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刘恒上位后杀光吕后党羽 刘恒最后为什么放过张嫣

汉文帝刘恒上位后杀光吕后党羽 刘恒最后为什么放过张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76 更新时间:2024/2/10 5:30:0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文帝和张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杀光吕后党羽,却为什么放过张嫣?

汉文帝,因其平时低调,且无心皇位之争,被诸位大臣拥护为皇帝。汉文帝也因此,由藩走上了皇位,从此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新篇章。虽无心争帝,但即位的他显示出了优异的政治头脑。他不仅没有像之前的皇帝那般成为摆设,反正十分能干。

也正是如此。使得汉朝慢慢走上安定强大的方向。而当他上位后,第一件干的便是稳定政权,那这便是需要将吕后残余的党羽处理干净。而在这中,有一个特殊的人存在,便是张嫣,但是汉武帝最终是没有动她,这其中的缘由又是怎样的呢?

01无可奈何入宫

张嫣,何许人也?其实她是吕后的外孙女,也就是刘盈的外甥女。当时吕后为了更好的掌握大权,也为了天下可以同时留在自己娘家和夫家。便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了她的舅舅,也就是刘盈,她自己与刘邦的儿子。

这种做法在我们现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近亲结合,这是不利于后代健康的。但是在古代,为了政权可以更长时间的延续和稳定,常常会出现类似的做法。

之后,为了能进一步掌握实权。吕后便想方设法想让张嫣怀上龙种。但毕竟当时的她才十一岁,而且刘盈也是不认可他母亲的这种做法,所以便没有同张嫣同房。谁知得"子"心切的吕后,萌生了让刘盈借别人肚子来生一子的想法。

后来,刘盈因为越来越看不下去吕后的做法,与她的嫌隙也越来越大。最终,吕后直接让借腹之子登基,这样也是为了自己能明正言顺的摄政所做的掩饰。

不久之后,汉惠帝去世。借腹之子了解了自己并非张嫣亲生,便去质问她。无可奈何之下,张嫣告诉了他所有真相。了解真相后,他便直言要杀了吕后为他的生母报仇。

他此前之所以能登基,也不过是吕后为了自己更好把握朝政。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再听话,受控制,那吕后断是不会留他。接着就把他囚禁了起来,没过多久,便废掉了他,将他暗地里处理掉了。

02幸而活命

之后,便是刘恒登基为帝。为了掌握实权,而不是又成为一个傀儡。他除掉了吕后一党,但因刘恒自己此前也有过相似经历,非常能理解张嫣,便留下了她。

但关于他这种做法,原因也是有各种。因为当时张嫣入宫,年仅十一岁,她自己也没有办法去反抗。而且她的祖母比较强势,她没有办法不从。但她却不是吕后一党里面的,没有参与过她们一党之前的事情。

并且,从刘邦的的层面看,张嫣可算是刘邦的外孙女,她也是真正的皇室之人。而从刘盈的层面,刘盈是他的哥哥,那就相当于张嫣是他名义上的嫂子。

如果杀了张嫣,就是杀了自己的家人,于情显得过于冷血无情。于理,这便是否认了汉惠帝的存在,那他刘恒自己的帝位也就算不上明正言顺。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张嫣都都是杀不得的。还不如留下她,两全其美。

而且,张嫣是一个女子。也不似吕后那样,心狠手辣,爱玩弄权术,攻于算计。对于他之后的统治也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这可能也是一个她留下张嫣的原因。

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张嫣也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因为她的祖母想要有更大的实权,她便被利用了。但是她却没有因此和她的祖母一样,还是保持着她的善良,不曾做过任何坏事。

甚至在刘恒称帝的过程中,还赋予过他帮助。因为当时的张嫣,是了解他们要有所行动,但不仅没有阻止他们,也没有揭发他们。当时的张嫣,虽然无权,好歹位高,而且她的身份也是明正言顺。

所以如果当时她出手,刘恒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可能刘恒他们不仅不会成功,没有除掉吕后一众人,没有成功登基称帝,反而可能会被吕后等反杀。

所以才说,某种程度上,她还算是一个功臣。虽然吕后是她的祖母,但是她却没有因此向她的祖母通风报信,而是善恶分明。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她的善良,也更加证明她不是吕氏一党的人。

并且当时吕后那边的人,想要借机进入皇宫去支援,但是却被拦在了宫外。本来他们打着年幼皇帝的名号,去清叛军,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却进不去皇宫。

