描写: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如下:1,战前司马懿的心理对诸葛亮就特别畏惧。司马懿是个站的比较高的战略家,有好多别人没考虑的事,他很可能考虑了。战前,有三件大事使司马懿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的畏惧。其一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隆中对”的重

  • 刘备的好口才:凭此竟两次在袁绍手下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年,刘备断后笑话,刘备经历的磨难

    如果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推出去斩首。旁边也没有一个为你说情的人,那么,你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刘备这个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枭雄,就面临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危险。袁绍派出了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颜良去征讨曹操,却被正为曹操效力的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因为关羽手快,颜良甚至连“来将通名”还没来得及问

  • 关羽恃才傲物:其实只是替刘备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降汉不降曹,关羽是什么样的人,关羽为什么只服刘备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中国十大没能顺利登基的悲情太子:十大悲剧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一国之储君,未来的帝王,在登基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登基后是上帝之下,人类之上啊,算是最有前途的职业了,而且绝对是独此一家,别无他号的金字招聘,可是历史上却有些太子永远无法等到登基那天,可谓悲惨之极。可能有看客会说,在国家日益凋零,皇权旁落,社稷将倾的时候,不要说是太子,就是连皇帝都朝不保夕

  •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皇室后裔,刘渊灭西晋,刘渊是匈奴人吗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

  • 曹操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吕布不讲底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为什么要收留吕布,刘备为什么害死吕布,吕布和刘备怎么闹翻的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吕布",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刘备,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 曹操为何总能选择正确的方针?郭嘉的运筹帷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嘉为什么知道司马懿要谋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郭嘉和曹操谈的时间肯定不短,因为后来史书上记载郭嘉评论的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就有很大的篇幅,出来以后,曹操说:“使孤成大势者,必此人也!”;郭嘉说:“真吾主也!”郭嘉的才能主要在于战略上的高明,属于那种“运筹帷幄内,决胜千里外”的谋士,而非审配许攸那等战术类的谋士。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哭郭

  • 揭秘: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星上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山下奉文,阿瑟·麦克阿瑟没被选上总统

    导读:二战与朝鲜战争期间,两任总统多次召麦克阿瑟回国述职,他均以军务在身而推脱。根据麦克阿瑟的要求,达成的妥协是在华盛顿与麦克阿瑟总部之间的地点同总统会晤:与罗斯福的会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总统携参谋长莱希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研究战场形势;与杜鲁门终其一生的唯

  • 疯子皇帝北齐高洋:装扮成乞丐去街头找乐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了疯子皇帝小说,高洋北魏,拐个皇帝回现代七个小暴君

    建国初期,高洋励精图治。高丽、蠕蠕、库莫奚、南朝萧绎都相继遣使朝贡。“终践大位,留心政务,理刑处繁,终日不倦。以法政下,公道为先”。 天保三年(552)春,高洋亲自率军讨伐在代郡一带屡次侵境的库莫奚,“大破之,获杂畜十余万”。天保四年冬,高洋又北巡冀、定、幽、安四州,北讨契 丹。“亲逾山岭,为士卒

  • 勤俭皇帝:赵匡胤为什么不允许公主穿新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