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清朝史上康熙皇帝为何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揭秘:清朝史上康熙皇帝为何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59 更新时间:2024/2/5 1:37:54

导读:孝庄文皇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嘱,她以皇太极入葬很久,卑不动尊,留恋顺治帝和康熙帝为理由,要求将自己葬在遵化的孝陵附近。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按遗嘱办吧,明显违背祖制;按祖制办吧,又违背了祖母的遗嘱。玄烨不愧是康熙大帝,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权宜之策,在遵化的东陵建一座殡宫,将祖母的灵柩先停放在那里。然后慢慢再想办法。这一停就是35年,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为什么康熙帝不给祖母建陵?是忘了吗?是日理万机,太忙,没时间、没精力,顾不上吗?都不是。康熙皇帝对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感情可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在孝庄文皇后停灵东陵后的35年时间里,康熙先后30次到东陵祭奠祖母,他能忘记给祖母建陵吗?康熙帝一生最紧张的时候莫过于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的8年平定三藩叛乱了。就是在那么紧张的时刻,为了安葬孝诚皇后,他还建起了景陵。更何况在孝庄死后不久,康熙帝就为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营建了孝东陵。因此说,康熙帝不会忘记给祖母建陵的。更不会因日理万机而顾不上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康熙帝不给孝庄建陵呢?史书上没记载,档案上找不着。笔者认为,康熙皇帝确实是没有找到为祖母建陵的名正言顺的理由。他采取了向后推迟、等待时机的方法,将这一棘手的难题留给后一代解决,也许会容易些。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点。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想。到底为什么康熙帝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现在还是一个谜。

37年里孝庄皇后棺椁怎样停放

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是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十九日停放到暂安奉殿里的,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葬入地宫,在暂安奉殿里停放了37年之久。她的棺椁是怎样停放的呢?有许多人认为就是将棺椁停在了大殿里。由于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档案也找不到,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笔者在多年的陵寝研究中,从《康熙起居注》和清宫档案的只言片语中进行认真分析考证,初步可以认定:梓宫不是停放在大殿内的地面上,而是在地下。虽然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有重要的佐证。

理由一,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皇后和死于康熙十七年的孝昭皇后都是在康熙二十年入葬景陵的。尽管只停灵几年,但在京北沙河巩华城殡宫停灵期间,根据《清实录》记载,梓宫都是停放在地下,“与地宫无异”。以此推断,孝庄皇后梓宫也必然停放在地下。

理由二,在将孝庄文皇后棺椁安放暂安奉殿和后来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的文献中,在字里行间出现“隧”字、“封掩”等字词。

理由三,从时间上推断,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将孝庄皇后停放在暂安奉殿时,封掩竟用了4天。如果只将棺椁停在殿内而不是将梓宫放入地下,不用填砌隧道,不需要4天。根据以上三个理由,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在停灵期间放入地下是很可能的。是不是这样,还有待史料的进一步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还原史上真实的鳌拜:少年康熙为何执意铲除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宋太祖赵匡胤神秘之死和宋太宗赵光义上台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既有子嗣而拱手将皇位传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赵匡胤年方

  • 《水浒传》结局最好的一个:浪子燕青的完美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燕青是《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绰号“浪子”,直隶大名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会吹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功,平方腊后,燕青感于政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浪子燕青的出场可谓姗姗来迟,第六十一回才现身,而且身份仅是卢俊义的一个家奴。三十六天罡中,比燕青出场迟的

  • 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七下西洋都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他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么?

  • 揭秘国军最风流的上将:90岁高龄娶17岁少女为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森逃到成都。不久由成都飞台湾。此后受到蒋介石器重,委任为台湾“总统府上将国策顾问”,并长时期分管体育运动。杨森长寿,体健,70岁时学会驾驶教练飞机而轰动台湾。86岁登上海拔4000米高的玉山。90岁大寿时,就在生日会上,杨森对四川同乡、国民党元老张群叹道:“我

  • 揭秘红楼梦最完美老婆是谁?谁对男人最有杀伤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中可谓美女如云,佳丽众多,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挑花眼,这里面能取回家当老婆的可寥寥无几,而且一旦取错了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到底谁是您心目中的完美老婆呢?小编将为您解析四个颇具特色的红楼人物。人物一:王熙凤——最佳完美老婆 男人之首选王熙凤是贾府这个没落家族里最有生命力的,可以

  • 揭秘:才貌俱佳的班婕妤为何敌不过赵飞燕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以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捐弃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祖姑班婕妤,也是个有才华的文学家。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汉成帝时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故后人称为班婕妤,又作倢伃。她的作品《隋书

  • 揭秘雍正皇帝奇谈:贪官之弊易除 清官之弊难除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

  • 身为科学爱好者的康熙帝 为何对科学新知出尔反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皇帝生于1654年,去世于1723年。牛顿生于1642年,去世于1727年。牛顿比康熙皇帝大12岁,他们是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二人还有相似之处,就是对新知识的兴趣。不过,两人有着根本的不同。牛顿对待新知识是一种信念、一种人生、一种对科学的追求,而康熙皇帝对待新知识是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康熙皇

  • 揭秘:三国历史上蜀国五虎上将之武力值点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蜀国五虎上将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他们五个人当中哪个的武力值最高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把。黄忠攻击武力方面只有两战冷苞和奋力恶战令潘璋” 料敌不过“这三场可圈可点,可惜此二人武力均未臻一流,因此击败他们无法证明黄忠的攻击能力极为突出。黄忠与张合、夏侯渊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