值得注意的是,皇帝当时年纪也尚小,并不懂这些权政。而想要进宫的也是吕后的人,吕后也断不会阻拦。那原因就只有一个,便是张嫣自己下的命令。

也正是因为吕后这边的外援没有及时到达,给了刘恒一个好的时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嫣在他们行动中所起的作用。如若其中的任何一个时刻,张嫣的想法发生了变化,那最终的结果也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历史可能也会被改写了。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汉文帝会对张嫣手下留情,因为他可能不仅不能杀张嫣,还得感谢人家。人家还算得上是,他们此举成功的一个内应。所以抛下情和理,公和私。不说自己的一个声誉,这个大忙,他还是应当记住的。

03总结:

虽然张嫣命保住了,也活了下来。但是她之后的日子却是十分悲惨、凄苦。自己一个人,孤单的生活在北宫。没有一个爱自己的,从出生就是被作为权政的工具。

纵观她的一生,是十分可怜的。自己的祖母不但没有好好爱护她,还在她尚不懂事之时,将她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而且自己的亲人,也都离自己而去,最终只留她一人孤苦伶仃,生不如死。这样看来,汉文帝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她,可能对她来说,也不见得算是幸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外戚董承简介:被刘协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专权,东汉末年宦官是什么意思,东汉末年为什么宦官当道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承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承(?~200年),字号不详,冀州河间人(今河北献县)人。东汉末年外戚大臣,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

  • 崇祯继位哥哥明熹宗的皇位后 崇祯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生平,恭亲王如果继承皇位,朱佑樘死后谁继承皇位

    还不了解:崇祯和皇嫂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对待21岁,有“艳后”之称的皇嫂的?前言:张嫣是明熹宗在海选之后特意钦点的皇后,虽然这位皇帝每日沉醉于游玩之中,可对这位美貌且又自己钟意的皇后却是极为关心。即便是在临终之时,他都放心不下自己的

  •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讲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一讲,用自己的话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兄友弟亲,要谦虚谨慎。如此多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孕育了许多的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有一个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说的是在宋朝时期,有个七岁的小孩

  • 东汉时期名臣蔡邕简介:曾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弘治时期的名臣,东汉著名学者叫蔡什么,唐玄宗时期的名臣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 )人。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

  • 荆轲其实是个武林“水货”:刺秦王显露六大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轲原名叫什么,荆轲人物评价,荆轲的剑为什么是断的

    荆轲刺秦的故事,我们人云亦云地传颂了两千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我们拿来公认作英勇杀敌的千古壮歌。仔细推敲一下历史文字中的细节,你会恍然如梦似地发现,大义刺秦的荆轲,在高手如云的燕赵武林,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水货”,绝对不具备职业刺客的心理素质和武功技艺。燕太子丹,则显然属于病急

  • 李建成无能?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离不开他的支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建成为何输给了李世民,李建成和李世民谁优秀,为什么李渊一定要杀了窦建德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一个噩耗传到了洛阳城下的唐军大营:“八巨头”之一的夏王窦建德尽起全国之兵,合三十万之众,前来援救郑国。窦建德现在已经进入滑州,与郑国的行台仆射韩洪顺利会师。恐惧像瘟疫一般迅速地传遍了整个大营,悲观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天地。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窦建德果然来援救王世充

  • 隋末两大悲剧王世充李密:默默的为李渊做注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世充大战李密,王世充是谁,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李密:“王者不死”的神话破灭古往今来,似乎称王之人均有不死之身,危急之时总能逢凶化吉,其实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李密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次次逃脱,在离当皇帝一步之遥的地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李密的第一次死里逃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第二次在小山村教书被人告发,在被抓之前又逃了。第三次官府抓他,刚好不在家,又

  • 揭秘: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开国大将排名,大唐猛将都有谁,单雄信为何不投降唐朝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曾书写汉字,沿用中国中原王朝的纪年、礼仪,甚至是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这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开始逐步去“中国化”。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座唐朝名将的庙宇竟然在民族性极强的朝鲜境内屹

  • 二战苏联美女狙击手柳德米拉:曾击毙309名德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战苏联著名狙击手,前苏联战争与和平,女狙击手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1916年0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个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到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她也常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很快她成为了一个神枪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

  • 汉文帝如何虚心纳谏: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好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不问苍生,汉文帝为何问贾生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前一句是什么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因为谈的投机和兴奋,汉文帝全然忘却自己本应高高在上的君主身份,降尊纾贵,不知不觉间数移座席,双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