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帝在乾隆死后,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妃嫔的?

嘉庆帝在乾隆死后,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妃嫔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4/2/11 12:15:09

1799年2月7日,中国清朝乾隆皇帝逝世,享年89岁,庙号高宗,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乾隆皇帝在清朝皇帝中,算是一个多才多艺,而且风流倜傥的皇帝。历史上关于乾隆皇帝的风流野史也不少。正是由于乾隆皇帝是一个风流皇帝,所以民间才会不断冒出跟乾隆有关的“故事”,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才有一定合理性

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之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皇帝生涯中,乾隆皇帝也不断充实自己的后宫。乾隆皇帝一生中有史可考的妃子共有40多位,其中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2位答应。这些都是有史可考的后妃,乾隆还有许多不记名的妃子,以及众多民间情人。

乾隆皇帝不仅妃子多,而且寿命非常长。1799年,89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的不少妃子活不过他,他的许多儿子也活不过他。乾隆皇帝去世的时候,他的几十个妃子中大部分已经去世。

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都死在了他前面,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于1748年去世,皇后那拉氏于1766年去世,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于1775年去世。那拉氏皇后去世之后,乾隆皇帝再也没有立皇后。魏佳氏并没有当过皇后,嘉庆登基之后追尊她为皇后。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于1745年去世,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于1735年去世,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于1755年去世,纯惠皇贵妃苏氏于1760年去世,庆恭皇贵妃陆氏于1774年去世。乾隆皇帝的五位皇贵妃,也全部先于乾隆皇帝去世。

忻贵妃戴佳氏于1764年去世,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于1792年去世,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于1798年去世,颖贵妃巴林氏于1800年去世,婉贵妃陈氏于1807年去世。乾隆皇帝的5位贵妃中,有3位先于乾隆去世,2位死于乾隆皇帝之后。

舒妃叶赫那拉氏于1777年去世,豫妃博尔济吉特氏于1774年去世,容妃和卓氏于1788年去世,惇妃汪氏于1806年去世,芳妃陈氏于1801年去世,晋妃富察氏于1823年去世。乾隆皇帝的6位妃中,有3位先于乾隆去世,3位死于乾隆皇帝之后。

仪嫔黄氏于1735年去世,怡嫔柏氏于1757年去世,慎嫔拜尔葛斯氏于1764年去世,恂嫔霍硕特氏于1761年去世,诚嫔钮祜禄氏于1784年去世,恭嫔林氏去世于1806年。6位嫔中,有5位嫔先于乾隆皇帝去世,1位嫔死于乾隆之后。

秀贵人去世于1745年,鄂贵人西林觉罗氏去世于1808年,白贵人柏氏于1803年去世,慎贵人于1776年去世,瑞贵人索绰罗氏于1765年去世,陆贵人陆氏于1788年去世,福贵人于1764年去世,新贵人于1775年去世,武贵人于1781年去世,顺贵人钮祜禄氏于1790年去世,金贵人于1778年去世,寿贵人于1809年去世。12位贵人中,有9位先于乾隆皇帝去世,3位死于乾隆皇帝之后。

张常在于1745年去世,揆常在于1756年去世,宁常在于1781年去世,平常在于1778年去世。4位常在全部死于乾隆皇帝之前。

祥答应于1773年去世,那答应大约于1809年去世。两位答应,1位死于乾隆皇帝之前,1位生卒年不详。

我们一起看一下,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皇帝如何对待乾隆尚存的妃嫔。

乾隆59年,陈氏晋升为婉妃。1801年,嘉庆皇帝尊封婉妃为婉贵太妃。1807年,婉贵妃去世,葬入皇家陵墓区。

乾隆退位之后,颖妃晋升为颖贵太妃,和婉贵太妃一同居于寿康宫中。1800年颖贵妃去世,第二年葬入裕陵妃园寝。

1798年芳妃晋升为太上皇芳妃,1801年芳妃去世,葬入裕陵妃园寝。

1806年,惇妃去世,葬入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1798年,富察氏被选入皇宫,册封为晋贵人。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庆皇帝掌握了实权,但是晋贵人尚且年轻。1820年嘉庆皇帝去世,道光皇帝册封晋贵人为皇祖晋妃。1823年晋妃去世,入葬裕陵妃园寝。

1795年恭嫔册封为嫔,1806年去世,享年73。1807年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1794年西林觉罗氏晋为鄂贵人,嘉庆皇帝时期,尊为鄂太贵人。1808年,西林觉罗氏薨逝。1809年与寿贵人一同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1794年,柏氏晋封为白贵人。1803年,白贵人去世,享年七十三岁。1805年4,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乾隆帝去世后,嘉庆帝尊为寿贵人寿太贵人。1809年去世,葬入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清朝时期,皇帝的后妃制度已经非常完善,继任皇帝对于前任皇帝的后妃也有了相对完善的安排方法,不会出现殉葬情况。

新皇帝继任之后,先帝的后妃自然需要为现任皇帝的后妃腾地方。但是新皇帝也会根据相关情况为先帝后妃“升级”,往往会加上一个“太”字,也会安排专门的住所给先帝后妃。乾隆皇帝去世之后,还在世的后妃都得到了嘉庆皇帝的妥善安排,直到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登基之后实行了藩王制度,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藩封制度在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朱元璋分封藩王,很多人总习惯把它归结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总而言之,朱元璋年轻时穷怕了,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富裕下去;再总而言之,这就是开历史倒车。但其实呢,朱元璋作为一个最

  • 历史上韩信的兵权为何会被刘邦夺走?他为何不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韩信、项羽、刘邦三个人并称“汉初三杰”。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更胜一筹,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建立了西汉王朝。而韩信就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刘邦能够打败项羽韩信有着不可

  • 刘备在八百里连营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没有劝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不死谏刘备别八百里连营?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蜀汉历史上具有转折点的一场战役。夷陵之战的失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蜀汉政权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一统中国,只能尽可能地延长自己割据的寿命

  • 历史上张居正被称为一代名相是因为什么?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千古名相”的不多,而明朝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居正的私生活虽然非常奢侈,但是他的贡献却足以让人无视他的私生活。毕竟张居正所做的事情,在整个明朝是独一份,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敢做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志气相比于其他人,张居正的考试过程不是

  • 蜀汉北伐基本没有可能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国的北伐几乎不可能成功,可诸葛亮却坚持多年为什么?三国时期,谁都想成为统一天下的主人。尤其是蜀汉王朝,自从诸葛亮主政之后,便旗帜鲜明提出了要“还于旧都”的发展目标。而诸葛亮是一个提起做到的人,他把北伐当成后半生唯一的

  • 历史上吴三桂降清的真实原因什么?与陈圆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快要打到了京城脚下,自登基以来就因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急忙传召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蓟镇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唐通前脚刚接到朝廷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最后会自立门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自立门户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在《蜀相》中高度赞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及对诸葛亮北伐还没取得最后获胜复兴汉室的惋惜之情。诸葛亮也在《出师表》中说过“受命以来

  • 樗里疾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将领,足智多谋,绰号“智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樗里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樗(chū)里疾(

  • 孔尚任是什么人?犯了死罪的他为何没有被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桃花扇》是我国戏剧史上鼎鼎有名的一块丰碑,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清人刘廷玑《长留集序》中评价孔尚任:“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康熙“尊孔”的根本原因在清朝推翻明朝的统治之后,满族人入驻中

  • 孙膑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曾与庞涓为同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膑(生卒年不详),