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开日本裕仁天皇的真面目:始终处在战争决策中

揭开日本裕仁天皇的真面目:始终处在战争决策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05 更新时间:2024/1/2 12:23:11

1991年,一本揭开日本天皇裕仁神话的传记《裕仁与现代日本的诞生》被授予当年普利策奖的传记类奖项,获得评论界和学术界一致好评。此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译成中。该书作者是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历史系教授赫伯特·比克斯。

比克斯二战后曾作为美国海军预备役军人在日本服役,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开始对日本全面研究。他对裕仁天皇在国家中的作用很感兴趣。直到裕仁于1989年逝世后,有关文献资料才得以披露,这为比克斯的写作创造了条件。

裕仁始终处在战争决策中心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裕仁天皇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傀儡,1937年军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4年后又与美英两国开战,不掌握实权的裕仁只能被动接受军方的决定,从来没主动表示过支持。裕仁还被描述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反对军国主义,寻求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裕仁甚至被说成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正”君主,是一位在1945年对所发生的一切承担了责任的“勇敢的失败者”。而《真相》一书彻底打碎了所有这些神话。比克斯先生深入研究曾与天皇共事的皇室官员、资深政治家、军方将领在裕仁去世后发表的官方文件,借鉴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天皇和日本侵略战争的研究成果,从而揭示出一个不事张扬,在幕后行使宪法赋予其巨大权力、经常在关键时刻干预军事和政治决策的君主的真实面目。作者指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裕仁代表了为侵略战争辩解、确保日本军事行动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在位期间裕仁天皇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日本人民中萌发的民主倾

比克斯在书中所描述的裕仁是一个复杂、固执、内心充满矛盾、神经质的人,在位的头20年里,他只关注与自己的统治有关的事,他生命中最主要的使命是保护皇室和日本帝国。他从小就接受儒教和被理想化的武士道价值观的熏陶,被要求去承担没有人能够承担的重负。最终这些责任被证明超出他所能承受的限度,可由于当时美日两国保守派领导人的庇护,裕仁得以逃脱罪责。

谈到裕仁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的作用时,比克斯指出,裕仁始终处在决策中心,并拥有巨大权力,甚至能够在政府作出决策之前就加以干预。在裕仁与日本军方的关系问题上,比克斯通过研究史料得出结论,1931年日本关东军图谋出兵占领中国东三省时,裕仁最初还有些犹豫,后来当战事进展顺利时,裕仁性格中的“现实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占了上风,他转而把宝押在军方身上,成为领土扩张的公开支持者。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裕仁更加积极地介入军事决策。尽管就其性格而言,裕仁并不是一个会陶醉于战争的人,但在随后的4年中,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关注中日战争改变了天皇,使他更倾向于与美英冒险一战,更习惯于对战事加以干预,更容易受到日本企图在东亚建立所谓国际新秩序口号的影响。这最终导致1941年10月裕仁任命在中国问题上不肯对美国作出任实质让步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为首相,而没有选择建立一个以皇室成员为首相的内阁,错过了和平机会。裕仁不仅支持东条的政策,而且出于本能地和东条一样坚持不让步。

美国政府当年不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给今天的日本带来何种影响呢?比克斯教授说,美国在占领日本后,希望保留天皇制,对裕仁加以庇护,但条件是首先剥夺其政治权力,且裕仁必须在对日本实行政治改革方面与美军占领当局合作。按照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政府的计划,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利用天皇的影响实行日本的非军事化,并且改变明治以来日本的政治架构,进而推行他们的民主化改革。美国占领当局的第一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因为日本统治集团已经决定实行非军事化,并早在麦克阿瑟到来之前就已经这样做了。然而,实行民主化的目标困难重重。为了使所谓“象征性的天皇制”合法化,美国决策者声称日本实行的天皇制与西方民主在理论上是相容的,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民主改革的作用。几年后出于战需要,美国干脆放弃了所谓的民主化改革。

美国占领当局庇护裕仁,让他继续在位,并把他描绘成一位和平主义者,是导致日本长期以来对其侵略战争没有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裕仁声称日本当时面临民族危机,日本青年作为忠实的士兵,入侵了其他国家,有理由击毙敌人。日本战败后,日美有关当局掩盖裕仁天皇在战争中的作用,美化日本侵略别国的行为,在中、韩和其他遭受日本占领和殖民统治的国家播下了对日本不信任的种子。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战后君主政体很快倒向前政权的所谓“温和派”政治家,而这些人始终将日本的侵略战争看作是出于自卫,为了全亚洲人民繁荣的“正义”之战,而正是这些人不时在日本的侵略战争史问题上翻案,宣泄一番他们的真实思想。

比克斯认为,保留天皇制度,让裕仁继续在位给日本造成的问题远远多于所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延缓了日本国民面对自己国家的侵略战争历史,导致对战时历史的歪曲,阻碍了日本的民主化进程。

错误历史认识还会延续下去

裕仁天皇从来没有受过调查,也没有受到法律的审判,这实际上是中世纪“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则作祟,消除其影响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在美国也有一些人看到了这一点。1999年在东京举行的一次“人民的审判”中,裕仁天皇受到了象征性的审判。尽管这种审判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但在历史的法庭上,犯有罪行的国家元首应当、也最终将受到历史学家和公民的审判,而且这种审判并不是最终的,它将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作出新判决。

