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与“冲冠一怒为红颜”:军人不要参与政治

吴三桂与“冲冠一怒为红颜”:军人不要参与政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3/12/18 21:48:13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孙吴世璠继其皇帝位。吴三桂少年英挺,善骑射],成名于十八岁,其父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被皇太极的数万大军重重包围,祖大寿与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大寿以城内兵少不肯出兵相救,三桂竟率二十多名家丁

将其父吴襄救出重围。皇太极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吴三桂的一生是备受争议的一生。

传统的观点认为吴三桂卖主求荣,是汉奸、卖国贼,而现在又有很多人为其平反,认为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且他造成的危害并没有人们传统观念那么大。而在有争议的事件上,最著名而且最重要的莫过于冲冠一怒为红颜了。吴三桂出身于辽东将门望族,一直受的是正统教育:忠君报国、马革裹尸,同时少年得志,所以对明朝有深厚的感情。他的转变有着复杂的原因。虽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但这更多的是诗人的诗意的描写而非当时的实况。“李自成令诸将发书招吴三桂,命吴襄写信劝子投降,另派人带白银4万辆犒赏吴军官兵。吴三桂和众将商议决定归顺大顺。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考虑到自己和清军结仇甚深,北归很难,而“李害父陷于不知,不必仇”,到北京后再辨明。接着听到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掠,拷掠净尽,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占,发现不能投降李自成,改变了投降李自成的初衷,寻找新的主子。”从这段文字来看直接原因有三:⑴、吴父吴襄被俘;⑵、爱妾陈圆圆被抢;⑶、京城被掠。从第三点可以看出李自成实乃一草寇、土匪而已,他胸无大略,不能够倚之为主;从第一、二点可以看出李自成根本没有重视、收服吴三桂,而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如果吴三桂入京一定有杀身之祸。这是李自成逼的三桂投降满洲。这也可从后来的情况看出,其一是山海关之战吴三桂到逼不得已才请清军入关,而如果吴三桂真要投降清军他又为何不直接引清军入关,而避免自己实力受损呢,难道他不知道保存实力在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性吗?其二是吴三桂对大顺军的穷追猛打说明吴三桂是特别恨大顺军。而这恨正是由李自成亲手造成的。其三,当时世人对吴三桂这一举动是普遍赞同的。“他请兵击败李自成,实现了亡明士大夫的共同愿望,又得到了南明政权的赏识:南京福王政权建立伊始,便将他遥封为蓟国公,还派专使北上,携银犒赏。一时之间,吴三桂这样一个在政治漩涡中挣扎图存之人,被戴上了“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的“世间伟人”的桂冠,成为了明清之际风靡一时的人物!”

吴三桂受人指责在于他引清军入关从而葬送了汉人的天下,所以受到士人的指责被说成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殊不知对于当时的南明小朝廷而言,大顺军对它的威胁更大,就算是一对明朝忠心不二的军人也会采取借军助剿的方式的。岂不看郭子仪借回纥兵打败了安史叛军,成为了中兴之臣,既如此,吴三桂为何不可效法郭子仪呢,这是当时世人的心意,也是吴三桂和南明小朝廷的心意,不要忘了满清就是以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名义入关的,但这只不是满清的心意而是他的策略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吴三桂的评价多由于他引清军入关而葬送了汉家天下而持否定态度,然而历史上哪一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是一座孤城所能拯救的?而且清军入关之时全民亦不足百万,而能统治天下,这岂是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所能解释的?这是“天命”所归而已。然而人们不敢面对这个事实,所以所有的错都归于吴三桂的一个不由他自己控制的决定了。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於吴伟业(梅村)所写的《圆圆曲》。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

