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亚于慈禧?揭秘真实的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亚于慈禧?揭秘真实的慈安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69 更新时间:2024/1/22 0:03:20

长久以来,慈安被慈禧的光环所遮掩,总是被误解成一个可有可无、老实无用的窝囊太后。其实啊,历史上真实的慈安太后,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她的政治才华绝不逊于慈禧,倘若不是英年早逝,她也许会改写晚清的历史。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她16岁入宫就被咸丰皇帝封为贞嫔,之后一路高升,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迅速登上皇后宝座,其晋升速度之快,在清代历史上绝无仅有。

今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画像,可以让我们看到慈安当年的风采。这两幅是慈安年轻时的画像,这一幅反映出她中年时期的面貌,这幅朝服像让人们看到慈安母仪天下的富丽华贵。

欣赏着这些画像,人们不禁疑惑,年仅16岁的慈安,到底有着怎样的迷人魅力,能够在数月之内连获晋升,荣登上皇后宝座的?

先来看慈安对后宫的管理。被册封为皇后时,慈安年仅16岁,但您可别小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后,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皇帝身边,她凭借自己超凡的人品和管理能力,成功地处理与妃嫔的关系,有效地维护和皇帝的夫妻感情。

咸丰皇帝即位后,国家内忧外患,作为一国之君,他内心无比忧闷,情绪上喜怒无常,有时候不免拿身边的妃嫔、太监、宫女等人出气。作为皇后的慈安,一方面理解皇帝内心的煎熬,不时以柔情软语加以宽解;另一方面对那些无辜受到处罚的人,她也想方设法好言安慰。史书记载,“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中宫,说的就是慈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皇帝眼见大好河山惨遭涂炭,自己又不能力挽狂澜,无奈之下写下“且乐道人”四个字,并让人悬挂在寝殿内。“且乐道人”传达出皇帝的自暴自弃,大臣和妃嫔们看到皇帝如此颓废,都心急如焚,却没有一个人敢去劝说。唯独慈安听说此事后,苦口婆心地劝说咸丰皇帝,命人把字幅取了下来。

咸丰皇帝心机深沉,连身边的心腹大臣都难窥一二,唯独对慈安特别信任。在弥留之际,咸丰皇帝把慈安召到身边,传授密旨一道,给她临机处置任何人,尤其是慈禧的最高权力。随后,他又交给慈安一枚“御赏”印,八位顾命大臣发布的任何政令,都要盖上“御赏”印才能有效。由此可见,在咸丰皇帝心里,慈安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咸丰皇帝驾崩后,原本没有政治野心的慈安,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不得不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国家政务。然而,朝臣们很快就发现,慈安太后的政治头脑和韬略,同样不容小觑。

年幼的同治皇帝即位后,慈安和慈禧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一段时间后,大臣们逐渐发现,慈安优于德,她贤明宽厚,有着巨大威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而慈禧优于才,她机智敏锐,大小政务都能从容处置。两宫太后各有所长,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在共同垂帘听政那段时期,政策还是比较英明的。

史料记载,听政时,慈安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抓住核心,切中要害,而且都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慈安深谋远虑,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两宫太后的内部团结,是垂帘听政的基石。为此,她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在同治皇帝的抚养问题上,做出了周密的安排。

按照清朝的规矩,妃嫔的儿子被选为皇太子,必须过继给皇后,交由皇后抚养。照这个规矩,年幼的同治帝应该由慈安来抚养照顾,而他的生母慈禧则无权抚养,甚至随便看一眼都不行。

然而,慈安考虑到当时情况特殊,如果再照以前的老规矩办,难免会产生弊端。聪明的慈安,于是请慈禧和自己同居养心殿,共同抚养6岁的同治皇帝。慈安的做法,固然破坏了宫中的规矩,而且暗存危机,很可能将来被慈禧和同治这对亲生母子排斥或驾空。

就连慈禧也在意外和惊喜之余,疑惑地问慈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慈安微微一笑,解释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两个寡妇抚养一个孩子,如果不幸被奸人造谣离间、搬弄是非,国家大事就付之东流了。现在我们两宫太后同居一处,朝夕相处,坦诚相待,谗言自然也就杜绝了。”

听了慈安一席话,慈禧感动的同时,非常佩服慈安的胸怀气度和大局意识。此后,两宫太后同心同德,很快稳定了政局。她们倚重朝中的贤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批优秀汉臣,使得同治年间出现了“中兴之象”。

与政治人物慈禧比起来,慈安虽然对权力不感兴趣,但她的政治才华毫不逊色。慈禧有才干,又有强烈的政治欲望,虽然起初并不十分在行,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欢政务,日常事务就放手让慈禧去做,她乐得轻松自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而为。在朝政大事上,还得是慈安说了算。因为虽然都是太后,但慈安为嫡,慈禧为庶,在“嫡庶之分”的礼制束缚下,慈禧不敢逾越,凡是遇到朝政大事,她都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绝不敢擅自主张。

据史料记载,诛杀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贪淫的胜保,赏给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爵位,都出自慈安的意思。对于东宫太后慈安的德行与行事风格,老百姓多有赞同,当时的民间,甚至出现了“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的说法。

