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皇后吴氏:史上唯一与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

宋高宗皇后吴氏:史上唯一与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3/12/23 2:33:21

按今人说法,夫妻自结婚之日起,共同走过25年的叫“银婚”,50年的叫“金婚”,60年的叫“钻石婚”。古人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0多岁接近80岁,活过70岁不算难事,但对于古人却往往是一种奢望。因为那时候,由于生活与医疗条件的局限性,加上战乱、瘟疫频发,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高,而且对于拥有至高无上控制权和支配权的皇帝爷们也不例外。

纵览中国2000余年封建史,也只有满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明太祖朱元璋、宋高宗赵构、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南梁武帝萧衍、东吴大帝孙权、汉武帝刘彻等聊聊无几的几位活过了70岁。再加上受“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影响,“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刘备言),男人可“休妻”就如同脸上的青春痘想挤随时就挤,何况帝王之家呢?

皇帝与皇后要共同修成金婚,条件有三:一是双方都要长寿,都能活到70、80岁;二是双方还能够恩爱有加,白头偕老;三是作为母仪天下、后宫之主的皇后,要长期得到那位变心比变脸还要快的皇帝丈夫的认同、讨得他的欢心,同时要在面对全天下女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些条件对皇帝皇后们,尤其是作为女人的皇后来说,未免太过于苛刻了吧!乐奀翻遍中国帝王史,还真找出了一对、唯一的一对金婚皇帝皇后,而且他们差一点修成了钻石婚了。他们就是南宋皇帝高宗赵构和他的皇后吴氏。

宋高宗皇后吴氏(1114-1197年),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出生于北宋都城开封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此时的她压根没有也无法和当朝皇室扯上什么关系。而后来的史记却把她当皇后说成乃是“上天”安排好的。《宋史》上说到:在她出生之前,她的父亲吴近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他看到一个小亭,匾额上书“侍康”二字,亭旁边有一株芍药,“独放一花”,花下还有一头白羊。

吴近醒来感觉很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乙未岁(羊年)生下了“妍丽可爱”的吴氏。这种迷信的说法,只能说是在一个人发达后的一种刻意附会罢了!但是,她出生的这一年真实发生了一件改变宋朝命运的大事:公元1114年9月,金帝阿骨打率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征战,十一月以仅有的3700人的队伍击败驻守在出河店的10万辽兵。

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在灭掉辽国之后,立刻在北宋的边境处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南侵,北宋的都成开封受到直接的威胁。曾以亲王身分孤身在金营中短期为人质的康王赵构,在当年冬天再受宋徽宗派遣和张邦昌一起出使金国再次求和,却在路过磁州(今河北磁县)时,被守臣泽宗劝住没有再次进入金营而是留在了相州(今河南安阳)。

次年初,金兵便攻破了汴京,北宋政权宣告结束,宋朝皇帝、大臣、宗室、新科状元等三千余人全部做了俘虏,包括赵构的正房邢秉懿、侧室田春罗和姜醉媚以及5个女儿一家八口也包括在内。这一导致北宋灭亡的事件史称“靖康之难”。

靖康之难后,制造“斧声烛影”这一历史最大悬案的宋太宗一股几乎全体被押解北上东北劳改去了,康王赵构成为唯一的漏网之鱼。一国不可一日无君,作为正宗血统的赵构在部将们的拥戴下,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市)仓促即位,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由于金兵追得紧,赵构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就夹着尾巴携众放弃中原而一路南逃,苟且偷生之中却不忘恣意享乐,一路招纳美女。

建炎二年(1128年),吴氏在随军逃难途中有幸被赵构挑中入宫。这一年,吴氏刚刚14岁,比赵构小了7岁。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于当年九月逃到到越州(今浙江绍兴),次年将定都临安(今杭州),总算安定了下来。据传,金兵突袭扬州之时,赵构正在与宫女嘿咻,最终受惊吓落下不举之遗症。逃到绍兴,金兵终于不追了,有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赵构又组织大规模选美活动充实后宫。