比克斯教授认为,60年来,许多日本人一直在对日本那段历史进行批判性反思,九十年代末的一些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公民接受了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场非法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而中国军民进行的是一场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战争这样的观点。但在日本国内,人们对于这场战争及其后果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比克斯教授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政治集团的政治立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其他国家对日本的看法,掌握舆论工具的少数人也总有机会表达其立场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歪曲事实的错误历史观还会在这些人中延续下去,并影响舆论。

比克斯教授说,在美军占领初期,日本的知识界在战争责任问题上的态度远要比他们的德国同仁来得更彻底,可是战后在亚太地区确立了其霸主地位的美国却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断绝和中国的外交与贸易往来,在冷战中站在美国一边,于是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日本领导人采取了远离亚洲,拒绝反省日本战争罪行的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因何为何被咸丰骂虚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家书内容,曾国藩虚伪,为什么要看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曾国藩性格解读:是个爱生闷气的人都知道老曾的励志名言:“打掉牙齿和血

  • 多尔衮有无谋逆之心?曾强拉顺治出宫给他请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实的孝庄和多尔衮,为什么掘坟多尔衮,历史上的大玉儿和多尔衮

    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他生前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死后不到两个月又被追罪,全面清算、削爵、擢宗室、籍家产、罢庙享、断其后嗣、掘墓、开棺、鞭尸。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那么,夺位

  • 谁是抗元第一名将?蒙古铁骑因为谁不能南下一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铁骑小说,蒙古铁骑横扫苏丹电影,蒙古第一名将哲别

    蒙古南下攻金,则是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也就是窝阔台时候的事。蒙古提出了与宋联合夹击金并将之灭亡的计划。大约在一个世纪之前,宋与金合力要灭辽,之后却导致宋受到金压迫的结果,所以这一次,宋就想要与蒙古合力灭金。后来,却也造成了其为蒙古所压迫的后果,关于这一点,从后世来看,总让人有为什么不懂长进的感觉。金派

  • 少数民族皇帝中的完美皇帝:金朝太祖完颜阿骨打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颜家族,完颜阿骨打的皇子,明朝太祖太宗

    当人们提及那些以卓越的个人素质改变历史的英雄人物时,大金国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1068-1123)不应该被遗忘。正是他,率领着女真这个弱小的渔猎民族,走出白山黑水。在他打下的事业基础上,他的族人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就先后消灭了辽和北宋这两个庞大的国家,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中国的历史也因此发生了重

  • 贤相张俭:辽国皇帝亲征宋朝计划被一碗泡饭断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历史上贤能的皇后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个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烦,跟西夏交兵迟迟看不到捷报;辽兴宗很恼,借机敲宋的竹杠——割地和亲,却得到了三个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盐无法出口,穷得快要当裤衩了。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曾真实地在再现了这个时期的微妙局势,只不过将辽兴宗换成了他的儿子耶律洪基。辽兴宗一旦

  • 金朝海陵王时期宠臣徒单恭:贪敛得名“金总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薛崇训金城公主,取回长乐侍君王出处,王的宠臣

    12世纪初,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不堪契丹贵族苛虐,在联盟长完颜阿骨打带领下起兵反叛,很快将贪败腐朽的契丹辽朝一举推翻,代之以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政权。《金史·太祖本纪》载,金王朝建国之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解释“大金”这一国号时曾经表示:“辽以宾铁(镔铁,精炼之铁——笔者注)为号,取其坚也。宾铁

  • 揭清代唯一一位生殉的皇后:努尔哈赤皇后阿巴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六年四月五日,众福晋至,总兵官等诸大巨迎至城外教场,下马步行,导引众福晋之马入城。众军士沿街列队相迎。自城内至汗宝,地设白席,上敷红毡,众福晋履其上进见汗。努尔哈赤同样的妻妾成群。引妃带嫔是例代帝王共同的爱好和特权,他们欲占尽天下宝藏,也欲占尽天下美色。努尔哈赤一生娶了16个女人。这些女人,于努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不甘寂寞的太上皇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史上享有太上皇荣耀及待遇者,均以和平方式将权杖和宝座让渡,或出自愿,或为所迫,甚至仅仅是一个获封的名号。如秦始皇之父庄襄王,汉高祖之父刘太公,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明英宗朱祁镇以及清高宗弘历。除庄襄王与刘太公外,其余各位太上皇均出自皇位,退休

  • 真实的庞涓:虽嫉贤妒能但不失为魏国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上将军,戎马一生,桂陵之战兵败自杀。在河南省通许县县城东边1.5公里处,有个村庄名叫三里岗,村头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圆丘形墓冢,为庞涓墓。据当地人说,在这个大墓的南边原来还有三个小墓,墓里埋葬的分别是庞涓的马、马童和兵器,但现已不复存在。说起庞涓,许多人马上就会想起“孙庞斗智”。在这个

  • 中国历史上玩弄了三位皇帝残杀四位皇子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做了十二年皇帝的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尊吕雉为皇太后。五月,刘邦的葬礼刚刚结束,吕雉便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和乱政。吕雉首先将刘邦宠爱的宫人“幽之不得出宫”;把“恨之心切”的戚夫人,先废成庶人,然后剃光头发,卸下宫装,囚禁于永巷,之后又给戚夫人戴上镣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