在诛杀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一事上,慈安更是显露出非凡的决断力。安德海倚仗慈禧的宠信,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朝中大臣,甚至连同治帝都惧他三分。一时间,安德海志得意满、势焰熏天,他一个太监,竟然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迎娶徽班美人马赛花为妻。对于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慈安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表示过半点不满。她忍而不发,耐心地等待着安德海自寻死路。

清朝祖训规定:太监不得出宫,犯者杀无赦。得意忘形的安德海,将这条铁律忘得一干二净。公元1869年8月,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衣,获得许可后,他一路招摇,途经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丁宝桢迅速将此事上奏朝廷,虽然慈禧有意袒护,然而早已忍耐多时的慈安“立命诛之”。慈安太后下令杀掉安德海后,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对慈安的决断力深表佩服。

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这就是慈安。慈安的存在,对慈禧有着相当的震慑作用。然而,天不假年,公元1881年春天,慈安突然崩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

慈安的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重要的。慈禧从此大权独揽,唯我独尊,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为何辞官?为何会投奔尚无实力的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在老百姓心目中,刘伯温不仅是个公正廉洁的清官,更是个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赛神仙”。而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则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明朝开国元勋,他为朱元璋献上时务十八策,助他打下大明江山,又在功成名就后隐退乡

  • 苏武回国后的悲剧:自己被免职,儿子被送上刑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梦的长安,离开时正值壮年,归来时却是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见之者无不感叹。苏武回朝的第一件事,是到茂陵隆重地祭奠汉武帝,因为他当年是奉武帝之命出使的,所以要去向武帝“述职”。述职回来,昭帝论功行赏,封苏武为主管外交事务的典属国,

  • 促成义和团杀洋灭教的端王:为的竟是儿子早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900年,也就是庚子年,是清朝皇室的蒙难年。40年之内,皇室第二次逃难,用他们自己的话,叫“西狩”,即到西边打猎去了,但他们自己知道,这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逃难,逃的比第一次的北狩更远,也更狼狈。不是去打猎,而是自己被洋人当猎物追了很远。洋人这次攻破北京,因为是朝廷由着义和团杀洋灭教,洋人被杀的不多

  • 斯大林格勒的“白玫瑰”:苏联女英雄拉斯科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玛丽娜·米哈依洛夫娜·拉斯科娃,这是一个曾经令苏联无数少女尊崇和向往的女性名字。这个名字和飞行联系在一起,和伟大的卫国战争联系在一起,虽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被人淡忘,却在历史上镌刻下了不灭的传奇。 夭折的音乐梦玛丽娜拉斯科娃是著名的苏联女飞行员,是卫国战争中100万红军女战士中的杰出代表,是苏联

  • 希特勒迅速登上德国历史舞台:魏玛政权的变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评判德国走向独裁之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谁是独裁者?是希特勒吗——或者说,仅仅是希特勒吗?倘若,德意志的决断性和独裁倾向仅仅是一种文化思潮,那么,希特勒就很难以政治领袖身份俘获民心;如果独裁的选择仅仅出自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图谋,那么,独裁的希望就会淹没在民主化的浪潮中。远远不止这些。德意志的独裁倾向

  • 古代八大土豪:和珅家产相当于清政府15年收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曰:“有钱不任性,迟早憋出病。”有钱任性不是今日土豪的专利,土豪自古就是有钱,任性,而且他们任性起来,足以让今天的土豪们大惊失色、甘拜下风。我们搜罗稗官野史,评选出八名任性指数最高的大富豪,制成这个排行榜,让读者诸君见识一下古时有钱人的任性style。1、石崇(249—300年,晋朝大富商

  • 大清相国陈廷敬有何能耐:康熙皇帝为其写下挽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陈廷敬生于1638年,卒于1712年,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 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入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在朝为官53年,历任礼部侍郎、吏、户、刑、工四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主编了《康熙字典》。康熙

  • 关羽为何不满黄忠入五虎?关羽为什么会厌恶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那么,为什么关羽看不起黄忠呢?关羽的理由是这样的:“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关羽认为张飞和赵云是自己的

  • 揭秘纪淑妃李唐妹:被明军“俘入掖庭”中毒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纪淑妃李唐妹,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瑶族女子。自幼父母双亡的她,先是被人收养,后来被明朝军队俘入皇宫,并得明朝宪宗皇帝之宠。在宫中,李唐妹侥幸躲过了宫宫闱斗争逃过一死,1469年秘密生下了一子,这便是后来开创大明王朝“中兴盛世”的开明皇帝朱祐樘(孝宗)。6年后,当朱祐樘认祖归宗,李唐妹却被万贵妃害死。数

  • 娶了4个小姨子的皇帝竟是康熙!开后妃史上新纪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的后妃中有4对是亲姐妹!康熙8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从第一位皇后开始,文献中有记载的有封号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就有五十五位。其中有四对竟是亲姐妹,成为大清后妃史上的一道奇景。康熙究竟有多少嫔妃?染指过多少女人,这给连史学家都没有统一说法的问题,恐怕普通人更难说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