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诗中中段有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据说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梅村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梅村所拒绝。吴三桂并非一开始就是明朝叛臣,而是由于清打着“为君父报仇”的名义叩关,相对于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李自成,被明朝册封过的建州女真反而是自己人。联合清兵共同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当时看来再合理不过。然而后续的发展并不如忠直的明朝旧臣所想。清以大明臣属的名义公开寻找崇祯之子,声称会将崇祯之子奉为正统,令其即位。却又自食其言,将明朝旧臣和内宫老太监都认定是崇祯第三子朱慈炯的人处死,并称此人是假冒的崇祯后裔。自此明庭失去了正统的继承人,明室的诸亲王都缺乏正统性和号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时的三大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骑虎难下:清廷已经坐大,只有协助清廷消灭南明,才能保他们家族的平安,并消除他们降清的道德危机。明室虽从未薄待过吴三桂,身为降将的吴三桂却不得不积极的消灭南明,并最终手刃永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作为一个军人,是最容易卷入政治的,然而军事毕竟不同于政治,军事讲究忠与信而政治最是虚伪与狡诈。所以军人参政往往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能够如郭子仪般全身而退者毕竟少之又少,吴三桂希望做一个中兴之臣,而历史却将他定义为一卖主求荣之人,而这是吴三桂所万万想不到的,也是他无法抉择的。不是军人选择了政治,而是政治选择了军人。所以不要再渴求于吴三桂了。他已经做到了他该做到的,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挽救大明于危难的忠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于谦,祖籍河南省考城县(今兰考县堌阳),1398年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24岁时中进士。宣德五年(1430年)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河南、山西。黄河河务是当时河南地方官的重要职责,于谦在河南巡抚期间对此十分重视。于谦在河南的18年中,黄河在河南境内只溃决3次,而开封附近一次也没有,当然

  • 在《三国演义》中所忽视的历史名将能臣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演义中所有的文臣武将,三国时期隐藏的猛将,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前十

    导读: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期蜀将。成年时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进攻郡县,县令弃家而逃,张嶷背负夫人,冒着白刃冲开贼围,因此扬名。建兴年间,广汉土寇作乱,其势猖獗,张嶷用设宴计,在席上亲率伏兵,斩贼首五十多人,旬日平乱。其后任马忠部下牙门将,北讨汶山羌族,南平四郡蛮夷,筹

  • 史上变态皇帝石虎:带数千美女观看亲子凌迟全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通常的历史资料里都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庞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两件事。其一,他曾在统一全国后,下诏要求天下女子全部做好成为他老婆的准备;其二,他的后妃因为数量庞大,为了方便临幸,他就驾着羊车每天晃悠,羊停在哪位宫妃的门前,晚上就住哪位家。其实,司马炎充其量也就算个色胆包天的级别,他的后宫

  • 李世民一生中四大极品女人!李世民妃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无垢、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皇后竟是她!古代“五大艳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大艳后”:古典“四大美女”,尽管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客观地说,其真实性需要大打折扣。她们身上承载的应该是一种人文负荷,掺杂着诸多后世附会的演义色彩。其中的貂婵即是一个文学形象,史书上未见其任何记载。而古代的“五大艳后”,则大抵是中国古代真正“横绝千古之丽”,又贵为皇(王)

  • 大唐废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太子李承乾为何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承乾(618—645年1月5日),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恒山王。唐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承乾特加宠幸十馀岁、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

  • 建文帝鲜为人知的皇后马氏:明朝第一位殉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及明朝马皇后,人们耳熟能详,但大家熟悉的,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亦即民间津津乐道的“大脚马娘娘”。孰不知,明朝还有一位不为人知晓的马皇后,她就是马秀英的孙媳妇——死于“靖难之役”中的建文帝皇后马氏。马皇后,明朝孝愍让皇后,名恩慧,明惠帝朱允炆的皇后。其父是光禄少卿马全。明太祖洪武二十

  • 中国历史上六大复辟皇帝:那些曾经复辟的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皇帝599人(柏杨统计),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的,结局基本都是正常死亡(少),不正常死亡(多)。没有死亡,能够安全下课的,就算是奇葩了,而能够保全自己下课后,再上课的,那就是奇葩中的珍稀品种。今天为您盘点一下中国历史的珍稀品种。一、晋惠帝司马衷——白痴皇帝传奇经历:白痴—太子—皇帝—戴绿帽子—被废

  • 史上“八仙”故事并非传说 皆有真实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我国民间,几乎人人都熟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这8位神仙究竟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模拟化呢?应当说,大部分神灵都是以历史人物为依据而产生的,所谓“八仙”自然也不例外。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

  • 中国历史上最大牌的“医闹”:魏太祖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近些年来,中国的“医患关系”应该是比较紧张的。令人费解的是,医生和患者,原本联系二者的温情脉脉为何屡次转为兵戈相向,相濡以沫的愿景为何总是演变成相“恨”于江湖的尴尬。其实,放眼整出中国历史,也许我们也就平静地释怀下来:原来中国历代的“医患关系”,一直如此。譬如,战国时期有位叫扁鹊的名医,就曾遭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