史载,吴氏英姿俏丽、胆略过人,“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无论赵构逃到哪里,吴氏一如既往地坚守在他的身边,坚定地做起了赵构的私人保镖。《宋史》记载:在赵构即位初期,她“常以戎服侍左右”,充当临时保镖。有一次,宫廷卫士因不满宦官的胡作非为,突然包围行宫,诛杀宦官,发生兵变。

闯进宫内的士兵“问帝所在”,吴氏不惊不慌,用智慧和胆略哄骗过去,帮赵构躲过一险。赵构对“能文能武”的吴氏另眼相待,“宠遇日至”,先是在南逃途中封她为和义郡夫人,跟着到了越州又进封才人,进驻临安府后将她进封为“婉仪”,旋又晋升为“贵妃”。从中可见,赵构对吴氏的信任不同一般。

除此之外,吴氏还擅长搞好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还朝后,由吴贵妃侍奉起居。吴氏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赵构称帝后,一直“遥”封远在东北五国城的洗衣院中供金国皇室贵族官兵淫乐的正房邢秉懿为皇后。在韦太后历尽磨难回国后方知刑氏早已被折磨致死后,朝臣请“累表请立中宫”,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亦为言”,力挺吴贵妃。于是,绍兴十三年(1143年),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赵构曾经有一个儿子,即元懿太子赵旉,潘贤妃所生,靖康二年(1127年)所生,但遗憾的是三年后因宫女疏忽而受受惊吓致死。由于赵构在兵乱中不幸落下了不举的后遗症而逐渐失去了生育能力,尽管之后做了诸多努力但一直没有成功再育。至此,太宗一股基本绝后。无奈之下,赵构收太祖九世孙赵伯玖、赵伯琮为养子。后一并交吴皇后抚养。

而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没有“亲疏有别”,而是“视之无间”。因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吴皇后积极说服高宗将其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昚(shèn)。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不堪压力的高宗禅位于赵昚,是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足足25年太上皇的赵构病死于临安宫德寿殿,时年81岁。

吴皇后的大度和大气也赢得了子孙们的尊重。当了皇帝的赵昚,对非亲生的吴皇后非常尊敬,不但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而且平时也是毕恭毕敬,拜见“如宫中仪”,对吴皇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赵昚让位儿子光宗赵惇,光宗即位后将吴皇后尊号更为“更号寿圣皇太后”;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当了五年太上皇的孝宗驾崩,七月心神俱疲的光宗又让位于宁宗赵扩而当上太上皇,宁宗正式尊她为“太皇太后”。但不论是孙子辈的光宗赵惇、曾孙辈宁宗赵扩,都对这位重量级的“祖母”、“曾祖母”敬重有加,并时时要聆听她的教导。庆元三年(1197年)十月,太皇太后吴氏病逝,时年83岁,谥曰宪圣慈烈皇后,祔于永思陵。

吴皇后经历南宋高、孝、光、宁四朝。这些皇帝都有一副好心肠,但就是软弱无主见,好在有她这么一位坚强的女人替他们撑腰。譬如当年光宗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再如她过八十大寿时,对侍奉身边的嘉王赵扩“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为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传授君王之道。

绍熙五年孝宗驾崩,光宗颓然病倒,朝廷乱成一锅粥,群臣奏请年逾八旬的吴老太后“垂帘主丧事”,她从大宋江山社稷出发,在“梓宫前垂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从而干脆利落地化解了这场宫廷危机。三年后,吴太后病重将逝之际特留遗诰,告诫后辈们“宜于宫中承重”,服哀五月,以日易月(也就是仅仅五天)。言外之意,是告诫她的“孝子贤孙”少来些虚的,多干些正事。南宋皇帝爷们个个平庸无能,只好靠女人撑腰来延续其政权了。

赵构皇后吴氏,公元1128年14岁入宫,自和义郡夫人、才人、婉仪、贵妃,直至皇后、皇太后位,到公元1187年赵构去世,两人共同走过了59年,比50年金婚还多了9年,离60年钻石婚只差一年。吴氏自公元1143年正式被册立为皇后,到公元1197年去世,在皇后、太后位长达五十四年有余,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而实际上在吴氏封后之前高宗赵构身边就没有皇后(遥尊的原配夫人宪节皇后邢秉懿正在五国城忙着服侍金国男人呢!),自南宋在临安建都偏居一隅之时不久,吴氏便以贵妃身份统领后宫,如此算来吴皇后主宰南宋后宫、伴护南宋近七十年,但她没有成为南宋的吕雉、武则天或韦后,成为历史奇谈。惊奇诧异中,也让后人对吴皇后增添了无尽的敬仰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的遗书:揭开崇祯帝自杀背后的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却以自杀结束了277年的大明王朝,一封慌乱中留下的遗书,竟意外的道出了自杀幕后的秘密。崇祯之死是无颜面对江山永逝的无奈?还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1644年一个春日的拂晓,往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和他的一个随从互相搀扶着爬上了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他们找到两棵一人高的

  • 宋光宗:史上唯一被老婆逼成神经病的倒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当皇帝的一般都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按说他们应该没什么可怕的,可也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皇帝在老百姓心中虽然威武,可如果碰到一个彪悍的皇后呢?宋朝的光宗皇帝赵惇就碰这事了,这位李姓皇后不仅容貌美艳,而性情骄横阴险,胜过男子。不断的在老公和公公婆婆面前搬弄是非,甚至禁止皇帝老公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这

  • 酸梅汤发明者是朱元璋 曾借此奇迹般治好瘟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朱元璋,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他是大明王朝的缔造者。其实,这位明太祖不仅上得朝堂,而且还下得厨房。如今,我们身边的许多饮食都与这位皇帝有关。比如,朱元璋曾亲自发明了一种饮料,就是我们在夏天喜欢喝也经常喝的 “酸梅汤”。元朝末年,朱元璋曾是个卖乌梅的小商贩,那时瘟疫横行,朱元璋也不幸被感染了,一病不起

  • 解密:杨家将长子杨延昭为何会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民间影响极大、可谓妇孺皆知的《杨家将演义》中,老令公的第六个儿子杨六郎(杨延昭)披肝沥胆精忠报国,颇有乃父遗风,并有过之而无不及,历来为后世称颂。但根据《宋史》所载,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也就是说,历史上真实的杨延昭并非是演义中所说的杨家的第六个儿子。与演义相同的是,《宋史》记载杨业确有七个儿子。但

  • 古代五大丑女婚姻美满 夫君都是卓有建树的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人所共知。古代也有著名的五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黄月英、阮氏,她们虽貌丑却极具贤德,颇有辅佐之功,其夫君皆为历史上卓有建树的知名人士。一是三皇五帝时期的嫫母。嫫母长相丑陋无比。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但其德行却为当时

  • 让男人不惜身死为其前赴后继的古代“情人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她被称为“情人杀手”,而男人们则始终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美丽的容颜,真有倾城倾国的威力?虽然有不少人质疑古代公主们的美貌。但不管如何公主是美女,这种比率应该是非常高的,最简单的理解,皇帝娶老婆都是天下美女,他

  • 揭秘:明朝皇帝陵墓除十三陵外还有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墓葬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

  • 史上最“小气”的皇帝是谁?穿草鞋办公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之第四子。公元前197年,在萧何等33位朝臣的举荐下,七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终刘邦之世,一直处在“诸姬”当中,从没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公元前188年,只有22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史称

  • 慈禧真实面貌揭秘:七十岁还被称为美女(照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代绥远大将军署衙内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陈列讲述的是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在绥远城(现呼和浩特市)生活的情况,这一情况至今鲜为人知。将军署衙大堂西侧原为官房,是将军以外的官吏处理公务或休息的场所,目前这里辟为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家庭生活的展室,展出慈禧手绘的两幅

  • 揭秘:五许夫家而未果却终成皇后的神奇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历史上就曾经有这么一位皇后,她出身寒门,姿色一般,历经五次订婚而五次未婚夫都在成婚前病死,一直待字闺阁中。就这么一位“命中尅夫”的女子,却被皇帝召入宫中纳为嫔妃,并在后来成为驾驭后宫的一宫之主,她就是西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史称“邛成太后”的王氏。她,没有因为自己当上皇后、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